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电影评论 >

《决战中途岛》影评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9-11-08 07:15阅读:
《决战中途岛》影评观后感

一、一群配角的胜利

马丁·斯科塞斯痛陈漫威影片不是电影,并撰文解释,他认为真正的电影是一种艺术创造,而不是商业定制。漫威掀起的动漫电影大潮,已经颠覆了电影制作的格局,将太多有才华的人席卷其中,这让老马丁感到非常沉痛。他觉得动漫电影是一帮商人根据市场需求,定制出来的商业产品,而不是艺术家独立创造艺术作品。

不管是否认同马丁的观点,他述说的事实已经成真。现在好莱坞大投资大制作的电影中,原创影片越来越少,各种IP的改编,各种续集与再编正被持续不断地拍摄出来。就连迪士尼,在原创电影上也变得越来越谨慎,更多投入到改编之上。

在动漫大潮之下,曾经是大类型制作的战争片现在都不再吃香,近些年优秀的战争片极为少见,仅有《血战钢锯岭》《敦刻尔克》少数几部,而且在票房上也并没有高出一等。

《决战中途岛》搁早些年,一准是一流制作,属于市场巨无霸那种。导演是罗兰·艾默里奇,执导过《独立日》《后天》《2012》《惊天危机》等大片,擅长拍摄大场面,算得上大腕,由他主控,按说是一级大制作。但其实不然,看看演员阵容就知道了,对比下1973年杰克·斯米特执导的《中途岛之战》,演员阵容就包括查尔顿·赫斯登、亨利·方达、格伦·福特、三船敏郎等,全是一等一的好手,都是当时最具市场号召力的大牌演员。而现如今的《决战中途岛》,在演员选择上,明显先输一筹。

这是一部由各路配角拼凑出来的一个演员阵容,而且这些配角之前还总演反派。



艾德·斯克林担纲主演的《玩命速度:重启之战》没玩好,在《死侍》《阿丽塔:战斗天使》中都只是反派;卢克·伊万斯,在大制作的《速度与激情6》及《美女与野兽》中也是反派;帕特里克·威尔森,更不用说,很少出现在大制作中,好不容易出现在了《海王》里,也是大反派;伍迪·哈里森,实力演技派,不过到了《猩球崛起3》中也是大反派;艾伦·艾克哈特,出道至今,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角色依旧是《黑暗骑士》里的“双面人”,大反派;只有丹尼斯·奎德,年轻时一向担纲阳光帅气的男主,但他太老了,早就过了巅峰时期,现在也只能演一些配角了;至于尼克·乔纳斯、达伦·克里斯、曼迪·摩尔等人,基本上是没啥作品的新人。



这个阵容,你可以说他们有演技实力,但票房号召力,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未映就先输了气势。不过好处在于可以节省大笔制作费用。如果这片请小李子来演,估计他一个人的片酬就够打包上述所有演员的片酬了。也就是说,即便是《决战中途岛》这样的战争大片,也不敢随便大撒币。而强如漫威,一部《复仇4》,片酬就搞吓死人了。制作方多投与少投,明显与各自的自信有关。

《决战中途岛》,连制片方的信心都不十分足够,票房实在让人捏了一把汗。

二、观影门槛有些高

片长136分钟的《决战中途岛》,真正精彩的部分在后一个小时里,那才是历史上“中途岛海战”的再现,至于前一个小时,需要有些耐心,还需要懂点历史及地理,才能真正看得懂。

二战,从结束距现在已过去70余年,即便是当时参战最年轻的战士,能活到现在的也垂垂老矣。甚至他们的子女们,现在也年事已高,早已不是影视的主力军。这种时候,再拍摄主旋律全景式的战争大片,真的是吃力不讨好。但偏偏《决战中途岛》这么干了,而且还忠于历史,没有乱编,没有过度消费,创作团队的这份心真心让人佩服。里面的人物及细节,基本上与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件,都很接近,值得关心军事、喜欢战争片的影迷去看一看。



