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4-08-12 06:56阅读: 次
《美国骗局》改编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联邦调查局的一起真实案例:代号为ABSCAM的钓鱼执法行动。ABSCAM是“Arab-scam”的缩写(对应作为鱼饵的那位“阿拉伯酋长”)。这是一部美国元素浓厚的电影——当然不是指好莱坞行销全球的那些电影元素:动作、爆炸、科幻、大场面(本片都没有),也并不仅仅指片中七八十年代人物那“美国洗剪吹”的造型、城市景观、BGM,还有那特定时代的社会经济背景。尽管这是一个特定时代关于诈骗、钓鱼执法、官员行贿的犯罪故事,可没有哪个文本会单纯的只讲它表面的故事。
当本片的男主人公、骗子IrvingRosenfeld(贝尔)带着他新结识的情妇Sydney Prosser(艾米亚当斯)参观他的办公室时,两人饶有兴致地讨论了利率:Irving宣称自己要给那些很难获得贷款的人提供贷款,因为现在利率太高了;“聪明”的Sydney说都怪尼克松和卡特政府,搞得美国深陷战争和债务泥潭。在经过70年代尼克松和卡特政府的“滞胀”(不是智障),为了遏制通胀,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实行信贷紧缩的政策。我们这个诈骗故事,大概也发生在PaulVolcker执掌美联储、信贷紧缩的时代。
Irving和Sydney干的就是“帮你借钱”的生意:只要给我5000块,我就帮你去跟银行借贷,“给我五千块,给您五万块”。现在不少骗子挂着“贷款担保公司”的名号行骗、街边电线杆上贴着的那些“无需抵押担保”的小广告,居然也能引得不少人上钩;诚如Irving所说:这些人是银行厌恶的高风险客户,身上全是离婚、赌博、贪污的烂事,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陷于绝望之中,“骗坏人钱不算骗”。这类似的一幕在数年之前正巧又在美国发生了(把“赌博”换成“抵押贷款买房/买车”),也许不久的将来也会发生在我们身边。Irving对诈骗生意的辩解与对受骗者的“道德指责”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需要,但在文本之下,同样身处信贷紧缩的2013年的观众通过这两个70年代骗子又看到了当下自己。
与骗子合作钓鱼的FBI探员DiMaso(库珀)则又是本片道德“讽刺”的另一个维度。野心勃勃的DiMaso不顾上司和Irving的反对,将目标从普通骗子升级到腐败的地方官员、乃至国会议员;他胃口越来越大,要求局里给他提供的“道具”越来越高级:喜来登酒店高级套房、虚假账户里的两百万现金、喷气式私人客机……DiMaso有点“power drunk”了。可另一方面他又毫不专业:直接打电话到Irving家里导致计划被曝光,私自把扮演阿拉伯土豪的鱼饵换成不会讲阿拉伯语的菜鸟特工、结果险遭败露,更不用提受不了诱惑精虫上身、居然想和合作钓鱼的Sydney厮混。Irving斥责他:你们要把美国毁了,想在水门事件和越战后继续搞臭政客,那样你就可以出名啦;可你根本搞不成,因为你改不了那些小打小闹的官僚习性,想当神出鬼没、警察想抓也抓不到的人,你们当官的做不到。如果说那些接受企业贿赂的议员们、参与赌场经营的黑手党是坏人,那么以DiMaso为代表、整天想着制造大新闻、求出名求提拔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政府官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同样的意识形态也借助电影文本投射在今日之美国:时下美国政治光谱的左右两极,从茶党运动到“占领xx运动”的此起彼伏,不过反映了美国人内心的矛盾:自由市场放任与大政府干预管制,一个贪权一个贪钱,彼此时而对立而又时而勾结的华盛顿与华尔街,“都不是好东西”;可他们却无法在非此即彼的选择中找到“满意”的代表。
