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范文 >

动漫《梦想协奏曲-颂乐人偶》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4-18 08:59阅读:
动漫《梦想协奏曲-颂乐人偶》观后感

引言:颂乐人偶是离不开对迷途之子的评级与解析的,为什么迷途之子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而颂乐人偶为什么会如此失败?

主体:首先一部好的动漫重要的是人物刻画,芳文社的动画就可以侧面反应出,就算剧情平淡如水只要人物刻画立体,特色鲜明,惹人喜爱也是可以获得商业上的成功的。而迷途之子成功的点就在于人物立体的同时有一个故事性特别强的故事,颂乐人偶就是失败在从角色动机决定剧情变成剧情决定人物动机。为了编剧的剧情而改变人物的动机,使人琢磨不透这群人到底想干嘛。我们对比就明白了,千早爱音找到其他人组乐队出于她的“虚荣心”,长崎素世则想复活旧乐队,立希希望灯能走出旧乐队的影响,就连要乐奈认为这群女孩的青春故事“有趣”才会组成迷途之子。后面才磨合出一群迷途之子。她们有的走不出一段辉煌过的享受过的乐队,有的临阵脱逃爱慕虚荣寻找新的开始。每个人都得到了成长,每个人都得到了答案。而颂乐人偶中的角色你完全找不到任何动机去复活这个在第二集就支离破碎的乐队,因为丰川祥子的固执倔强组成的五个人缺乏成长的动机,缺乏乐队核心的凝聚力,初音和若叶睦是祥子的朋友我们可以理解,但后面祥子自己组建的乐队自己解散却要与乐队关系最浅的海玲拯救,而拯救的方式像是高中食堂里番茄炒蛋里面的蛋,根本没有解决任何矛盾,没有任何信息量,单纯是编剧“我想解决了”矛盾便迎刃而解了。而在前期制造大量戏剧冲突后找不到解决冲突的方法。这就是在想到所谓“增加热度”的方法后完全没有想过收场的角色动机,使得角色扮演了编剧写不下去的笔,为他所谓高明的戏剧性冲突买单。人物塑造也就变成了他冲突中的一个个标签。

其次我们说说最大的败笔——丰川祥子

本来在迷途之子塑造的坚强 自立,倔强保护父亲的女高中生。虽然处理问题的方式有些许问题,但总体还是有迹可循,造成这些问题也是她性格上的固执造成的,本来她的转变会变成颂乐人偶最大的看点之一。但到了颂乐人偶就变成了一个只会闹脾气的大小姐,和四个陪她闹的小丑。这个角色毫无做事动机,从那个有底线的小姐变成了只会对对自己好的人闹脾气的大小姐。在迷途之子所谓的原则,在颂乐人偶中完全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固执。乐队闹僵后最后无法收场又回家自闭,最后还得队友和前队友哄着她复出 ,显得十分可笑。

而第二大的问题出来若叶睦这位不善言辞的角色身上,在迷途之子中她的种种“不善言辞”的表现使得她在面对各种事件时的表现出的“戏剧感赢得观众喜爱,以及在前乐队中中间人一般的角色,也让观众十分想要了解这种乖僻的性格从何而来,但在颂乐人偶中用力过猛了,我们了解到她不善言辞不显息怒的性格是因为她的演员父母的不正常教育以及父母的光芒闪耀下的自卑而造成的不正常性格,但为了所谓的“故事性”把她所造成人格分裂又把唯一的解药设计成丰川祥子和那几个组了不到几个月的乐队之间的事,我们得承认丰川祥子是她的青梅竹马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她成长过程中缺失的那些东西,但在被伤害和压力过后把生理上的精神疾病寄托于一个不明事理一味指责朋友的乐队组织者,编剧的用意我实在不明白。

这就是为了所谓乐队的故事性而改变扭曲人物的脑残行为。就算是青梅竹马也不可能治愈她家庭上的错误教育与生理上的精神疾病。况且丰川祥子还是她精神疾病发作的罪魁祸首,这就是我上面说的,丰川祥子莫名其妙的固执,若叶睦都明显有问题,失眠严重精神恍惚,没有一丝安慰的话语,她还在纠结乐队弹奏错误和接下来的演出完全看不出来是从小一起长大要好的朋友。直到几集过后,人家已经完全不正常了,才回想起来,她好像是我要好的朋友。实在是扭曲人物性格为了故事性而故事性。也让我认为是丰川祥子塑造的实在过失败。

然后就是三角初华(三角初音)了

这个角色从迷途之子就开始埋下伏笔,姐姐代替妹妹的设定会吸引人,也很有吸引力。因为初华的描述而向往她口中的“丰川祥子”最后代替初华丰川祥子玩耍也显得凄美。但后面所谓私生子

