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2-06-26 08:38阅读: 次
《瞬息全宇宙》观后感影评--虚无与存在
今天偷得半日之闲把很久前就下载好的一部电影《瞬息全宇宙》看了,本来还在纠结难得的周末要不要看一部其他的爽片,没想到电影完全超出预期,并激起了我沉寂许久的表达欲望,好久没写过东西了,怕这次又一拖再拖,不了了之,所以赶快动笔,急就一篇观后感。
01
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部分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设定部分的多重宇宙倒不出奇,毕竟“脑洞不够,平行宇宙”,出彩的是妈妈和女儿各种形象和场景的设计,以及异彩纷呈的打斗场景。除了画面,电影要表达的内核也引起了我极大兴趣,这也是动笔写这个观后感的原因。但电影也有一些我认为没有处理好的地方,主要是主题相关的部分,如果打磨的更精细一点,这部电影可以称得上神作了。
电影剧情大概是这样:被琐碎生活包围的主角妈妈伊芙琳,在处理一件糟心事的时候丈夫威猛(这个中文翻译我感觉非常不错)被平行世界的自己附身,引导她发现了平行世界的存在,并逐渐掌握了借助其他世界的自己的能力,而之所以要引导伊芙琳觉醒,是为了对抗自己平行世界中的女儿。在平行世界里,伊芙琳发现了平行世界和之间的互相联系,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因为给了她和威猛的女儿乔伊过大压力,导致女儿意识崩溃从而黑化,女儿掌握了同时使用所有平行世界自己的能力,以及随意穿越不同世界的能力。最后女儿和妈妈对峙时,女儿说出了在不同世界寻找妈妈的原因,即同时体验所有平行世界时感受到了巨大的虚无,用原话来说就是“Nothing Matters”,女儿通过超能力把各种东西都放置到一个甜甜圈上,并把虚无具象化为了一个黑洞(自己理解),希望找到也可以同时体验所有平行世界的妈妈,并和妈妈一起走入虚无之中。
这样写下来电影逻辑上让我感觉不太自洽,不过这也不算重点了,在电影不断的脑洞轰炸下基本也无暇思考逻辑问题。电影视听方面我举两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片段,一是黑化女儿第一次见到本世界妈妈时消灭几个守卫的方式,第一个守卫身体变成烟花炸开,第二个守卫被变装成了歌剧演员,很有舞台感的中枪倒下,第三个最扯,从背后偷袭时武器被变成了两个男性某部位橡胶制品,然后被这两把“武器”残忍打死,这个死法让我想到导演会不会借鉴了游戏《赛博朋克2077》里面一个剧情:如果玩家是女角色,且在某个任务中和一个军方女性触发了某些条件,后面两个人会在一个小旅馆中春风一度,第二天这个军方女性会警告主角不要说出去,并且床上会留下一把同样的橡胶制“武器”,玩家可以像刀剑一样装备这个武器,这个武器相当强力,并且在游戏初期就可以拿到,但这个武器外观实在尴尬并且一直处于震动状态会有音效,玩家因此不得不选择是为了攻击力和性价比使用这个“武器”,还是因为太过羞耻而放弃,这个荒诞又好笑的剧情实在让我印象深刻,非常适合赛博朋克这个道德崩坏的科技世界。第二个是女儿在圣殿里引导妈妈走入虚无的场景,场景整体是神圣和庄严的,但其中导演故意安排了圣徒淘宝风的面罩和甜甜圈造型的黑洞这两个不和谐的地方,这一方面让我再次领会电影荒诞戏谑的风格,另一方面也让我想到萨特的鸡尾酒,两者都是把一个具体又日常的东西和哲学表达联系起来,对于萨特来说,鸡尾酒是现象学的启迪,对于女儿来说甜甜圈则是吞噬意义的虚无主义黑洞。
02
关于电影要表达的内容,个人分成三种理解维度。
一、家庭角度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用亲情拯救迷途的女儿,最后家庭中各方关系和解,主角的税务困境解决,一切向好。一个典型的家庭片剧情框架加入了科幻元素,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片也不失为一个质量尚可的爆米花电影,让人消费一个周末的下午,但单有这些,离神作还相距甚远,我也从电影中看到了导演有表达更深感悟和内涵的动机。
二、女儿和妈妈的虚无主义自我救赎
在女儿的描述里,经历了所有平行世界后,她就像萨特在《恶心》中描述的一样,感受到了人处境的偶然性和荒谬,这种感受又导致了巨大的虚无感,导演将这种虚无感具象为一个甜甜圈外形的黑洞(这里我认为用黑洞类比虚无非常合适,因为虚无也像黑洞一样,会吸入和扯碎所有意义、生活,甚至生命)。
女儿感受到的虚无的原因,从更普遍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是从青春期到成年人这个特殊阶段,对已有规则和价值观的怀疑和反抗,当然这也需要现实情况的催化,亚裔+同性恋+特殊的年龄阶段+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和糟糕的财务情况,可以看出来女儿处境的边缘程度。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中有相当多的虚无主义者,我认为女儿的虚无是和这种比较类似的。而妈妈也有陷入虚无主义倾向的原因,除了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和糟糕的财务情况外,还有作为一家之主和洗衣店老板各种琐碎不堪的杂事,加上对当前生活的不甘。
这两种虚无都是许多人在某个时刻会面对的,导演如果能够处理好这些问题的解答,引起普遍性的共鸣或思考,电影很有可能迈入神作之列,毕竟有相当多留名影视的电影作品内核是远不如这两个问题有深度和更贴近人,尤其是当下的人的。
导演通过台词和画面对虚无的来源表达已经比较明确了,但遗憾的是在解答方面做的比较欠缺。最后在母女一起将要迈入虚无时,首先通过丈夫感化母亲,丈夫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舍身站在众人面前,表示“你们别打了”,二是一番主题为“不是我生来乐观,而是不得不乐观”的演讲,三是在妈妈摆烂当着税务员和执法人员面打砸被没收的洗衣店时,通过和税务员的交涉又得到了一周的暂缓时间。感化妈妈后,妈妈又通过“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感动了女儿,最后集全家之力把女儿从虚无的边缘拉了出来。也就是说最后导演给出的解决方案和嬉皮士的精神是一样的,就是peace and love,拯救妈妈通过peace,拯救女儿通过love.