只是,对非军事迷,非战争片爱好者来说,观影门槛的确是高了点。

尤其前一个小时,近乎全景式将太平洋战争的前半程都过了一遍。不懂历史的人,会觉得这些都是“中途岛大战”前夕的铺垫,只是这铺垫过久了些。说是“中途岛大战”,实际上这部战争片从“袭击珍珠港”开始演,最后才归结于“中途岛大战”,时间跨度达到半年多。从太平洋战场的爆发到高潮,这其中发生了许多场战争,地点也从北太平洋横跨到南太平洋,无论时间还是空间,跨度都很大,但都被塞进前一小时的篇幅中,这就难免流于流水账,不够精致。甚至主演都变了,上面提到的丹尼斯·奎德,在《决战中途岛》的前半部分里,占有不少的篇幅,是主演之一。但到了“中途岛大战”,他却因为治疗皮肤病,从影片中消失了,换上了杰克·韦伯出演。这种设定最大程度还原里历史,却让观众看得不知所谓。何况,杰克·韦伯没能接住丹尼斯·奎德的气场,他饰演的雷蒙德·斯普鲁恩斯是“中途岛之战”的核心指挥官,但在片中的杰克·韦伯却只是在打酱油。



为了大家观影方便,下面就替大家简单梳理一下战史及影片中的历史逻辑吧,方便下即将去观影的人或者观影后一头雾水的人,好简单地理解其中的历史知识点。

三、日本为啥煞笔赫赫地与美国开战

世界的政治版图,从来都是大国博弈的结果。美国成为世界霸主,是二战后才最终确立的。一战与二战之间,是美国实力不断膨胀,原有世界霸主英国不断衰落的过程,这段时间是两国世界地位替代的过程。

当然,这都是我们后来的看法,当时的国际却并不这么认为。起码,德国与日本就不服。他们一直在试图改变世界格局。

1936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正式侵华。这场事变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二战已经浮现。至1937年,“七七事变”再次发生,中国的全面抗战正式打响。而全球性的“二战”则迟到1939年9月1日才正式打响,那一天,德军闪电突袭波兰。随之,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军早期在欧洲战场上势如破竹,节节胜利。这让远东的日本内阁,则对新的世界格局发生思考。先是广田弘毅内阁出台“南进”国策,后来日本外相有田八郎进一步做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演讲声明。日本人认为,世界格局已变,欧洲的旧势力已屈服与新兴势力,只有英国在苟延残喘,日本人应该审时度势,不再屈从于英美的国威,应该摆脱他们的羁绊,建立新秩序。日本人的想法里,一个崭新的日本应该以日本、满洲、中国内地为基干,以印度以东及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北的南太平洋洋区域为一圈,将这些地方全部压制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借此来完成日本自给自足求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且,这样的机会,就在眼前,现在不推进实行,以后怕再无机会。因为日本本土是一个资源稀缺性的岛国,战略纵深狭小,如果将大半个太平洋及整个东南亚都收纳进日本的领土,加上朝鲜半岛、台湾及满洲三大殖民地,日本将会拥有一个宽广的市场,也会拥有广阔的资源来源地,日本将会成为一个拥有盎然生机的大国。



不过,日本的计划里,并没有美国,所有计划都以南太平洋及远东为目的,与美国北太平洋的力量无涉,日本看起来苛意避开了美国的势力。其实,不然。美国与日本在远东的矛盾由来已久,特别是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就严重损害了美国在华的利益。尽管美国没有直接插手日本侵华战争,但美国人还是给予了中国很大的同情,捐献了大量金钱与物质。宋美龄还多次赴美募捐,每次都掀起一场外交旋风,出尽了风头。而且,美国还有退役将军陈纳德组建了“飞虎队”,直接到中国战场上参战,这都让日本人狠的牙痒痒。

更主要的是,美国是日本的主要贸易国,也是资源来源地。有资料显示,1932年以后至“七七事变”前,美国供应了日本进口所需的90%的废钢铁,65%的石油与石油产品,90%的铜和45%的铅,以及扩大军事工业所必须的70%的机床。1937年美国出口日本的物资共28855.8万美元,其中战争物资占58%;1938年出口日本的物资共23957.5万美元,其中战争物资占67%;1939年,日本进口石油的90%来自美国。

