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4-05-14 09:36阅读: 次
《十二公民》电影观后感
作为一个法学生,看了这个电影,不得不说,我很有思考,所以也想写个观后感吧。很推荐法学生去看,或者喜欢辩论的小伙伴去看。本篇不含剧透,同志们可以放心观看。
总体下来,它跟前两年我最喜欢的电影《扬名立万》的取景一样。前者是12个学生家⻓(人⺠陪审员)在一个讨论室,类似一个厂子辩论;后者也是在一个住宅展开拍摄, 两者都是单一地点,我想也许是因为没有了场所变换, 才让观众更集中在演员本身,更能观察人物的表情,从而更加理解所刻画的人物的形象。
01
影片简介
在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期末考试英美法的学生,通过模拟英美法庭审理“富二代弑父案”进行补考。由学生家⻓以及学校保安,小卖铺老板等人组成的12名陪审员参与投票,来判断富二代有罪无罪。
起初我看到影片简介,以为是一个很复杂的案子,但其实案件就涉及 两个人证,一个物证,但是就是针对这简单的物证和人证,大家开始了辩论,由开始投票11:1赞成有罪,但最后12:0赞成无罪。这一系列的反转,结果倒是显而易⻅,也可以猜测到。一般都是要推翻开篇结论展开影片论述。最精彩的是在辩论过程阶段,一个个赞成者开始跳票,甚至其中不乏有举棋不定者,针对辩论过程我觉得应该观影者自己去感受才能享受辩论带来的视听觉盛宴。
02
个人
感悟
首先该影片涉及了多个社会问题,地域歧视,仇富心理,钱权操控,冤假错案,底层人委曲求全,孤寡老人,盲目从众,个人梦想等。
正是在你一言我一句辩论中,通过刻画12个人物,展现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有固执的, 也有理性的,有温柔细腻的,也有暴躁易怒的, 真是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思想不同, 经历不同,对待事情看法更是不同。
我想这也是现代司法体制采取人⺠陪审员制度的原因。正是有了社会大众人对案件的不同看法,不会导致单一地从法律人客观⻆度去审判案件。法,不能只有力度和精度, 还要有温度, 做人⺠群众认可的标杆,使人⺠群众信仰法律。
当然,从该影片中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 就是社会公众总会主观臆断,总是代入自身经历去断案, 也会 因为他人辩驳理由与自己感同身受而极力靠近。当然也有因自身性格固执而始终坚信自己, 不听人劝确实很要命, 所以人⺠陪审员制度还是处于辅佐法律的地位, 需要专业的法律人,即法官们, 利用其法律知识和客观逻辑在借鉴公众意⻅前提下作出合理的判决。故而在审判案件时, 法官还是占据主导地位, 过于依赖大众主观的建议, 则案件会更加复杂,会多方延伸,无法形成统一裁决。
其次是刑法的疑罪从⽆问题,该案件⼀直强调若现有证据存在疑点,前后⽭盾,那该证据不能被采纳。当该证据是关键证据时,即决定犯罪嫌疑⼈有⽆犯罪的关键问题,那就根据疑罪从无认定当事⼈⽆罪。⾄于说谁是本案的凶⼿,那是另外的问题,另外的⼀起新的案件, 最起码跟此案的审理⽆关,也不⽤拿到本案进⾏探讨。
本影⽚便是通过层层辩论推理,推出证据存在疑点, 三个证据均存在漏洞。我觉得这是所有法律⼈都应该具备的意识, 拿到⼀个案件, 尤其涉及他⼈⼈身重⼤财产的案件,要具备疑罪从⽆法律思维。不要冤枉⼀个好⼈还是不会放过⼀个坏⼈。我认为迟来的正义⾮正义。 审判不公以及审判有误带来的影响太⼤,没有⼈可以随便掌控他⼈的⼈⽣, 法律也不能, 审判者更不能。
起初本⽚的11位陪审员都不认真对待, 不过是为了⾃⼰孩⼦顺利通过补考,事不关⼰⾼⾼挂起的态度⾮常明显。但是⼈还是感情动物,⼀旦案件与⾃⼰有关感同身受时,便不再沉默, 不再不作为,开始积极探讨案件。所以我觉得⼤多数⼈对法律对案件还是很感兴趣的, 或许懂法利⼰, 也或许⼈都有好奇⼼, 喜欢在⽆聊的⽇⼦聊聊热点, 也是⼀个不错的话题。最主要的对于我⾃⼰来说, 喜欢法说实话是越学越喜欢,不是它能帮助我解决啥难题,⼀般也很少遇到,⽽是在学法过程中让我的⼈格有了提升,变得逐渐理性,变得不再懒惰,变得善于思考, 变得与社会更亲近,⽣活也变得更加有意义。
最后是社会个⼈偏⻅问题,针对⼀个杀⼈案件, 我们当然应该考虑杀⼈动机,杀⼈者的⽣活背景, 个⼈品⾏等问题。但这些都是辅助, 并不能因为他是富⼆代, 我仇富就想当然认定其有罪;也不能因为他从⼩娇⽣惯养,品⾏不短, 我讨厌这样的性格就认定其杀⼈可能性很⼤;亦或因为他是外地⼈, 我地域歧视就推定其会犯罪, 所以⾯对案件, 公众应对法律存在敬畏, 对当事⼈怀有悲悯之⼼。
如今⽹络如此发达,很多事件经过⽹络发酵, 早已变得不成样⼦。作为⼀个独⽴的⼈, 要保持⾃身清醒, 不要过分被带动情绪,也不要认为是罪皆死刑。 在没有了解事情全貌, 甚⾄没有实际了解案件, 只是打发时间吃⽠吃⼀半就⼤肆评论, ⼀顿宣扬, 显然是违背道德的。当然, ⾯对案件,法律⼈也要保持理性, 切不可被公众⾔论影响, 应当好法律带头⼈, 向公众普法,释法, 发表客观看法。 总之,任何⼀个案件,不仅仅是法学⽣津津有味探讨的法学案例, 也不仅仅是公众饭后闲聊随意点评的⼋卦, 更关乎着⼀个⼈的⼀⽣,⼀个家庭, 甚⾄⼀个社会。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28275.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