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5-08-18 10:42阅读: 次
《失孤》影评观后感
看《失孤》内心很挣扎。尽管导演已经用尽量平和的语言在讲述这个15年漫漫寻子路。但,只要做了父母的人都能深切的体会到剧中雷泽宽那痛彻心扉的失子之痛。也许有人说,《失孤》没有《亲爱的》深刻,但深刻的只是艺术,并非那些寻子之路上真实的生活。雷泽宽或许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般沉痛,但当一个寻子15年的父亲走在路上的时候,那就是他的生活。他不一定要死要活的表现他内心的悲哀,但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一路上华仔所经历的一切的一切就是雷泽宽的日常——带着希望和失望不断的上路,走过很多路遇过很多人,吃过的泡面欠过的钱,接受的帮助和遭遇的白眼,看过很多风景也心存许多期许。
但是,这路便是他们的救赎。华仔在影片中最感人的那句话,“这些年来,只有在路上,我才真的感觉到: 我,是一个爸爸”。或许,这就是千千万万寻亲之路上所有父亲共同的心声。因为父母的疏忽或者千万种理由,他们的孩子丢了。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之中,再也不能相见。他们甚至不知道孩子是生是死,却依然执着的坚持在寻亲的路上,为了渺茫的希望,更为了内心深深的忏悔和自责。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个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或许就是“只有在失后才懂得珍惜”。伊利方舟邀请儿童安全专家、明星、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开展的《失孤》观影交流会——“你是哭了还是醒了”非常具有警醒意义。哭了,或许仅仅是感动,被催泪。醒了,才是真正的读懂了影片背后的意义,专家还通过防拐、防走失的互动交流,对“醒了”做了儿童安全自护技能的深入延展。
悲剧发生的时候,谁都无法预料,但作为上帝派来照顾Baby的天使,或许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承担应有的反思。这个世界有许多的美好,明媚的春光、可口的美食、轻松的游戏、温暖的拥抱,可是太多的父母忙着带孩子感受这个光明的世界,却忽略的危机意识。那些用贪婪的眼神盯着孩子们的恶魔,就躲在不经意的阴暗角落,拐卖儿童、溺水、火灾以及重大的自然灾害。或许,这些危险都是我们无法预知的,但为什么美国儿童走失找回率能够高达97%,而日本的大地震伤亡率仅为20%,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危机意识。
“居安思危”是中国的老话。如果,我们能有意识的陪伴孩子的危机意识,把这个世界可预知的危险告诉他们,或许就能避免更多家庭的悲剧。伊利方舟组织的《失孤》观影会,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孩子和家长一起观影时光,更是从现实案例到父母孩子的日常做法,层层剖解那些“防走失、防拐骗”的招数和应对方法,这比《失孤》电影本身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执行力。
《失孤》带给我们的是17年的救赎之路,以及那段来不及说爱你的慈父之爱。华仔说,有些人哭了,说明他们感受到了“失孤”给家庭、父母和孩子带来的痛苦;有些人醒了,说明他们应该觉察到应该用行动,守护儿童成长安全付诸努力。或许,我们给孩子的爱都不尽完美,但有一点请不要在忽略它,那就是防患于未然,让孩子学会应对危机的能力,千万不要等到失了才追悔莫及。
作者木易孝敦
新闻频道的记者曾采访过《失孤》的原型郭刚堂,我当时记得那个看起来沧桑而朴实农民模样的父亲在记者的追问下拿出一个小本子,翻开上面密密麻麻记得都是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字迹不细看已经无从分辨了,但那一串串数字却格外醒目而清晰,那已经演变成为一份能支撑起这个父亲继续向前的责任。电影《失孤》在今年初春的季节把这样一个父亲寻子的故事搬上了大银幕,并且在众多以商业娱乐见长的影片中脱颖认出,引发了观众对儿童社会安全问题这样的社会话题的热议。刘德华卸下光环变身犀利哥,首次挑战这样一个普通乡村里的农民父亲的形象,除了是对自身演技方面的考量外,还有一份社会责任感的驱使。如果我们只是因为他在片中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形象牺牲而大加褒奖,恐怕刘德华本人也不会接受的。
伤感可能是我对这部电影的全部感受,没有音乐,极少的交流,导演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觉用镜头安静的记录着这个父亲所做的一切。影片的大部分场景都是在公路上,在常人眼里的这些既危险又枯燥的盘山公路在父亲雷泽宽心里则是条希望之路,这条路没有终点,但却是唯一能通向幸福的路,就像雷泽宽所说,"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觉自己是个父亲"。这是一种现实的伤感,这种伤感默默的如影随形的就在你身边,随着时间的推移竟然成了一种陪伴。相信大多数为人父母的观众,都会感同身受,为之动容。
"失孤"这个词从父亲的角度意味着是失快乐,走向孤单,从孩子的角度意味着同样是失快乐,成了孤儿。这部处处散发着伤感的电影,并没有被导演处理得悲伤过度。影片对情感的拿捏还是比较克制,这与许多偏向于赚取观众的眼泪影片不同,导演偏重于更写实陈述,让观众在不借用任何外力的作用情感油然而生,这样其实更加能打动说服人,而不是让人哭过无痕,笑过就忘。
影片巧妙的运用两条线索分别从一个父亲和一个孩子的角度入手,一方面是父亲寻找孩子,另一方面是孩子寻找亲生父母。起先,各自站在不同角度的人沟通起来是有障碍的,喜剧的冲突让情节更加丰富,在建立了互相信任的感情之后,睡觉搭腿、夜市寻人的几出戏看似导演在营造笑点,实则是在用轻松的手法煽情,让观众在笑过之后有了感同身受的代入感。相对来看,吴君如扮演的人贩子这条线索就显得薄弱很多,情节上的一笔带过或许也正是暗含导演对此法盲群体深深的鄙夷与不屑,这群把孩子当做利益交换的商品的法盲不值得得到关注。
其实,与其讨论《失孤》作为一部电影在光影、表演上的艺术性,不如探讨它所引发出的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因为这也是这部电影所承载的社会责任,从而要向观众转达的意图之一,那就是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儿童安全问题。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对他们的保护是一个国家责任感的体现。也曾听闺蜜讲述她家小区因家长的疏忽大意小孩被人抱走的案件,比起那些入室抢劫杀人什么的,这种事情似乎更容易发生在我们身边。随着电影《失孤》的上映,伊利方舟(百度了下,是一个目前国内最大的专注儿童安全的公益项目)结合影片作为现场教学素材,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以儿童安全为主题的《失孤》观影交流会,有幸与专家、《失孤》演员刘雅瑟、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交流学习防拐应对方法,也希望可以加入到伊利方舟今年以"防拐"、"防溺水"、"交通安全"、"防性侵"为重点的儿童安全教育活动中,为孩子的安全尽一份绵薄之力。当然,防患于未然,除了企业首当其冲外,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只有才能让郭刚堂这样的父亲不再孤单。
最后,说一句刘德华最想说的话,与其在影院里为一个艺术形象动容,不如向被拐的孩子伸出援助之手。丢失的孩子需要寻找,失孩子的父母更需要关爱,最后祝愿每一个父母都不会失,每一个孩子都不孤单。
作者鱼为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5769.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