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电影评论 >

白雪公主杀人事件影评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4-09-18 08:57阅读:
白雪公主杀人事件 白ゆき姫殺人事件 (2014)

导演: 中村义洋
编剧: 林民夫 / 凑佳苗
主演: 井上真央 / 绫野刚 / 菜菜绪 / 金子统昭 / 小野惠令奈 / 谷村美月 / 染谷将太 / 莲佛美沙子 / 贯地谷诗穗梨 / 生濑胜久
类型: 剧情 / 悬疑
官方网站: www.shirayuki-movie.jp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4-03-29(日本)
片长: 126分钟
又名: The Snow White Murder Case

白雪公主杀人事件的剧情简介  ·  ·  ·  ·  ·  ·
  某国家森林公园,一位美艳的OL被人残忍杀害。她身中十数刀后死亡,之后更被凶手泄愤般地纵火烧成焦炭。此案在日本国内引起轰动,由于死者三木典子(菜菜绪 饰)就职的公司生产了一款名为白雪的香皂,因此该案被网友称之为“白雪公主杀人事件”。供职于电视台的赤星雄治(绫野刚 饰)偶然接到前女友狩野里沙子(莲佛美沙子 饰)的电话,得知典子正是里沙子的职场前辈,死者生前不仅美丽光鲜,而且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宛如童话故事中的公主。赤星进而获悉,与典子同期入社的城野美姬(井上真央 饰)有着最大的嫌疑,而此人现已宣告失踪。为了获知真相,赤星单枪匹马对典子和美姬周围的人展开问询。看似接近真相的同时,双眼所及之处却愈加扑朔迷离……
  本片根据凑佳苗的同名原作改编。

其实本来可以更好的,故事不比【狩猎】差,但却处理的这样乏味。看了不到20分钟,就已经知道该怀疑谁了,结果剧本的第二幕毫无想象力,像是在浪费时间,反倒让人想念起韩国的【走到尽头】那种编剧胡搅蛮缠式自娱自乐式的写作模式了。想走悬疑类的美式类型片模式,没有强力反转可不行啊。

一部青春物语似的悬疑推理电影,但看着看着似乎也就很容易猜出背后的真相了。借助推特这样社会化的媒体来表达,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其新鲜和合理的地方,所以这部电影就成了悬疑推理剧情延展加推特搞怪的奇妙化学反应了。视角聚焦于校园暴力,将动机和行为表述,如果观察细致,答案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作为推理题材的影片,最不能忽视地就是小细节的设计,本片虽然采用了多角度的叙事方法,但其实叙述方式还是非常传统的,基本把该解释的东西都一一解释清楚了,甚至还在一些本该让观众自己联想的地方加闪回或叠画来帮助大家联想,不像有的电影留下了一堆细节要你自己去拼凑才能自行解释。
   不过,本片仍有很多精心设置的小细节能让你在看完之后回溯,我也是刚看完记得一些,欢迎有发现其他的人再来补充。
  
  ----------请看完电影之后再来看的分割线------------
  
  一. 狩野里沙子的谎言
  
   最开始男主角对里沙子、满岛容美、系长和看见美姬跑去车站的四段采访,当中有一些是四人的假象和推测,但四人的说法的大逻辑并不互相矛盾,电影还只是在给观众架构一个案发当晚发生事件及背景的还原,观众此时会觉得【肯定另有真相】,但还不会发觉到具体的【逻辑有问题】。
   但其实,在里沙子和满岛容美共同提及的晚上公司聚餐的场景中,已经出现了矛盾,非常细小——当典子咳嗽、表示自己感冒时,在里沙子的叙述中是她向典子说出了“这真是你的风格”,然后里沙子向她谦虚地回答“也只有你那会这么说了”;而在满岛容美的叙述中,这段对话是发生在容美和典子之间的。
   因为这句话是表示友好的甚至带点恭维的,里沙子很自然地为了表示自己和典子关系好而说成是自己说的。这个小细节在影片的二十来分钟就已经出现,看得仔细的人发现这一点时就会发现里沙子有问题、在掩盖什么,甚至判断出她就是凶手(譬如我)。尤其明明是关系好的人被杀,她还能笑着八卦和听音乐,一点悲伤之情都没有…相反容美说谎的动机就不足,因为她是真的跟着众人去了第二摊。
  
