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9-18 07:32阅读: 次
电影《小偷家族》影评:烟火始于屋檐下,我们彼此就是最亲的人
【孤岛】
本片由日本电影大师是枝裕和执导,讲述了五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共同生活在东京这座城市中。直到有一天,小女孩由里的意外闯入,这个家庭的秘密也随之曝光。影片获得71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其中对于家庭关系乃至人性的羁绊,是本片的最大亮点。
是枝裕和影片中的家像是一个组合空间,生活在一起的人也并不受血缘关系的限制。镜头下的小房子被分割,屋内是六个人的命运交错,屋外是缤纷绚丽却又不属于他们的城市。这个小屋是都市里的小岛,是他们在城市中的唯一庇护。
导演用色调代表情绪以显示区别。室内总是使用黑灰的暗色调,照明的使用似乎永远也不充足。但想想失业的大治和信代,被遗弃的祥太,由里和亚纪,以及暮年的奶奶,暗色调预示着处在这个避风港中的人物命运,也预示着萧瑟的结局。
而室外的景色却那么美。早起去上班的大治,坐着电梯,登上能俯瞰整个城市的顶端,常去的街角便利店,回家路上烟火气的可乐饼摊贩,孩子们尽情奔跑的街道,总是被阳光铺满。镜头下的日本又变成那个观众熟悉且充满希望的热情都市。
狭小拥挤的房间内,个体空间被挤压,空间的共享促使这一家人更加亲密。而浴室作为最私密的空间,在本片中作为情感升华的地点出现。进入其中,脱掉世俗的外壳,回归个体本身的样貌,成为坦诚相待的完美契机。
"人在空间中的情绪体验,被称为现象空间。因此情绪应该是一种空间性力量。人置身于空间中,身体的情绪不仅充斥着人的身体,也在人的周围形成一种气氛,而人就处于这样的情绪气氛中"
信代和由里的共浴,在胳膊上发现相似的烫伤,产生无法言喻的联结,是相互舔舐伤口。信代与大治的共浴,在埋葬奶奶的遗体后,简单的洗浴,是始终站在一个边界的信号。在这两个片段中,导演都使用了真实感和代入感极强的长镜头,在浴室这个密闭的空间内,欲言又止的眼神,轻柔的抚摸,气息的流动,似乎一伸手就能抓住那样饱满的情感,氛围的塑造恰到好处。
【四季】
日本文化中讲凝视之美和崇物精神。对自然和人物心理的追寻探索体现在是枝裕和的影片中。于是以昼夜交替,四季变幻暗示剧情走向,以天气状况为角色心理埋下伏笔。本片中的四季不如《海街日记》中的那样显眼,但却别有另一番滋味。
孩子眼中的夏天,永远伴随着蝉鸣,阳光和暴雨。大人眼中的夏天,是情感迸发,留恋不舍和告别。炙热又浓烈的季节,好像格外受到导演们的青睐。本片亦是如此。
信代和大治,是影片中唯一的爱情线。与亲情不同,爱情开始于荷尔蒙。闷热的夏季午后,二人坐在桌边吃饭,毫无预兆的激情像暴雨一样猝不及防。同时导演使用蒙太奇的手法,表现孩子在雨中奔跑回家。信代慌张的遮掩和大治的快速起身,刚才的爱欲又像这场大雨一样短暂。雨水落地,爱情回归亲情。
祥太和由里,终日在街道上游荡,站在树下看蝉脱壳,一起在河边看船只过往,一起敞开心扉聊天。阳光蒸发掉他们身上的汗珠,穿花裙子的由里对着祥太叫哥哥,属于祥太的宝藏空间也只和由里共享。是最亲密的朋友和兄妹。
时间的齿轮拨回冬天,这个寒冷但又让人唇齿相依,格外珍惜温暖的季节。初次遇见由里,大治和祥太吃着可乐饼走在回家路上,聊起天气,"天气好冷,快要下雪了吧"。是不忍让由里变回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或者是人最原始的怜悯,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在这个冬天迎来了一位新成员。感情离不开琐碎的日常累积。清晨大治要出门,奶奶颤颤巍巍起来装的那一壶热水。围坐在桌边热腾腾的吃火锅,由里爱吃面筋,奶奶就让她坐到身边来,端着小碗吹吹再喂给她。
纪录片导演出身的是枝裕和,用最写实的手法描写亲情,爱情,友情。但同时,他敏锐而客观,去情节化的叙事,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小事,都在他的镜头下变得细腻和流畅。
【直面原生家庭的缺口】
由里这个小姑娘,承受着原生家庭的不完美,不负责任的母亲,暴力的父亲,沉默着不言语。
本片像本社会启示录,其中每个角色都是范本。片中对于血缘关系和亲情纽带的质疑,理应引起人们的思考。
"我只是把别人遗弃的捡回来"
数据显示从2008开始,平均每年有2000个孩子被亲生父母所遗弃。影片中的祥太和由里,虽然不是被父母直接丢弃在路边,但作为不被原生家庭所接纳的存在,这种变相遗弃的方式,让孩子带着创伤继续生活,其实更加残忍。
接纳由里后,六个人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是一个疗愈的过程。在这个重组家庭中,大治这个细心而温和的人,弥补了家中男性角色的缺失,甚至比一般家庭的父亲做的更好。与祥太以平等的视角对话,陪伴他玩耍,关注男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性教育,是他在祥太排斥由里的时候说出:由里如果可以帮点忙,她在家里会呆的会更自在。
信代作为母亲,不动声色的保护着由里,给她买花裙子,告诉她如何被爱。也是她,在祥太不知如何处理与大治的关系时,喝着波子汽水轻松的化解问题。奶奶像是主心骨一样的存在。和家中的长辈一样,喜欢小孩又爱攒钱,不管发生什么事,躺在奶奶的腿上就会安心。本片中,反伦理的家庭关系反而成为了庇护和安慰。
【生命】
奶奶在由里掉牙的那个早晨去世了。祥太站在凳子上,把掉落的下牙扔上房顶,寓意其他的牙齿更好生长。生老病死的万物轮回,被是枝裕和一笔带过。比死亡更可怕的是贫穷。就地掩埋的遗体,继续领着养老金过日子,毕竟生活还要继续,对于人性的思索也没有停止。影片末尾,每个人都要接受审判。
令人印象深刻的长镜头,是信代坐在审讯室问出,“生下孩子就能自然而然的成为母亲吗?”
