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10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4-05-22 08:11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


No.1

影片简介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于1873-1877年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2013年,这部小说由意大利、德国、法国和西班牙合作制作成电影并上映,为观众带来了一种新颖的视听体验。

该片主要讲述了在俄罗斯十九世纪末的上流社会,安娜为了追求爱情,离开虚伪、冷漠的丈夫卡列宁,与情人渥伦斯基坠入爱河并私奔,但最终陷入绝境,万念俱灰,绝望卧轨自杀的悲惨爱情故事。《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以全新的视角出现在影片中,并重新诠释小说中经常被忽视的部分,是各版本影片中还原度最高的一个版本。影片通过交叉叙事两条既不一样又相互联系的线,同为贵族女人的两种不同的选择而展开,即安娜与渥伦斯基、基蒂与列文之间的爱恨纠纷、家庭纠葛。



No.2

细节剖析


这部影片很注重细节,沉甸甸的内心戏顺着镜头流淌,将安娜刚开始的动心但极力克制自己、理智胜过感性的情感,再到内心情感无法抑制、欲望迸发的过程,层次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以及生下与渥伦斯基伯爵孩子之后与其私奔的狂喜与快乐、多疑不安时的痛苦、被切断与儿子联系的绝望,最后卧轨自杀时的万念俱灰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安娜在接受渥伦斯基之前,因对儿子的牵挂和对丈夫的感恩,不断拒绝渥伦斯基的情感邀请,但最终却没有抵过对爱情的向往,放弃正在教诗的儿子,丢下给丈夫找的书,飞奔到渥伦斯基的住所中,体现了安娜选择与权衡时的纠结与做出选择后的决绝。

刻画渥伦斯基的形象时,则从他对安娜的初见惊艳、一眼万年,甘愿为她放弃一切,甚至自杀来刻画二人当时对彼此情感的笃定,即便他人无法理解,他们俩为了自己的幸福一意孤行,但渥伦斯基后来发现爱情不是他的全部,他在现世中还需要权利、地位、荣耀等很多其他的东西,所以他对安娜的爱没有了当初的那种炽热与激烈,稍有冷淡,便会受到安娜的责问,也让他感到心力交瘁,刻画了渥伦斯基从一开始的热忱到热情褪去的心路历程。


影片中的配乐,服装,场景都很出色,尤其是配乐,与人物的情绪恰到好处。其中转场采用舞台剧式的转场,伏伦斯基自杀、安娜产后出血的画面与列文、基蒂的婚礼不断切换;安娜于火车站的痛苦挣扎与列文乞求上苍的诚信祈祷画面不断变换,安娜跌落轨道的瞬间,婴孩的啼哭震耳,死去与新生就在刹那间转换,像是命运的齿轮因选择的不同而转向不同的方向。



No.3

人物塑造


在影片中,塑造了许多立体的人物形象,其中对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的形象刻画较为突出。安娜她个性鲜明,外表美丽,具有叛逆精神,内心充满生机与活力,敢于冲破社会道德观念的束缚,追求幸福。

她为了向往的爱情,挑战当时的主流价值,但同时,她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女人。她勇于追求爱情,却又被爱情所囚禁、束缚,她将渥伦斯基当作唯一。“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甚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她变成了攀附在渥伦斯基这面墙上的一只壁虎,渥伦斯基变成了她活着的理由。她率先觉醒却也被自身束缚着,最后被社会所排斥、打败。


卡列宁则似一台官僚机器,生性古板,浅薄自私,伪善,对安娜缺乏关心,冷漠,他从未想过用爱灌输婚姻,婚姻只是他人生的装饰,所以在安娜出轨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让安娜尽妻子的责任,别因为安娜的婚外情影响自己的声誉和仕途。渥伦斯基则年轻帅气,善于交际,能灵活周旋在交际场上,敢于追求安娜,追寻爱情,但他认为爱情不是一个男人的全部,虽然他对安娜还有爱,但也褪去了最初的炽热、热烈。


No.4

总 结



爱情是每个世纪永恒存在的命题,选择是一生要面对的因果。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会表达自我、表达爱,但也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后果。所以我们人生最重要的命题就是爱自己,不要只为了爱情而活,要为自我而活,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28344.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