  
  二. 戴安娜
  
   城野美姬将旧时好友夕子称为“戴安娜”,而那个一直在网络中对抗男主角言论、扬言要诅咒他的twitter账号“HARUGOBAN”在屏幕上弹出时只显示了“HARUGOBAN",但有一两个镜头带到了男主角的手机屏幕,”HARUGOBAN"后面的用户名正是“@di_a_nan”,证明夕子从始至终的守护。
   另外,男主角去见夕子时夕子一直打暴力游戏,以及夕子的发言总是带有诅咒,也可以看到小时候的阴影对夕子的影响有多深。
  
  
  三. 掉了的筷子
  
   还是在那场公司聚会中,几次都拍到了美姬在角落里默默吃饭,突然筷子掉了,她弯下腰捡筷子。本来以为这只是个很自然、随机的设计,结果最后在美姬自己描述的段落里镜头第一次跳到了美姬这一边,我们才看到系长在发现美姬筷子掉了后立马向服务台要了双筷子,证明两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带出系长“接受美姬的好,又受不了美女的诱惑转而投向典子环抱,被典子甩了后又想转头找回美姬”的心理过程。
  
  
   最后,想赞一下这部电影的最后一场戏,虽然还是有典型的日剧【明天一定会更好哦】+元气微笑的即视感,但美姬和男主角最终的陌生相遇实在很有意味——毕竟按理说男主角应该记得美姬的样子才对。不过很明显他是不记得的,因为他所追踪的根本不是美姬这个人,而是在社交网络上源源不断得到的追捧,他根本就不会记得美姬长什么样。
   最后这场戏也正是为了讲明这一点而如此设置,从美姬的角度来说,她根本不会想到在路上差点撞到的一个陌生人竟是差点害自己自杀的始作俑者之一,可见网络的匿名性使得暴力有多可怕;另一方面就是男主角根本就不会记得她…直到她讲出那句【一定会有好事发生】,男主角才因发觉,在结尾处朋友不断质问时自觉讽刺地笑了。
  
   很小的时候看《白雪公主》,除开公主王子矮人魔镜,我印象最深的,是嫉妒。皇后本应该是天下最幸福的人,比自小丧母的白雪公主幸福得多,可是她偏偏多问了那么一句,魔镜偏偏多答了一句。不幸福的根源,由此而始。
   我们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更美丽,有更多爱,或者有更多钱,可是有些人的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方式,是踩在别人的肩膀上,茜是这样,典子也是这样,所以夕子和美姬只能哭着在纸人的心上,扎一个又一个的小图钉。美姬想赢一次,我猜这是她这辈子唯一的一次放肆,却付出了她承担不起的代价,还好凑佳苗亲妈了很多,所以她仍旧可以笑着说“会有好事发生的”,她的吉尔伯特一直在等着她。
   男主大概因为他只是一个临时工,没有安全感,所以只能拼命发推特拼命剧透找存在感。他一度以为自己是离真相最近的人,但讽刺的是片尾打出的是“无关人员”,不过那时候他已经存在感爆棚了,也算求仁得仁。
   典子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典型的绿茶x,我们身边一定会有这种人,不管漂不漂亮,一定光鲜亮丽,而且自我感觉良好,表面上语笑嫣然,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里却都充斥着装腔作势。不知情的人看起来她们已经过得很好了,可惜后妈是不会满足于“在这里你最美丽”的,所以当美姬说出,“但是我见过更漂亮的姑娘,皮肤雪白,头发乌黑”时,她就成了典子的眼中钉肉中刺,从此她喜欢的一切,无论是王子还是白马,典子都要拿来当自己的,似乎这样,她就毒死了白雪公主。
   典子不是白雪公主,美姬也不是,她是魔镜,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罗生门,但她偏偏坦然的反射着这个世界,这也大概解释了为什么她作为一个小透明,绿茶姑娘却要刻意针对她。
  