面对被遗弃的孩子们,没人能够轻松的给出答案。血缘关系可以是亲情的纽带,也可以是枷锁。费尽心思才逃走,轻而易举的就被迫回头。因为血缘,因为亲情,因为孩子理所应当需要母亲。于是由里回到妈妈身边,回到害怕穿花裙子的时间,回到一个人站在走廊垫脚等待的时间。
任何人都不想看到这一幕,尤其是祥太。为了自己,亦或者是为了由里,当他对黑暗的生活感到厌烦,想要逃离依靠坑蒙拐骗得来的一切,想要由里拥有更好的生活,他选择故意被抓住。从此他可以去学校上学,拥有属于自己的伙伴,也以为由里会过得更好。讽刺的是,由里跑回去通知大治的方向,阳光将她一分为二。镜头中,面朝阳光,背后是阴影,似乎朝着希望奔跑。可结局并不如人意。
人性像个万花筒,无法轻易下定义。在观看本片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颠覆认知的时刻。我们无法苛责影片中的任何一个角色,因为我们被触动,被感染,被代入。
【空气】
一家六口在海边玩耍的片段,看过影片的观众一定会记得。镜头拉远,这是温馨又平凡的家庭。姐姐和妹妹在海边踩水,妈妈和奶奶坐在沙滩上吃着热狗聊天,爸爸带着儿子在海里游泳。反观日本的影片,从《悠长假期》到《风平浪静的闲暇》,从小津安二郎到是枝裕和,从亲子关系到人际交往,细腻贯穿始终,用最日常的语气讲故事。
电影《小偷家族》:烟火始于屋檐下,我们彼此就是最亲的人
是枝裕和用温和柔情的方式去描写残酷,用幸福的假象冲淡悲伤内核。试图抓住时间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人人都懂得美好光景最短暂,时光已逝不回头,那个夏天的海浪和冬天的雪人,只能属于记忆。所以给时间赋予实体,留住祥太看到脱壳的蝉,留住信代从洗衣房里偷出的领带夹,留住树里的花裙子,留住波子汽水里的弹珠。逃开人潮,在狭小的院子里抬头看烟花,被高大公寓围起来的低矮平房,只能听到响声。然后海浪退去,雪人融化,信代在审讯室想,"所以两个孩子怎么称呼我呢"。
【结局】
本片用触及真心的方式去打动观众。当信代在监狱里,面对祥太,没有一句责备,只是平静的讲出捡到他的时间,地点。讲出这些孩子只有我们是不够的这句话时,我想所有的观看者都会明白,信代比任何人都有资格做孩子的母亲。
小津安二郎在随笔中写,相比故事本身,我觉得自己更想刻画的是,更为深刻的轮回或无常,诸如此类。而作为其之后的电影大师,是枝裕和一直保持着对东方文化的探寻。与西方文化相比,处于亚洲文化中的日本,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性。但本片中不论是家庭构成,亦或者是人性的关爱,都与血缘关系无关。由此可见,片中提及的血缘关系是是枝裕和质疑的对象,而非想要探讨的内容。换言之,血缘关系并不是家庭或者社会的稳定因素。
是枝裕和将自己的影片称为钢琴曲中的小转调,而这种细微的洞察力,捕捉着日本社会中微小的个体。细想中国本土电影的发展,除了贾樟柯导演外,近年来讲述个体故事的导演少之又少。罗素先生讲:参差不齐乃是幸福的本源,此理论带入社会问题同理。
作为观众,无法也无力改变电影大环境的发展,也无法奢求"中国是枝裕和"的出现,毕竟想讲好中国故事,只有真正扎根于本土文化才能站得住脚。但每一位观看者都应该且必须明白,真正的社会发展,在宏观大数据的背面,还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枝裕和为我们带来了血缘与亲情、社会与个体的思考,点击下面的“头条搜索”,去看看这部金棕榈得奖影片吧。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19590.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