看了这些数据,大致就能明白,美国为啥迅速从一战崛起,并成为世界霸主的。特么他们大发了战争财啊。不仅从日本赚了大量外汇,从欧洲战场赚得更多,原始积累迅速完成。加上此长彼消,不强大才怪。

自希特勒入侵波兰,欧洲战场大战爆发,强大起来的美国人也将注意力关注到了欧洲战场之上,不认为日本是危害。甚至,还直接把防御南太平洋的军力,包括1艘航母,3艘战列舰,5艘驱逐舰调到了大西洋,致使东南亚防御力量大为减弱。

对日本唯一的行动,是在政治与经济上进行制裁。美国于1940年7月26日宣布对日本实行“道义禁运”、“出口许可证”、“经济禁运”等措施,在日本进驻印度支那后又对日本实行废钢铁出口许可证制度。在1941年7月28日,美冻结了日本在美的资产,同年的8月1日,美国宣布对日实行石油禁运,到9月停止了与日本的所有贸易。

大力扩张中的日本,即便是美国采取了这些措施,就产生了严重不满。而且,他们也看到了美国对日本的不防护,于是决定发起袭击,一举干掉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力量,彻底完成日本在太平洋的绝对霸主地位。



于是,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选择在一个周末,在美国军人都休息的时候,突然发起对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的袭击,这就是“突袭珍珠港”。

日本人的突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致使半年内美国海军在太平洋范围内毫不足道,日本人则变得予取予求,基本上完成了他们的战略目标,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太平洋西南部,势力一直扩张到印度洋。

但“突袭珍珠港”最大的失误是只消灭战舰,不摧摧毁工厂,而且美国的航母又全部不在港口内,得以保全。事后,美国人迅速将部分战舰打捞上来进行修补,并再次投入使用。本次袭击,对日本人来说,还有一个巨大的副作用,即原本对日态度存在严重分歧的各国,迅速达成了意见统一,并集中对日宣战。这种联合,对日形成为了更大范围的围剿,使得日本从道义上处于完败的局面。即便是中国,也在中日战争进行了四年多以后,于1941年12月9日正式宣布对日宣战。二战全面扩大了,同盟国的力量得到加强,而德日等轴心国的力量则得到孤立。

四、中途岛战役的双方参战人员情况

以上说的,大部分都是《决战中途岛》一片故事内容发生之前的背景。当然,“突袭珍珠港”影片中也有体现,不过这部分场景的出现,主要目的是为了将电影中各位主要人物的现身提供背景。几位主演,迅速就位。



帕特里克·威尔森饰演的埃德温·莱顿上尉是战争中的情报官,他所负责的情报科为战争的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确定了日军的作战目标就是中途岛,让美国以逸待劳,做好了一切准备,积极应战来袭的日军。甚至,将日军的第一攻击,预测的都相差无几。相比之下,日本人的情报及保密情况,简直一塌糊涂。



伍迪·哈里森饰演的尼米兹上将,他在“珍珠港战役”之后正式上任,负责指挥整个太平洋范围的作战。上任伊始,尼米兹面临的是士气不振的局面,他需要几次胜利来扭转士气,也需要美国人逐渐打开局势,扭转战局。

丹尼斯·奎德饰演的是驻守在美军航母“企业号”上的高级指挥官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上将。“企业号”航空母舰是《决战中途岛》一片的核心,主要人物都来自这艘航母。哈尔西上将带领他们完成了“中途岛之战”前夕所有的准备,指挥“企业号”在太平洋对日进行多次袭击,尤其是在南太平洋上的所罗门群岛发动了对日反制,并取得了一些胜利,提高了美军的士气。对了,作为一个国家,位于南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在2019年9月份才正式与中国大陆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艾德·斯克林作为第一男主角,饰演的是理查德·迪克·百斯特上尉,时任“企业号”轰炸机战队VB—6中队的队长,他也是美军的王牌飞行员。就是他,在最终的战斗中,带着小分队,连续攻击了日军航母“加贺号”与“赤城号”,尤其是后者,更是百斯特上尉在只带领两架僚机的情况下,在近乎油枯的情况下。对“赤城号”发动了致命的攻击,他们投下的三枚炸弹,有两枚没有击中,只有百斯特上尉上尉投下的第二颗直接击中了“赤城号”的弹药库,并引起剧烈的爆炸,创造单机单弹摧毁一艘航母的壮举。百斯特上尉因此成为了战争英雄。但是,由于在轰炸任务中,他的飞行面罩出现故障,导致他吸入了过多有害气体,无法再进行执飞,随后就退役了。

