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范文 >

歌剧《茶花女》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4-13 09:33阅读:
歌剧《茶花女》观后感

周末的早上,不管是喝啤酒、白酒、葡萄酒,都不太适合,但听听歌剧《茶花女》中的“饮酒歌”总是再好不过的。没有浓重熏人的酒气,只有淡雅清新的酒香,使人精神为之一振,然后少废话,开始今天的观后感写作。
4月8日晚上,去上音歌剧院听了朱塞佩.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
看到这场演出的消息是开演前3天,官方购票渠道中的低价票已经没有了。从摩天轮上买了高价打折票,座位在1楼第5排,视野和音效都超好。

故事讲述的时空背景是1840年代,法国巴黎。一位游走于巴黎上流社会的名交际花茶花女,一位来自正统家庭的年轻作家,不顾身份地位的悬殊及世俗礼教,坠入了爱河,原以为从此可以白头偕老,无奈在作家的父亲秘密干涉下,作家误以为茶花女是一个嗜钱如命、用情不专的女子,这个误解,造成了两人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
比起故事情节,我更喜欢威尔第的配乐。恰到好处的配乐,随着故事线的情绪高开低走,最后随着女主的香消玉殒迎来爆发。如坐过山车般高低起伏,心潮澎湃。
咏叹调部分更是喜欢,永恒的经典《饮酒歌》唱响,全场情绪当即到达最高点。古有曹植七步成诗;今有阿尔弗雷德三步成歌。如果对这部歌剧浅尝辄止,那么就会有《饮酒歌》一结束就没兴趣继续听下去,就像《三国演义》读到诸葛亮五丈原陨落后便合上书本一般。
而对这部歌剧深入之后,便会发现其余段落诸如《永别了,过去的美梦》、《告别巴黎》等也是各具韵味,有着丰富的情绪多样性。即便诸如孤独,在我们看来只是一种情绪,而理查德.耶茨却能写出《十一种孤独》这样丰富层次的情感体验。同一部歌剧多听几遍,便会有更细腻的情感体验。
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自然和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有关,但我不喜欢谈论两者的异同,每部作品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和价值。

这次的歌剧《茶花女》在上音歌剧院一共上演4场,我听的是第3场,张洁敏执棒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歌剧团参演。感谢所有参与演出的音乐家们的精彩演绎,Bravo。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31235.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