   《白雪》最大亮点应该是多线索叙事,导演应该是一个挺好玩的人,镜头挺有幽默感,所以看前半部分我一直保持着“哈哈哈角色们都是导演派来的逗比”吗的心态,直到夕子出现,之后美姬自白,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到最后由水滴汇成了河流,故事才呈现出它原本的样子。整个故事让我想起了东野圭吾的《恶意》,那是故意,这是无意,不知道哪个更恶劣呢?
   所谓的当事人们,每个人都只说出了自己愿意呈现给别人的部分;那些见风使舵,除了留言和人肉没有更多存在价值的网民们,他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电视台更厉害,通过剪辑可以让整件事情面目全非。除了白雪公主和魔镜,所有的一切都已经面目全非。或者,即使是她们讲的故事,也只是她们讲的“故事”而已,忽然觉得细思恐极,但这又有什么,所有人都是这样。
  
   ps 搜了一下片尾小提琴好像叫All alone in the world,很好听的曲子,小提琴配乐也是这片子的一大亮点。

 【Spoiler Alert! 以下内容涉及剧情故事泄露,可能影响观看】
    
  对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日本新片有不少期待,结果,周防正行等人作品实在大失所望。唯有一部中村义洋的《白雪公主杀人事件》(以下简称为《白雪》),多少有些惊喜意外。片尾处,小提琴主题音乐久久不散,甚至有些感动。
    
  很长一段时间里头,导演中村义洋跟作家伊坂幸太郎是固定搭配。热爱电影的伊坂,看着自己的作品一部部被中村改成电影。至于《白雪》,面对主人公突然成为犯罪分子的情节设定,它总不免让人想起伊坂的《金色梦乡》,回忆往事,重提信任,见证了飘渺的人性之光。然而,《白雪》偏偏是凑佳苗的原著。在读者的印象当中,同为了不起的畅销推理作家,凑佳苗似乎要更加黑暗,而伊坂总会有阳光。再有一个区别,凑佳苗更加关注女性。如果知道这些琐碎八卦,看《白雪》便会多出一些乐趣。譬如,你可以看到中村义洋是怎么在两位作家的夹缝当中,努力寻找着一名电影导演的存在感。
    
  一百多年前,人们对于几十里外的杀人事件往往一无所知,要么靠口口相传,要么等待官方口径。如今,人们对地球另一端的杀人事件似乎了如指掌,比案发地的人群甚至受害人的亲朋好友知道得还多。从报纸到网络,爆炸的资讯令人轻而易举获取到很多真实信息,可惜,大众对资讯的关注和评论往往停留在表面初层,就像不得不在社交平台上打个卡、拍个照,人们总是需要通过滔滔不绝的发言,依此向周围人证明:我在关注这个杀人事件,我比别人知道得更多,我更接近真相。
  
  《白雪》的悲剧即是来源于此,便捷无障碍的网络,轻而易举地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们不啻于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犯罪嫌疑人,一个眼神,一点嘴角流露的笑意,它们都会解读为犯罪者的冷血,而电视媒体更是推波助澜,杀人不见血。
    
  《白雪》很早便告诉观众,凶手另有其人。至于找凶手,那也不是电影的重心。实际上,无论是最后的落网还是杀人者的动机,它们都显得有些荒诞。可是,现实中有太多不可理喻的杀人动机,尤其是在中国。小贩受侮辱,病人没治好,员工害怕被解雇……无论对错,这些事情在某种情境下都会引发杀人事件。《白雪》巧妙地避开了常见的警方切入,转而用碎片化的twitter来制造笑点。某种程度上,更为直观的电影画面也稀释了原著的情怀,而当电影回到大学、中学和小学,很多人可以看到怀旧的影子。要知道,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杀人凶手何尝不是一个更普通、更弱势的美姬(主人公)。
    