卢克·伊万斯饰演的是克拉伦斯·韦德·麦克拉斯基少校,他也是片中百斯特上尉的直属领导。麦克拉斯基少校当时担任第六航空队侦察机分队VS-6和轰炸机分队VB-6组成的SBD大队的大队长,相当于“企业号”飞行大队的直接指挥官。麦克拉斯基少校也是美军的王牌飞行员,但之前他驾驶的是歼击机,而非轰炸机,因此他率领着SBD大队冲往战场时,发生了失误。有纪录显示,麦克拉斯基的座机因为机械故障,炸弹在他起飞后没多久就掉海里去了。也就是说,他驾驶的飞机上,已经没有任何作战价值,只是一架空飞机,但作为指挥官,他依然头一个冲锋,靠勇气去吸引敌人的防空火力。而且,作为歼击机飞行员,他还违反了作战准则。在准则里,要求进攻时,必须由远及近,先攻击远处的目标,然后在返航时顺势攻击近距离目标。但当时,麦克拉斯基一发现敌方的“加贺号”航母,就直接率领SBD大队冲了过去,而且毫无章法地一顿狂轰滥炸。好歹算是消灭了“加贺号”,就在作业完成时,还是百斯特上尉发现了不远处还有“赤城号”的存在,于是临时组织编队,再次对“赤城号”发动攻击。当时,大部分战机已将炸弹投光,还缺少燃油,面临必须返航的境地。但百斯特上尉还是发动了攻击,一举改变了战场局势。假如放过了“赤城”号,日军将会发动有效的反击,将会给美军带来巨大的损失,战争的胜利是否还是美国,就犹未可知了。



历史上,由于百斯特上尉退役过早,他在美军的地位并不高。倒是麦克拉斯基少校不断晋升,后来成为了美军的高级将领。《决战中途岛》敏锐地将百斯特上尉这一人物进行了延展,并树立为了第一主角。痞子气十足的艾德·斯克林,倒是将这一角色演绎的活灵活现,将一个“痞子英雄”塑造的有血有肉,形象饱满。

至于日本这边,丰川悦司饰演了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一个在美国待了多年的职业老军人,算是日本的一代枭雄级的大佬,结果输的很惨,最后死的也很惨。他在片中的地位类似美军的尼米兹上将,是战争总指挥,但并不是本次战役的直接指挥官,双方都坐镇后方。



国村隼(韩片《哭声》里的日本老头)饰演的是南云忠一大将,时任日军联合舰队第一航空舰队司令长,是突袭珍珠港的直接指挥官,也是中途岛海战的直接指挥官。片中他起初驻守“赤峰号”航母上。片中的南云忠一是一位刚愎自用的家伙,实际上他的指挥在当时的情况下总体得体,将所有失败的原因都归罪于他,也有些错怪了他。身为军人,在塞班岛失利之后,南云选择了自杀成仁。

浅野忠信饰演的是山口多闻中将,时任日本第二航空战队的司令官,驻守在“飞龙号”航母之上。中途岛战役中,当“赤城号”失陷,南云忠一无法指挥战役时,山口接过了指挥权,并成功干掉了美军航母“约克城”号。后来“飞龙号”遭到“企业号”与“大黄号”的围殴,受到重创。山口命令炸沉“飞龙号”,并命令所以军兵全部转移,自己则跟随航母自沉。

除了这些主要人物之外,双方的军力对比上,美军拥有3艘航母,各类军舰25艘,飞机对比上美军有230架舰载机+172架陆基飞机;日本方面则有航母4艘,各类军舰7艘,各类战机254架。最终损失上,美国损失航母一艘(约克城号),驱逐舰一艘,损失98架军机,伤亡307人阵亡,其中172名飞行人员;日军反面,损失所有参战的4艘航母(加贺号、苍龙号、赤城号、飞龙号),重巡洋舰一艘,飞机332架(其中280架随航空母舰一起沉没),伤亡3057人阵亡,其中110名飞行人员。 