三角初音是丰川祥子的小姨这种写法就纯粹是为了看点而牺牲了两位角色的感情与动机而制造一个话题点了,独白话剧的表现形式新颖,独特。好的话能使三角初音这个角色十分立体,也能使观众共鸣初音对祥子的白月光,令第十二集没那么突兀。 但是这像是ai整合的剧本使得第十一集独白话剧除了表现形式便一无是处了。而和丰川祥子的感情与白月光的向往和救赎也像爬在地上的一声声“祥子”可笑了。本来好端端应该有自己感情与决定的角色为了看点留在观众印象里的只有“爱着祥子”了。最大的问题是初音这个角色本来可以不那么扭曲的,为了追赶白月光努力来到东京成为偶像,发现是代替妹妹的姐姐,一波三折,把丰川祥子从疯子变成正常人重组乐队不是更好?偏偏要塑造成一个偏爱侄女的小姨,为了祥子东奔西走,卑微至极,如此表现像是为了这对“青梅竹马”而写下私生子和双子的设定,就是为了后面一集表现她俩甜蜜的剧情,和她们“无与伦比”的感情突兀至极。

喵梦前期还是有点逻辑性,出发点都是为了“火”,使第一集令人讨厌的角色在后面的剧集没那么令人生厌。而嫉妒和害怕若叶睦的演技又想超越与也使得她后面重新加入乐队动机没有那么突兀,算是这部剧塑造的不那么烂的角色。至少前期与后期观感没那么割裂,洗白也有理有据。不像是丰川祥子坏事干尽一首歌就得到原谅。

海玲的塑造也很有问题,前期你看不出来她对颂乐人偶的感情,都是以旁观者和理中客来跳停矛盾,而因为立希一句话却成为了乐队的调停者和拯救者,行为动机的转变虽然情有可原但也稍显突兀,突兀的点在于她对颂乐人偶到底怀揣什么样的感情?但她并不使人反感,至少她不压力队友,不会无法挽回就撒手不管。而也为了这个乐队尽自己的努力。是个还算不错的喜剧加推动剧情的工具人。

最重要的角色讲完了。

我们来评论一下故事性,那么多角色为了所谓的故事牺牲了自己的性格与动机 那么这个故事讲的怎么样呢?



甚至不如小学生的作文有逻辑。

解决迷途之子的瓜葛的第七集,就像把早中午饭放在早上一起吃了一样,既吃不饱,又吃不好。

看似堆在一起解决了,实则一集有用的只有后面两肠live。

前面六集加上上一季留下堆叠的问题像黄河洪水一样,而编剧给出的答案就是“集中把百姓淹死了,后面的时间就可以干其他事情了。”使得第七集看似解决了很多问题,实则信息量还没我放一个屁多。比如丰川祥子和若叶睦这位对青梅竹马的问题,造成了那么大的伤害拖了好几集人家疯了才想着要解决了,解决的方式不是去敞开心扉,而是一场莫名其妙的live,解决了十多集五个人扭扭捏捏解决不了的矛盾。百姓都淹死了是什么意思呢?前面迷途之子塑造的五个迷茫的人互相救赎的角色塑造仅仅用了一集就全毁了,丰川祥子一有消息全都像狗一样扑过去了,把新队友晾在一边电话不接短信不回,把十三集凝集的感情和老百姓一样淹死了。最后占用迷途之子的时间解决五个人的矛盾用的还是千早爱音(新团员)的吉他,倒有几分像是当面出轨了。而一场live后坏事一笔勾销大家伙就原谅这个一首造成这个局面的丰川祥子了……

接下来几集解决颂乐人偶自身的问题,也是各种制造戏剧冲突,但我看完后甚至留不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只是感觉很有无脑短剧的快感。丰川祥子又要重回旧乐队,又让海玲初音东奔西走,又是人格融合,毫无逻辑。像是要去赈灾然后打开早已没有米的粮仓一样……看似写了很多,但都没有信息量。

而后面解决三角初音的问题的剧集第十一集信息量一股脑发出来,然后其他根本就是在往海里打了个蛋说这是一锅紫菜蛋花汤……

整个剧本一股脑把问题抛出来后,压根没有解决。剧本毫无逻辑,然后为剧本服务的人物毫无原则为剧本服务。看完后我甚至不明白他讲了个什么故事,也根本看不到角色的成长与青春的赞歌。只有为了讨论度和热度牺牲的角色和已经塑造好的角色,只有为了迎合编剧自认为的成长精彩的冲突扭曲的剧情。只看到一个没有成长。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31283.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