  对一个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的人来说,熟悉职场规则、揣摩人情世故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如果你疏于这方面的日常经验,那么,那便会很要命。片子里头,三六分女被九分女狂虐,看下来真有那么一回事。在一家单位和企业,总有人八面玲珑,而有人就是受气包。对于这些形色反差,《白雪》设置了多组人物形象和关系倒错的对照,例如,美姬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对照着她的长相普通和性格弱势。犯罪嫌疑人惨遭人肉,结果临时工也步入后尘。嫌疑人和真实的凶手,她们都有着相似的身份境况。就连学生时代的坏同学,到了公司当中,这种人好像也还是霸占着应得的位置……
    
  童年和成长经验影响了一个人的人格,看起来,凑佳苗和中村义洋都深信不疑。置身城市的孤立无援,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疯狂无耻的电视节目,《白雪》选择了追溯起源。一个无心但又恶劣的绰号,意中人的恶作剧和嘲笑,无脑老师的冷言冷语,它们对一个人成长的杀伤力,其实往往比想象的还要严重。或许你要说,冷暖自知。或许,你已经淡忘了那些千篇一律但又不尽相同的校园暗黑故事,可是,它们已经融化在记忆里,变成性格的因子,总会在生命当中发作。正因如此,当电影点亮了烛火,冲破窗户、穿透黑暗,它实际上是点亮了人性中最简单又最不容易得到的爱与信任。《白雪》没有把这点烛火给浪漫化,两个女生的情谊,也只是淡淡一笔,那是跨越了身份、性别和时间的信任。
  
  《白雪》以不同的人物章节,通过大量零碎的网络发言,编织了一起杀人事件的始末和全貌。死人不会说话,嫌弃人还没机会说话,围观者却制造了足够的闲言闲语。片中关于恶念的汇集成形,多少像一句古话:勿以恶小而为之。也不难想象,如果《白雪》有麦斯·米科尔森(丹麦影片《狩猎》男主角)那样的金牌演员,无论结尾的遥相呼应还是美姬的内心挖掘,那该是会有多煽情。只可惜,像《白雪》这样的青春流行面目,反倒是日本电影制作的大主流。换句话说,导演和演员的表现,多少有些制约了影片更上一层楼。
  
  这些带有怀旧色调,描述步入险恶社会的故事,常见于伊坂,如今凑佳苗也来回味。成人社会真会放大人性的恶念?恐怕也并不是。我更愿意相信,无论作者还是导演,他们只想描述过去的金色回忆和美丽时光。我最感慨的一个细节是,当少女遭遇周围同学的恶意,她们依靠着想象来对抗现实(来自《绿山墙的安妮》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64841/)。你可以认为那是一个游戏,只不过,当它呈现在银幕上,我会觉得,它有着异样的真实。只有在那样美好的世界里,人性的烛光才会被点亮。【《城市画报》 七月下】

  片名很引人瞩目,其次还是出至凑佳苗作品改编电影。虽然以凶案为背景,本片有点像《全民目击》+《搜索》的融合,观众未必有足够线索关心谁是凶手,反倒很在意证人们的臆想以及引起的网络反响。但皆因观影前有所期望,实际未达高度而失望,私以为主旨不够“腹黑”。
  
  如果早已预料灰姑娘铁定不是凶手,那么白雪公主的死因和小矮人们的揣测便成了剧本最大亮点。
  
  某天,在偏僻的丛林中发现白雪公主(三木典子)被谋杀,引无数村民众说纷纭,在这群愚昧无知的村民当中,一个经常去大众点评吐槽的路人甲(赤星雄治)吸引了焦点,因为他突然收到小红帽(狩野里沙子)报料,好像知道与死者相关及凶手线索。
  
  * 小红帽(狩野里沙子)证词:白雪公主是我的前辈,她貌美人缘好对我有恩;我听小矮人A(满岛荣美)说凶手可能是灰姑娘(城野美姬),因为灰姑娘怨恨白雪公主抢她男盆友小矮人B(篠山聪史),我几次看见灰姑娘露出诡异表情,而且白雪公主失踪前一刻有人看见她俩在一起,事后灰姑娘更与外界巧失联,凶手应该是她,长相悬殊妒忌杀人!
  