坦白来说这段我感觉很乱,对白和文字太多,丈夫和税务员交涉的情节感觉还不错,但peace and love的内容比较空洞和缺乏说服力。给我的直观感觉像读了一篇考场上虎头蛇尾的作文,作者立意和框架都规划的很好,前面也按照计划展开,结果写结尾时突然发现时间不够了,来不得细细思索,只得以一些空泛又正确的呼吁草草结尾。
三、走出痛苦,走向虚无;走出虚无,走向存在
电影中主角们经历的问题,一是由当下不满意的生活带来的痛苦,二是由于意义的缺失所造成的虚无。这两个问题都有普遍性,也影响着当前社会的很多人,包括我。
虚无是问题,但不是最糟糕的问题,最糟糕的是身处一个痛苦的生活状态中却无力改变,甚至不知道有其他选择的可能。电影中的妈妈在一开始的问题是对日常琐碎的生活很不满意,对生意不满意,对丈夫不满意,对女儿不满意。这样日常又痛苦的处境是代表性的,生活里让人忧心的事无处不在,当下无从逃避,不得不做,未来又看不到改善的希望,甚至会变得更糟。尤其身处发展放缓、个人发展空间狭小的中国的青中年人,一方面愈加感觉到物质的桎梏,另一方面也面对着越来越不确定和没有保障的未来,这也是我动笔写这篇影评的原因。
在西方社会,从笛卡尔的怀疑论开始,到尼采的“上帝已死”,高纬度的宗教意义的消失,导致西方的普遍意义变成了社会价值意义,这里的社会价值意义,是指一个人的意义在于他在人们社会生产和生活关系中的价值,具体来说在生产关系中,是作为生产者生产商品,作为劳动者消费商品的价值,在生活关系中,是作为儿女赡养,作为父母抚养的价值。而在完全没有宗教信仰的我国,社会价值意义基本是一个人唯一的意义,我们从小接受的,也是以创造社会价值为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然而社会价值意义是不足以让人坚信不移,从而坚固到能支持一个人人生的,因为这里面“我”的成分太少,主动选择的成分太少,更多的是被灌输、被塑造、被影响的。在社会上升期,还有资源可以抢占,还有机会可以把握,未来看起来还有希望,社会价值意义不失为一种塑造积极态度,能让人心满意足的意义,但在当下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未来并非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期,按照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和社会评判的体系来看自己的人生已经是失败和没有意义的,同时也有一件又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冲击着自己一直以来的认知,不禁产生了对人生的社会价值意义的怀疑,但身处社会之中,似乎又并无其他道路可以走,于是便生活着又痛苦着,怀疑着又服从着。对于这样的状态,我觉得倒不妨走入虚无,用虚无摧毁社会价值的枷锁,虚无之后便是自由,然而虚无不是终点,先破后立,最终的目的是在社会价值的废墟之上重建自己的意义。
文章到这里已经太长,关于虚无的体验,以及意义的重建又可以谈很久。这里简单的来说我觉得可以采取一种存在主义的态度来重建自己的意义,在生活中意识到生命的广阔和可能性的存在,意识到自己是可以选择的,主动去选择去作为,在一次次有意识的选择和行为中构建自己意义的大厦。
04
最后说一下我觉得电影比较遗憾的地方。首先是电影到后半部分的内容填的太满,有很多我感觉不必要的片段和对白,有时候感觉是在强行讲道理,有的片段明明画面已经展现的很好了,但文字上好像怕观众不理解,非要讲出来,然而讲出来的东西和画面的丰富程度又差了两个层次。这部电影的主演和导演我看都是华裔,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就是留白,所谓“计白当黑”,艺术作品中留给观众想象和解读的空间本身也是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多华裔电影导演对留白的处理很好,比如贾樟柯和李安,不过这位导演关家永从小是在美国长大,也还很年轻,表现得比较用力也可以理解。
其次是电影的标题以及三个章节的名字,电影的标题是《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三个章节的名字分别是《Everything》、《Everywhere》、《All at Once》,这两者之间的对应倒是严丝合缝,但两者和电影的主题我觉得并不非常契合,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只是电影科幻设定的一部分,强行用这三个章节切割电影对观影或内核的理解并没有什么帮助,这个也可以归为电影比较逊色的文本方面。
最后是电影的结局,也就是上文讲的peace and love打败虚无主义,最后大圆满,一切向好的部分。这个命题确实很难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和解答,如果是我的话可能会在结尾加入更多的成分,更少文字的成分,比如最后丈夫通过和税务员的对话暂时解决了妈妈搞的烂摊子是一个很好的情节。很难有一个完美结局的原因是因为人的处境是一个事实,并不会因为自己突然的觉醒、顿悟、或者像《当下的力量》作者埃克哈特那样一脸诚恳的专注于当下就会变好。人能改变的是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重新积极面对和投入生活以后,可能他的处境依然是那么糟糕,但内核就从随着人生中的各种无常颠沛流离变成了积极主动的去创造意义,虽然结局甚至过程可能都一样,但无疑后者是更幸福和充实的,这也是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话》中对荒谬给出的答案。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23930.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