五、战争前双方实力对比情况

“中途岛战役”的历史地位,当时双方都不清楚,随着时间的变化,大家才发现居然是整个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之前,日本一直处于绝对攻势,是占主导地位的一方,“中途岛战役”之后,日本再也无力发起大型攻击,转为了守势,而缓过气来的美国,则开始步步为营,逐步掌握了整个战争的主动权。整个战争局势,临界点就在中途岛。



“中途岛战役”的爆发,源于日军不满足于之前的形式,打算对美军再发动一次突袭,并以此彻底消灭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威胁,进一步扩大珍珠港突袭的战果。日军的如意算盘是,通过袭击的方式,对美国北部岛屿阿留申群岛进行攻击,然后吸引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集结到中途岛。就此,不等美军立足安稳,就发起突袭,彻底干掉美国海军的威胁。

但美国情报组织实在是太强大了,结果差不多将日军的行动方案摸的清清楚楚。在美方看来,既然你们要袭击中途岛,那就来吧,我做好准备,以逸待劳,正好给予日军以打击。至于阿留申群岛,干脆门户大开,不做大型防御准备。

中途岛战役之前,日军先是发动了“珊瑚海战役”,战区位于南太平洋,澳大利亚及所罗门群岛之间的海域。结果,双方打了一个平手,日军损失了轻型航母“祥凤”号,重型航空母舰“翔鹤”号受到重创;美军则损失了重型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约克城”号航母受到重创。





尽管此战打平,但对于美军来说,当时太平洋上美军只有4艘航母,损失了“列克星敦”号,“约克城”号又受到重创,剩下灵活机动的就只有“企业”号与“大黄蜂”号了。但美国实力的强大,还在于他们快速的修复能力,在“约克城”号进入维修港之后,尼米兹上将命令三天时间完成修复工作。正常情况下,这种修复作业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但三天的死命令下,美国人还是完成了对“约克城”号的基本修复,足以并再次投入战斗。

而日本方面,山口上将指挥的第一航空舰队原本拥有6艘航母。但在“珊瑚海海战”中,抽调走了其中的“翔鹤”和“瑞鹤”两艘航母。其中,“翔鹤”号受到重创,必须予以修复,并且舰载飞行中队军官大量阵亡。日军的修复工作与美国人比起来,完败。“瑞鹤”号虽然自身完好无损,飞行员也大部分活下来,但是作战飞机损耗严重,许多飞机虽然飞回来了,但不大修基本无法再次投入作战。于是,在中途岛海战开始之前,原本山本五十六准备用来和美军进行决战的航空部队主力,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减少了三分之一,而能够参战的只有“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四艘。美日航母对比,也变成了3:4,美军尽处于微弱的形式。而且,“约克城”号还接受了“列克星敦”号上幸存下来的飞行战队,战斗经验丰富。相对的是日军刻板的规定,飞机与航母是绑定的,谁的飞机必须在谁的船上,不得相互调用。即便“瑞鹤”号船体没问题,但是不能调用其他飞机,因此只能等。



对于当时日军来说,还有一个情况,那个时代尽管航母已经成为主力战舰,但在日军的作战策略中,采取的一种战略叫“渐减邀击”,即航母并不是核心,只是用来消耗对方战斗力的前锋,是战争的辅助战舰,干的是杂活,真正作战的主力还是战列舰。这种奇怪的思维在日军上层有很大的市场,不重视航母的结果,具体到了战争中,很快就吃了大亏。其实美军认识的航母的作用,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途岛战役”充分证明了航母的巨大作用,改变了美军海军的编制,开始围绕航母进行编组。

