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4-12-26 09:15阅读: 次
《破.地狱》影评
初时看到《破.地狱》片名,还以为是那种传统港式鬼片,宣传说是港版《入殓师》,才知道原来是殡葬题材(可见营销仍很重要)。黄子华饰演的男主名为魏道生,暗示着电影主旨“以死道生”。《入殓师》是2008年的日本电影了,许是应和着社会气候和老龄化的人口现状,10余年后,这类题材在中国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渐渐多了起来,朱一龙的《人生大事》、胡歌的《不虚此行》,还有泰国片《姥姥的外孙》等都属此列。
虽然同是“以死道生”,情节设计上《破.地狱》要比《人生大事》《不虚此行》高明一些。《人生大事》过于狗血煽情,《不虚此行》则偏于悬浮。《破.地狱》循着港片优良传统,着力把故事做到实处,真实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处境,让人觉得这就是香港红磡百姓的日常生老病死。
结构:与《入殓师》看起来很像
《破.地狱》与《入殓师》看起来的确很像。开头主人公的困境与《入殓师》相似,道生原本是鲜花着锦、喜气洋洋的婚礼策划师,但市场不景气公司无力支撑,经人介绍成为殡葬经纪,与喃呒师傅“一文一武”合作完成丧仪。《入殓师》中本木雅弘饰演的小林大悟原是高雅的乐团大提琴手,乐团解散失业回了老家,看殡葬的招聘广告,以为是类似导游的工作,误打误撞加入了“送人上路”的行列。两部电影都是通过一次次的丧葬仪式展开剧情与描摹人物,也都有男主女友怀孕的安排,电影也都以“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殡葬仪式后,主人公迎向新生”作为结尾。
民俗:破地狱仪轨与文化认同
《破.地狱》也和《入殓师》一样有很多丧葬仪轨的呈现,不论是开头喃呒师傅文哥(许冠文饰)的破地狱,还是片尾女儿文玥(卫诗雅饰)的破地狱,形式内容都富含民俗细节,别具文化意韵。“破地狱”是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说是从佛教“目连救母”敷衍而来,是香港的道教传统法事。主持仪式的喃呒师傅,边诵经边围绕被九块瓦片围绕的火盆,踏着特定步法,以口中生油喷向火堆,再举剑击碎其中一块瓦片,意为带领死者突破一层地狱。国人对这类丧仪总似曾相识,我的祖父祖母过世时,农村的丧事仪轨与之大同小异,只少了口中喷油和跳跃这类过于表演性的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文明靠这些共同的丧葬仪式得以连接与延续,形成情感和文化认同,也是这部港片在内地同样赢得观众青睐的原因之一。
人物:道生与港人务实精神
但《破.地狱》显然并不想做成港版《入殓师》。两片主角的动机首先就不同,道生是经女友介绍主动选择了殡葬业,而小林大悟是误打误撞,女友广末凉子不知情,知道后不能接受跑回了东京。这不同的人设,彰显了商业社会中港人的积极务实精神,《破地狱》也不太渲染社会大环境对殡葬行业的歧视。道生在短暂不适应后,很快接纳了殡仪经纪的新身份,试图把婚庆礼仪的经验嫁接到丧事仪式中,尽管第一次就弄成了闹剧。他主动学习如何给死者穿衣化妆,也不认同将逝者遗体称为“鱼”的行话。
叙事:双雄冲突的另类讲述
电影选择了港片擅长的“双雄”组合,导演陈茂贤用两段戏呈现文哥与道生的冲突,一是红磡“疯妇”,少妇要求长期保存夭折半年的幼子遗体安放至义庄,道生满足其心愿后,觉得“帮到了人”,但文哥认为人生就像坐车,到站就应该下,道生这么做只是“贪钱”,让逝者成为“孤魂野鬼”。另一段戏是同性恋女子,道生因同情将逝者部分骨灰私授给了逝者的同性爱人,文哥认为这有违行规和伦理。
按照惯常的叙事模式(如果由AI来写剧本大纲的话),这类设置一般会处理成年轻一代在与老一代的相处中,获得经验与感化、反思与成长,经过磨合,发展出一段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对传统抱以温情与敬意。但导演却是让文叔被道生改变,道生在一次次治丧过程中,确定活人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喃呒师傅度死者,殡葬经纪度生者,活人也有很多地狱,活人也需要破地狱”。这一金句振聋发聩,醍醐灌顶般浇醒了固执的文哥,二人于是一起喝茶唱南音,关系一下子进入“大和谐”。
转折:双雄转为父女冲突
文哥道生不再只是搭档,而是精神父子。冲突没了,可是电影怎么往下讲故事?
导演转而让电影进入了东亚家庭伦理片段落,父女叙事成为电影后半段的核心。文哥的女儿文玥(卫诗雅饰)更认同父亲的喃呒师傅职业,但道家“祖师爷”不喜欢女人,守旧的文哥只让不成器的儿子接自己的衣钵,在女儿心中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痛。现代东亚女性一生要与父亲对抗,但又一生都在希求父亲的肯定。文哥这个德高望重的喃呒老师傅,也是传统东亚家庭中的典型父亲,沉默讷言,不懂表达爱,与亲人缺少沟通和交流。道生成为文哥的“摆渡人”,在文哥逝后帮他度脱子女,尤其是女儿的创伤。道生成了工具人,女儿文玥成了主角,最后一场高潮戏——父亲留下遗言让女儿为他破地狱——女儿和观众一样意外。
抚慰:一部影像碎片时代的电影
道生从主角沦为线索人物,电影议题从香港社会现实,到探讨生死观念,再转到东亚女性的伦理困境,叙事涣散不连贯,诸多议题混合,意蕴多元,《破.地狱》有着显而易见的问题。主题表达上《人生大事》《不虚此行》都比《破地狱》清晰,前者宣扬爱可让男人成长,后者讨论人物内心救赎。《入殓师》在生死意义哲学探讨上要比《破地狱》深入得多。但就是这部电影,创下2024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或许,混搭正是影像碎片时代的电影趋势,同时,电影每一个议题都击中了时代和现实“痛点”,呈现了不同人群的困境与恐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狱要破,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而导演也对每一种困境留下温暖和希望。片尾,道生和女友驾着红色轿车,与运送文哥的灵车在路口分道而行,暗示驶向有希望的、新生命的未来。这个镜头十分精彩,抚慰到了所有观众。
作者简介:马彧,江苏省电影家协会理事,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30107.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