  路人甲一直在给村里教会当跑腿,刚好合同期快满,这是个涨粉丝拉会员的契机,于是便着手探寻与案件关联的证人——七个小矮人的证词。
  
  * 小矮人A(满岛荣美)证词:虽然我跟灰姑娘共事,我可认定她是凶手的;因为她和小矮人B交往,但根据我观察小矮人B在缠绕白雪公主,至此灰姑娘性情大变,那次飙南瓜车吓得我出汗还露出得意的神情;又一次白雪公主丢了“白马王子限量版羽毛笔”,她在一旁面带微笑;案发当天祭祀散场后,她用那支“限量版羽毛笔”威胁白雪公主上了她的南瓜车,肯定是周密杀人计划。
  * 小矮人B(篠山聪史)证词:别听小矮人A的证词,她经常传谣;我澄清没有跟灰姑娘交往,是她主动勾搭我,我很矜持地拒绝了,因为白雪公主爱上我,我无法抗拒大美人的爱意(勾引)。
  * 小矮人C(小泽文晃)证词:案发当晚,我看见灰姑娘往城门“狂奔”,好像还带着很重的包袱,神色匆忙,越过门口时还回头一眸。
  
  路人甲黯然臆想了灰姑娘杀死白雪公主一幕,其后向教会上交材料开坛宣讲吸引众多新会员添加关注。在他欣然欢喜续签合同有望之际,远方传来的仙女(前谷みのり)的警告。
  
  * 仙女(前谷みのり)证词:我和灰姑娘是闺蜜,她很纯洁、善良(她比我乖,我比她坏),不可能杀人,你们的宣讲稿错漏百出,小矮人B的谎言更离谱,灰姑娘曾告诉过我与他OOXX的细节,闺蜜聊天这些事不可能瞎编的。请停止造谣,否则她可能承受不了就自杀的!
  
  好歹仙女在隔壁镇也算有点名望,教会痛斥路人甲证据不足时,促使他继续深挖调查灰姑娘出生档案。
  
  * 小矮人D(尾崎真知)证词:她与我昔日同在佣人培训中心学习,但对她完全没有印象,这是我们班渣渣对所有人包括她在内的印象涂鸦,你要参考吗?
  * 小矮人E(岛田彩)证词:跟她曾在同一个厨房切菜,她下刀技术精湛(杀人不手软);她貌似还会下魔咒,听说小矮人F曾中了她的咒语终身残废了。
  * 小矮人F(江藤慎吾)证词:之前得罪过灰姑娘,于是我骑马车时摔重伤,足足修养了三个月才痊愈,会下魔咒的人心灵一定不纯洁;等等,应该不是魔咒的力量,马突然发疯不受控制,我想应该是灰姑娘给它吃了什么东西。
  * 小矮人G(八塚绢子)证词:我是普通村民,在N年前教堂失火,应该与灰姑娘有关,她经常和睡美人(谷村夕子)一起练习魔咒燃起火焰,这是我女儿告诉我的……
  
  * 睡美人(谷村夕子)证词:我跟灰姑娘是百合CP,在佣人培训中心求学时我被欺凌,是她拯救了我,练习魔咒也确有此事;但自从教堂失火后家人要我跟她绝交(虽然我还爱着她)。你觉得我所说的都是真的么?你听好了,人的记忆是可以捏造的,大家也只会挑对自己有利的说,请不要遗漏那些重要的东西。
  
  * 灰姑娘之养父母证词:她很温柔很听话,虐待她也不反叛,只是我们要使唤她,她才去干家活,更希望她能再主动积极些。外面那些谎言谁都能说,但无论如何,请原谅她的错,真的非常抱歉!
  
