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范文 >

民族歌剧《沂蒙山》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9-11-06 08:08阅读:
用歌声讲述历史——民族歌剧《沂蒙山》观后感

昨天傍晚,正在电脑上整理照片时,天使昌文打来电话,问当晚戏票是否要去看,心里一阵高兴。她前阵子出游,我们没戏看,她一回来,我们就紧跟形势过起了名副其实的国际艺术节。

赶紧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大家很快安排好家里的事务,晚上7点半在文化广场观看由山东歌舞剧院带来的一台好戏。

在门口取票时就被告知,今晚的歌剧“不要唱得特好哦,你们一定不会遗憾的”。

我们的位子高高在上,可以俯看整个舞台。大幕尚未开启,就看见舞台前的乐池里各种乐器随着指挥的双臂开始舞动,那是歌剧的前奏。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蒙山崖子村。大幕一拉开,舞台上田野山川,一派农村的景象,站位高低错落的演员齐声歌唱,那立体的声响震耳欲聋。那天村里正在举行婚礼,村民们载歌载舞,锣鼓喧天。当女主角海棠自己掀开红盖头时,她美妙的歌喉就此响起。突然来袭的鬼子打散了热闹的婚礼,闻讯赶来的八路军打跑了鬼子,解救了村民们。

三个月后,村里的八路军要去打鬼子,八路军赵团长把他的妻子(八路军队长夏荷怀有身孕)和伤病员托付给了村里的老百姓。村长(海棠舅舅)向许下“老百姓在,战士在;老百姓不在,战士还在”的诺言。海棠丈夫报名参军,出发前晚,已经怀有身孕的海棠为丈夫做了一双鞋并要他向她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发誓活着回来。

贪生怕死的村民出卖了八路军伤病员,并把鬼子带来他们隐蔽的山洞。为了保护好伤病员,更为了那句生死承诺,舅舅带着三个村民毅然走出山洞。丧心病狂的鬼子不罢休,还是一把大火烧了山洞。老天有眼,一场瓢泼大雨如期而至将大火浇灭。

八路军女队长夏荷牺牲前,把刚生下的女儿托付给了海棠,海棠悲痛欲绝,自己的孩子也出生了。两个孩子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但却是一奶同胞。孩子五岁时,鬼子得到情报,来抓八路军团长的孩子。情急中为了躲避鬼子的追捕,海棠让自己的儿子小山子冲出去引开敌人。看着舞台上无知无畏的孩子在山上拼命奔跑,观众们的心情跟着紧张了起来。鬼子是残暴的,哪管你妇女老幼,随着那罪恶的刺入心脾的一声枪响,小山子倒下了……。

“左手是儿子,右手是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随后海棠那一大段痛彻心扉的内心独白,我的泪水终于没能忍住。

剧情没有按照我的想象出现“红嫂”的情节,只是用另一个妻子、母亲作为故事的主线。丈夫报名参军她不同意,舅舅要代替八路军伤病员走出山洞时她的不舍,选择两个孩子的生死留存时她的心如刀绞。全剧中矛盾和冲突激烈异常,生离死别的场景还原了历史真实,高潮迭起,给剧本带来了超高的可看性。

开场很有气势,全剧包含男女生独唱、男女对唱、男女生小组唱,重唱、合唱等多种唱法。印象最深的有海棠清脆的民歌嗓子和夏荷圆润的美声的组合、合唱结尾时的保持音高亢嘹亮,最为荡气回肠。全剧结束前,我们熟悉的“沂蒙颂”乐曲终于出现,霎时,此时,彼时,交错了时空。一时间,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一起观剧的戏迷们说女主角唱得那么好,原来是王丽达哦,可惜我孤陋寡闻,对剧中演员不甚了了,只是觉得他们每一个人的歌喉都非常美妙,歌声都饱含热情,激情。剧场里,演员们每唱完一曲,就响起一阵阵掌声。剧终时,观众们的掌声和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面对如此热情的观众,演员们一而再再而三地鞠躬致谢。全剧从七点半开始到谢幕时已经十点一刻了,看一时半会结束不了,为了赶地铁,我们几个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回家的路上,脑子里全是剧中那首主题歌《等着我,亲爱的人》的旋律,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第二天,我把剧情告诉经历过抗战的父亲,他说这都是真实的。山东的老百姓非常有觉悟:每家每户都一样,男的参军打仗,女的推着小车送军粮和看护伤病员。有人当了逃兵,逃回家中,家人再把他送回部队。正是有了如剧中那样的军民鱼水情,我们的抗战才能节节胜利!所以说抗战不仅是军队的胜利,更是人民群众的胜利。

此剧得到国家艺术基金支持,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希望看到来自革命老区更多更好的剧目!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15470.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