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玛丽和修女》观后感15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4-08-24 11:25阅读:
《玛丽和修女》观后感

改编自19世纪末真人真事的电影《玛丽和修女》中,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法国郊区拉内修道院内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小女孩玛丽又聋又盲。一直到14岁,她还不会梳头,不会洗澡,连袜子和靯都不曾穿过。因为野性难驯,她披头散发、遍体鳞伤,形同野人。
父母无能为力,决定把她送到专门收留聋哑人的拉内修道院。为了防止玛丽中途逃跑,父亲用粗绳子将她绑在马车上。
若干天后,父亲将她交给修女玛格丽特时,也是用皮“手铐”将她的手和修女的手“铐”在一起,修女才得以将她带回修道院。
第一次到修道院,这个衣冠不整的女孩,像突入人群的小野兽一样,狂躁地抗拒一切。没有人能够靠近她。
修女们对她毫无办法。修道院只得将她拒之门外。
然而,到了电影最后,玛丽虽依然看不见、听不见,却能用手语流利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通过触感、味觉、嗅觉与这个世界自由地沟通。
并且,她成长为一个有爱心、有特长、终身学习、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据电影介绍,“她逝世于1921年7月22日,享年36岁。

她大量地阅读点字,玩起骨牌所向无敌;她从未停止学习,并帮助了许多在她之后来到修道院的聋盲女孩。”
奇迹是怎样发生的?
可以肯定地说,源于爱的教育。
第一次到修道院,玛丽跌跌撞撞地爬到一棵大树上,死死抱住大树不松手。
按院长的要求,修女玛格丽特慢慢爬上树,伸出手,一点一点温柔地触摸玛丽。
她的动作,使玛丽的情绪缓和下来,也试着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触碰她的手。
那一刻,玛格丽特突然有一个感觉:玛丽其实是一个被囚禁在孤独、寂静与黑暗中,渴望与这个世界交流的灵魂。
对玛格丽特来说,因为患有那个时代无法治愈的肺病,她存世的日子已不多。

就因为在树上出现的这一感觉,她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要教育好这个孩子。
她的想法很简单,“如果生命的风景注定漆黑一片,让我们牵着彼此的手勇敢迈步向前。”
于是,在修道院拒绝接受玛丽后,她坚持向院长请求,找到玛丽的家中,将玛丽带回了修道院,由自己来教育。
在修道院,玛格丽特和玛丽睡在一个房间,床挨着床。她时刻关心她、陪伴她、爱护她。
她从吃饭、洗澡、梳头、穿鞋袜衣服这些日常琐事开始,一点点地、耐心地教这个野孩子。
虽然过程相当曲折,但玛丽慢慢感受到了她的爱,逐渐接受了她。

有一天,玛丽主动从她手中接过毛巾,给自己洗澡。接着,玛丽配合她,穿上了袜子、鞋子和衣服……
玛格丽特又开始教她手语。也是经过一番艰难的努力,玛丽一点点地学会了手语。
玛丽慢慢融入了这个世界,能与外界进行简单的交流。她越是学,就越爱学,也就越学越快。

终于有一天,她顺畅地向爸爸妈妈表达出“我爱你”,并用方块字母拼出了自己的名字……
在这个过程中,玛丽和玛格丽特的感情日益加深。可是,玛格丽特却因为肺病加重,倒在了病床上。
玛丽哭着用手语对她说:“我不允许你死!”
修女告诉玛丽,死亡不是终点,“爱不会随着死亡而消失”。她希望玛丽将爱传递下去,帮助更多的人。
这次对话,改变了玛丽的认识。她真正成长为一个懂得爱、能够接受死亡,并与外界正常沟通的人。
玛格丽特去世后, 玛丽来到她的墓前,用手语倾诉了一长段话,并告诉她:“我希望和你成为朋友,你和我不仅仅是朋友。”
这说明了一点,玛格丽特的教育成功了。
玛格丽特成功教育玛丽的做法,让人想起了一件事。
肖君是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的入室弟子。刚开始跟着老师学习时,肖君虽尽力模仿老师的声音,但总感觉效果不好。
一天,他沮丧地对老师说:“我给小朋友讲了您辅导过的《赵州桥》,可他们都不爱听。”
孙敬修听了说:“是吗?下礼拜,我跟你一起去看看。”
第二个星期,师徒二人一起来到那个幼儿园。肖君又讲了一遍《赵州桥》,可还是吸引不了孩子。
孙老师说:“我来试试看。”
他走到孩子们前,见孩子们有些累,便带着他们做起了“手指操”。待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后,他才讲了一遍《赵州桥》。
他讲的过程中,遇到孩子们不懂的地方,就停下来解释,最后还唱了一首用儿歌“小放牛”谱曲的《赵州桥》。讲完后,小朋友们都鼓起掌来。
回去的路上,孙敬修告诉肖君说:
“你我虽然讲一样的故事,可是你的心中缺少一个爱字。爱小朋友,爱你所从事的事业。不要光在字句腔调上下功夫,要在心里、思想上下功夫才成呀!”
这和玛格丽特成功教育玛丽的做法一样,要“爱小朋友,爱你所从事的事业”,“ 在心里、思想上下功夫”。

或者说,让孩子爱,比让孩子怕要好上百倍。
除此之外,教育还要讲究方法。
教育家陈鹤琴曾回忆说:“在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桑代克教授对我们说过他的一个研究。
他在水缸中做了简单的迷津,用玻璃作隔板,在迷津的另一边放了食饵,把鱼放在迷津中,鱼看见食饵,就想去吃它,但不会运用方法来达到目的,却只是把头向玻璃上乱碰,结果总吃不到食饵。
这是因为鱼的智力薄弱,反应简单,假使智力较高的话,就不会这样了。在一种反应达不到目的时,它就会采取另外的途径,以求达到目的。”
陈鹤琴先生从中学到的,是“凡是一个问题发生,我总是多方去解决,这个方法不能解决,便运用另外的方法,直到解决了问题为止。”
电影中,玛格丽特教育玛丽,曾尝试过许多方法:
蒙着眼睛体验盲人的生活;
和玛丽一起到河边玩水;
用小推车推着玛丽,和她一起玩耍;
用暴力强迫玛丽遵守餐厅的规矩、礼仪,强迫玛丽梳头;
耐心、反复地教玛丽在手语动作与物品之间建立联系……
经过反复尝试,玛格丽特找到了突破口:一把小刀。
当初将玛丽带出家时,妈妈交给玛格丽特一把小刀。那是玛丽最熟悉的物件,也是她最好的朋友,从小到大都陪伴着她。
在教会玛丽基本生活后,玛格丽特开始教玛丽手语。她要教的第一个手语,就是小刀。
玛格丽特不厌其烦的重复同一个动作,想让玛丽将手语动作与小刀联系起来。重复了不知多少次后,玛丽突然理解了:那个手语动作指的是小刀。
随后,玛丽的学习速度大大加快。
玛格丽特由此发现,教孩子的第一步特别难,可一旦教会了第一个单词,孩子就像开了窍似的,后面教起来非常容易。
这可能是玛格丽特给我们的一条重要启示:在孩子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一定要特别耐心、讲究方法。
通观整个故事,最大的启示还在于,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者。一个好的教育者,可以把一个“小野兽”教育成快乐的、对社会有益的人。
我的一位教员曾告诉我,一个好的教育者,甚至可以在一年时间内教会猴子开飞机。
而从玛格丽特看,要成为一个好教育者,其实没那么复杂,有爱心,讲方法,就够了。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29133.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