  当所有证词矛头直指灰姑娘,被逼上绝路的当事人灰姑娘留下一篇自白书:
  * 灰姑娘(城野美姬)证词:
  (1) 我和睡美人在佣人培训中心时认识,睡美人因为太美丽招致欺凌,我为了开导她才跟她沉醉在帕拉图世界中玩火。
  (2) 我是暗恋过小矮人F,但他的车祸关我鸟事。
  (3) 我与仙女用书信聊闺蜜话题,是她想象力太丰富误解了某些“情节”。
  (4) 搬到皇宫打工才遇上白雪公主,说真的,是她先嫉妒我的乳名;后来又特意跟皇后(山间先辈)穿同款服饰摆显;一次众人问“这个世间上谁最漂亮”?我不小心回答了是“睡美人”可能被她听到了,那表情好像不太高兴。
  (5) 那穷逼小矮人B饿晕在街头,我好心掰了半个馒头救济他,结果他趁势长期蹭饭。有一次强行把我拖进房间,说让我帮他打扫,接下来会发生的情节跟肥皂剧一样。不久他便提出与我保持距离,显然是白雪公主的指示。
  (6) 我很受伤,偷偷地听着“白马王子演奏曲”舒缓痛楚,而白雪公主发现了我的秘密,不知道什么手段,她竟然真的勾搭上白马王子(雅也),自然把小矮人B甩了;上一周,白雪公主突然想把“与白马王子共舞”的机会让给我,我兴奋了几天难以入睡,但就在共舞当晚TMD她反悔了!!
  (7) 这时候,小红帽在我耳边告诉我“她经常这样玩弄别人”,小红帽给我支招让我将计就计赶上白马王子的舞会。于是我便把白雪公主灌醉放倒在自己的南瓜车内,拿起行装(包袱)奔向(狂奔)舞会会场(城门方向)。
  (8) 对不起,还没有与白马王子说上话就因紧张加上一堆丑女推挤,手滑了下,我把王子从三楼楼梯推下去了。受惊过度的我慌忙逃离躲在郊外仓库中。次日,听外面消息说白雪公主死了,我更为之彷徨。——但白雪公主真不是我杀的!我以自杀行为担保!!
  
  灰姑娘赴死前一刻,万万没想到,外面传出通报“小红帽对杀害白雪公主一罪供认不讳”,因为要报复白雪公主对她的关怀,还察觉灰姑娘很适合当替罪羊,动机荒谬都懒得解释了。
  已死的白雪公主(三木典子)没有遗言。她似乎曾经袒护了小红帽偷婆婆面包等多项盗窃罪。而她与白马王子的绯闻,被皇榜告示——不属实。
  
  整个像黑童话般的案件,我们能看到不同陈述与假设情景,很难完全串联起来,只揭晓了凶手身份,但证人们的证词是否掺恶意杂臆想有待商榷。最后只觉得灰姑娘不灰,白雪公主不白,路人甲最失败,所谓“调查披露真相,臆想制造冤案”

  井上真央接了一个很丧女的造型,一度让我在《白雪公主杀人事件》的观影过程中一路吁怒道: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叫人无限感慨这个在电影里被评价为长相普通,没有特色的女演员,当年在日版《花样男子》里散发着原始清纯,虽然称不上美丽但也绝不做作的朴素美。而非现在这样在同僚ABC的眼中呈现的猥琐又萎缩的,嘴角常年浮现神秘诡笑的阴暗系女子。
  
  然而当真相大白时才知晓:原来大家都是相濡以沫的贱人。想咸鱼翻身、功成名就的落了个阴沟里翻船;佯装心善正义的暴露了鸡糟嘴脸;看上去像公主的那一位肚子缺干货,也是闲得发慌才将自己置于死地。唯有他人视角里不堪入目的井上真央切换到主观视角后成了圣母,圣光照耀了大地,普渡了众生。拨清眼眸前额刘海,梳顺头发,重整笑颜的女主角在最后被还原了清洁干净的OL形象。
  
  至于在一部电影里以不同的猜想形式被追杀,流血,倒地,狼狈,死了好几回的菜菜绪成了最辛苦的一位。以美丽高贵冷艳的身姿来出演死者,真是件回想起来都毛骨悚然的事,影片开头的血泊造型成了电影里最怪异违和的一个场景。菜菜绪的被揭露虚伪面具,也让在《First Class》里看惯了她神经撕逼戏路的观众拍手称赞,忙不迭叫好,总算是没有辜负大家一路对她“你就不是什么好鸟。”的期待。果然,日本青春偶像派电影里,好人坏人的铭牌都印在脸上呢。而这一点又恰恰满足了银幕与显示器前一众普通生活系女子脑内“漂亮姑娘心肠都不好。”的潜意思流。想来,这其实也是一种来自于观众的恶意。
  
