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刺猬》观后感12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4-08-25 10:59阅读:
《刺猬》观后感

暑假收尾大片《刺猬》,教你冲破卡住的人生
—诚丰影院观影有感

《刺猬》这部电影宛如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我们对人生固有认知的壁垒之上。本片在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斩获金爵奖最佳编剧奖,首次公开展映收获好评无数,引起广泛讨论,首批观众反响热烈。被誉为“一部带有情感温度与厚度的佳作”。

葛老爷主演的电影,已经很多年没看了,他愿意演,我们愿意看,从电影《手机》到《刺猬》,他的电影寓意述说着不平凡的人生经验。

进场的时候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朋友兴奋地指着《刺猬》的海报,他这么小,未必懂得电影的内涵,是不是电影就一定拍得让大人才懂呢,也未必。现场观影的小朋友不少,但愿都观有所得。我一行五人,可是带了两个小朋友。说真的看完,大人也不一定看懂。

言归正传。《刺猬》改编自郑执创作的短篇小说《仙症》,2018年首发于《腾讯·大家》,小说《仙症》讲述了一个亦真亦幻、东北社会背景与乡土民俗交织的故事。以一位“精神病患者”王战团为中心,站在少年的视角叙述了一个带有东北魔幻现实主义的家庭故事。小说中的“刺猬”意象具有回应小说篇名的效果。

刺猬是狐黄白柳灰里的白老三。狐仙指狐狸,俗称胡大爷;黄仙指黄鼠狼,俗称黄二爷;白仙指刺猬,俗称白老三;柳仙指蛇,俗称柳四先生,灰仙指老鼠,俗称灰五爷。

在片中,刺猬是救王转团瘸腿的良药,也是片中过街受保护的动物。也暗喻王战团与周正均是旁人眼中的“病人”,求医问药只为治好自己的“病”。不被旁人理解的两人却能够看到对方的内心,成为一起“发疯”的可贵忘年交。

影片采用纪年法,呈现了大跨度的家庭叙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讲到当下,展现了中国社会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具有一定的家庭史诗性。比如周正的口吃、初三留级,成为初五学生。比如王战团的女儿未婚先孕,儿子车祸死亡。比如周正父母下岗开店。比如赵老师为两个病人,上门治病。从家族往事中窥见个体命运,从治病求药中寻找内心力量,从王战团和周正在与生活“作对”的过程中,帮助我们找到走出精神内耗的方式与可能。

影片以其犀利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被“卡柱”的人生百态。主人公在命运的泥沼中奋力挣扎,那种无奈与抗争交织的复杂情感,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导演巧妙地运用镜头语言,将生活中的琐碎与困境放大,让我们仿佛能切身感受到那种被束缚、被压抑的痛苦。

演员们的精彩演绎更是为影片增色不少。他们将角色内心的纠结、迷茫和最终的觉醒,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每一句饱含情感的台词,都深深触动着观众的心灵。

同时,电影的剧情发展并非平铺直叙,而是充满了跌宕起伏。在一次次看似绝望的困境中,主人公总能找到一丝希望的曙光,这种情节的设置既扣人心弦,又让人对人生充满了思考。它让我们明白,即便生活如刺猬般充满尖刺,我们也要勇敢地去冲破那些束缚我们的“卡柱”时刻。

电影《刺猬》暗喻太强,例如棋子过河隐喻着人物走向救赎,王战团抓烟塞进胸口的情节也出现两次,分别代表他对棋友和儿子的重要情感,可能太平淡或影响它的观赏性。

片尾周正带着媳妇成功回家,对母亲说:“我就是‘王战团’!” 接着妈妈哭着问:“那你能原谅我们么?” 周正则回答:“我不原谅!”这样的结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观众对于家庭、理解、成长等诸多问题的思考。

《刺猬》确实是一部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优秀作品。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内心的坚定,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不要被成长之路的困局卡住,勇于探索属于自己的路。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次对人生、对命运的深刻探讨,让我们在观影之后,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勇敢地去追寻那属于自己的自由与光明。

电影结束,片尾曲也好听,很有意味。如“烈酒一杯入喉,敬往事不可留”。“乌压压的江水,已向东流”。“逍遥梦里,逍遥游”。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29137.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