也许片中唯一堪当“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是那位被钓鱼执法“陷害”的市长Carmine Polito(雷纳)。市长大人出身贫寒,生活朴素,从人民群众中走出、工作中又深入群众,市民都喜欢他。他所管理的Camden市产业萧条、就业困难,Polito四处寻找投资者,想恢复大西洋城赌场,有了赌博业,Camden市的经济和就业就有了保证;当今各地方县市领导一把手整天忙着“招商引资”,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差不多的。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个资本全球化开始大规模起步、金融自由化开始的时代,也正是资本主导的“去工业化”在美国开展的如火如荼之时。制造业从美国不少区域的离去转移到劳动成本更低廉的新兴市场国家,造就了所谓的“锈带”(rust belt),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巴尔的摩……产业衰退和就业岗位减少持续至今。让Camden深陷泥潭的是资本的离去,而Polito想以赌博业恢复Camden的生气,恰恰也还是要依靠资本的归来。行还是不行,市长大人、新泽西居民说的不算,只有掌控着赌博业的黑手党、视法律如套话的国会议员们和手握亿万资本的阿拉伯土豪(后来是日本人、韩国人、中国人……)说了算。说这个城市的命运被权力和资本所玩弄操纵,毫不为过;而类似的故事,已经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展示(如《火线》)。
下到Irving、Sydney等无名小辈,上至FBI、国会议员,都在欺骗,电影的海报上写着“everyone hustles to survive”,潜台词是:不骗人的就活不下去。平心而论,Polito也并非是“无辜”的,至少联系黑手党入伙投资赌场是他干的,而且导演也暗中美化了他的形象——Polito的原型、前Camden市长Angelo Errichetti在ABSCAM案中不但充当议员的中间人,而且也从行贿中抽取回扣。可到了本片里,Polito却摇身一变纯粹“为人民而犯罪”,与收黑钱的议员和不择手段的FBI高下立判。Irving对欺骗Polito感到愧疚并在谈辩诉交易时要求给Polito减刑的做法,表明他(当然观众也“应该”)认可Polito的做法;当他收到Polito送给他的那台微波炉时,就真诚地认为Polito是为人民办实事的人,就如导演希望观众们所认同的那样:只怪天命不公,“善人”却遭“恶报”。导演DOR对Polito这个人物的处理可谓不无深意。
在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安提戈涅》里,安提戈涅反抗国王克瑞翁制定的法令,因为她认为这个法令有违城邦传统道德、家庭伦理,结果被处死;安提戈涅违反了实体法却遵循着“自然法”,Polito就是“抽回扣的安提戈涅”。现实中同类不少,比如之前倒台的那位跨越部长。而另一方面,Irving和Sydney代表的骗子居然能借执法机构之力“惩恶扬善”,让受贿议员们锒铛入狱,同时又“戏耍”了狂妄的权力。从Bonnie & Clyde到《天生杀人狂》,好莱坞从来就不乏美化反法律、反制度行为的电影,而只有观众确信法律制度的现状不合理,这种电影才会受到市场追捧。影片结尾Irving告诫DiMaso的那段道德说教概述了这种朴素的善恶观:为什么那些辛苦工作、想要恢复新泽西经济的人却被你抓,为什么?是因为他们最好抓么?而那些真正的大骗子,也就是富豪、大佬们,是我才能抓到的,而你们官僚根本连碰都碰不到。“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尽管实证主义法学家们不断地强调现代社会中“程序正义”高于“实体正义”,然而大众在做善恶判断、谈论着“还有没有王法啊?”的时候,说的并不是法典里的某条某款法律,而是另外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现代性的诸多危机,自然少不了这种合法性与正当性的分裂。
(最后例行公事地聊下表演:虽然海报上5个人里有4个都入选了这届奥斯卡表演类的提名,可也是有黑有赞。表现最好的就是上文一个字都没提到的表姐,Rosalyn这个角色蛇精病的特质对她而言再合适不过了;其次是贝尔,尽管屡次使出橡皮人绝技,可那稀疏的毛发、雪梨般的肚腩还是让人佩服不已,发福中年男+骗子的气质还是很好的在言谈举止中展现出来。剩下的库珀和亚当斯的表演卤煮觉得只能说是不功不过,当然亚当斯局部牺牲色相勇气可嘉。)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2307.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