  这部电影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创造了一票难求的轰动,兼具喜感与悬念,信息量爆炸的口舌电影,自然是喜闻乐见。而我对中村义洋导演的喜欢,仅仅是因为那部安静,平淡,哀伤的《大家再见》,当然那其实是另一种风格,另一个次元的表达方式了,没有那么的商业。相比之下,《白雪公主》真是一部忙碌的电影,又要讲罗生门,又要讲社交媒体和新闻节目过度介入刑事案件带来社会的荒唐冲击,又不忘讨论办公室皆碧池的真理,以及工作压力下小事件变异暴走的多米诺现象。大千世界每一缕纤细自私的小思维都会改变他人命运。因为话题覆盖面广而杂,这不会是一部难看的电影,也会让人遗憾论点不够专一。
  
  故事原作者是凑佳苗,这让我不禁担忧,不管是《告白》还是《少女》《夜行观览车》的小说原著都给人一种浓浓的无聊感,凑佳苗写的东西里不乏有现实,但功力还停在中二的范畴,没有桐野夏生那样把毒瘤扎根拔起的力道。这是我对她的固有印象。就像《白雪公主》里一样,没有什么是可以引起杀意的,偷肥皂?抢男人?被恶意戏弄?显然这些都不足以成为煽动飓风的那只蝴蝶,甚至连杀人案件本身都不足为奇,偏偏媒体比谁都急,像足了那出台湾话剧《疯狂电视台》,这也让警方在影片大段时间里的缺席显得不那么被人惦记。因为观众只相信媒体的抽丝剥茧嘛。哪里像上海的《案件聚焦》,每每有案件镜头里都是警察同志亲力亲为,为人民服务,ING式破案。
  
  真正的凶手莲佛美沙子一脸老实像,这她在《全开女孩》中清新淑女的长发气质形象有着天壤之别,我甚至是在片尾字幕中才知晓了她的出演。既然偷肥皂,被揶揄玩弄不至于会酿成大祸,为什么凶杀还是发酵了呢?她就和所有参与到调查取材的同僚,同学,以及推特上浑身不搭嘎的屁民一样,被障住了。人在奇怪的地方为了保持住脚下的平衡感会产生身体的倾斜感,会因为暂时的肾上腺素飙升,追求兴奋感而口无遮拦,口下造孽。他人皆地狱,一群人的纠葛,个体之间互相产生的化学效应是凑佳苗非常喜欢演绎的主题,《白雪》中的校园欺凌、饶舌绯闻、以有利于自己的角度讲故事等元素在过往的作品中都有过呈现。我开始认同起凑佳苗在一贯作品中的中二元素,最聪明的是人,最幼稚不可理喻的也是人,一刹那的邪恶和不自信也许就是那么可怕。
  
  就像老古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而最有趣的角色我认为还是标准美人,由菜菜绪饰演的三木典子。在她刚刚起身自我介绍时就已经隐约感到她恶意的人,绝不会想到她的弱点,那就是草包一枚。没有精神追求,就学城野美姬听小提琴古典音乐,标榜自己的冷门小资音乐迷;在言语上欺凌后辈,以优秀外貌在气场上压制他人,自己制造和偶像交往的谎言,这其实都是内心不自信的表现。以至于我曾经在半途猜测她该不会就是祸从口出,被疯狂粉丝给刺死的吧。真水无香,三木典子的死是一种必然。
  
  井上真央在最后成功反转成面目清秀的善良女孩,这和她自己喜欢的《清秀佳人》(绿山墙的安妮)形象十分符合。多年积累的助人为乐与善意最终收到了回报,贯地谷诗穗梨在黑夜里为她亮起的蜡烛成了电影里最感人的一幕,这一笔恰到好处,没有破坏影片中的“恶”,但也治愈了银幕前尚有一丝善意存在的观众。感谢导演没有让全世界的恶意把城野美姬在世界上存在的意义赶尽杀绝。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2742.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