再来看下美军航母的情况,上面说了,“约克城”号新近修复,搭乘的官兵已身经恶战,作战经验丰富。影片的主角“企业”号航母尽管之前没有参加过比较大型比较惨烈的战斗,但他们在过去的半年中主要活跃在对日军各处岛屿进行偷袭的战场上。偷袭总是能够取得胜果的,就像《决战中途岛》中演绎的那样,尤其是所罗门群岛攻袭战。而且,“企业”号在珍珠港遇袭后的第二天就进港了,它的搭乘员们都亲眼目睹了珍珠港被袭击之初的惨状。因此,“企业”号上的官兵的斗志是参战三艘航母中最高的,而且它的飞行员中也不乏技术精湛的好手。《决战中途岛》选择“企业”号作为主角,也算鸡贼,正应了美国主旋律的调子,拍出了“美版抗日神剧”的意味。

至于美军航母中的“大黄蜂”号,其搭乘的成员素质是整个舰队最低的,这艘航母刚刚执行完运载詹姆斯·杜立特中校轰炸东京的任务,舰上的飞行队和地勤都没有作战经验。实际上,在“中途岛战役”的第一波攻击中,“大黄蜂”号的上的机队根本没能形成战斗力,由它起飞的鱼雷机、轰炸机和战斗机分别飞向了三个方向,大部分飞机根本没有找到目标。《决战中途岛》中,轰炸东京的任务被放了进来,实际上这个任务发生在几个月之前,与本次海战的时间线并不吻合。不过,艾伦·艾克哈特饰演的杜立特中校轰炸东京后降落到了中国浙江,被游击队救起。这段戏份也是片中唯一涉及到中国的部分,算是给了中国观众一个彩蛋吧。



就此,双方力量实力对比上,还是日本人占据上风。美国人是以弱克强,但好在美国人掌握了战争主动权。日本人则横冲直撞。

六、战争的经过

由于《决战中途岛》的核心部分即双方的航母大战,更核心之处在于双方战斗机的对决。航母大战,并不是航母之间的炮火对轰,而是各自战舰上战机对冲的结果,看谁能轰炸掉对方。

时间是1942年6月4日清晨,中途岛大战开始了。

当日,凌晨四点,南云忠一派出了侦察机,前往搜索美军战舰的位置。但是,运气从一开始就不站在日本这一方。日军首先派出的是由重巡洋舰弹射水上飞机来完成,并不占用航母上的飞机。结果,执行任务的利根号重巡洋舰的弹射器发生故障,一通手忙脚乱之后终于出发的水上飞机半路发现自己只带了一半的油……偏偏出问题的这架飞机负责的方向,就是美国航母所在的方向。本来,只有一架飞机担任侦查任务,结果南云看到这种情况,就破格派出了另外一架空载鱼雷机来承担侦查任务。然而,倒霉的是,这架侦察机虽然发现了美军航母,但是电报机——坏了。就这样,从战争开始,就没有弄清楚美军方位的日军,一下就失去了主导权,从开始就陷入了被动之中。

同一时间,美军的侦察机则侦察到了南云的舰队。当时的报告上,说是发现了两艘日军航母。这是由于日军航母编队比较松散,航母之间的距离比较远的缘故。本次战役美军的指挥官航母特混舰队弗兰克·杰克·弗莱彻海军少将判断这是日军可能把舰队分成了两部分,所以他下令接替哈尔西上将的斯普鲁恩斯少将指挥“企业”号和“大黄蜂”号立刻开始起飞攻击机群,自己则指挥“约克城”号,准备应对还没有现身的另一支日本航母部队。



但是,斯普鲁恩斯少将并没有执行弗莱彻少将的这个命令。斯普鲁恩斯少将认为敌军位置距离自己太远,而现在风向不好,风速很低,航母的航速也不够,不利于飞机起飞。他决定全速开动航母,冲向敌舰的位置,一个小时后再发动攻击。

这样,时间到了早上7点。日军还没有发现美军舰队,而美国舰队则在斯普鲁恩斯少将的指挥下,逼近了日军,并发出了攻击令,“企业”号与“大黄蜂”号上的战机起飞。

别忘了,美军除了航母,还有中途岛这个岛。在斯普鲁恩斯少将指挥发起进攻之时,来自中途岛上的美国陆军航空兵的B26轰炸机以及美国海军航空兵的6架TBD鱼雷机已开始向日军航母发动攻击。不过,这波陆基起飞的作战员全是新兵,毫无作战经验,于是在日军升空的零式战机的合围下,毫无战果,他们投下的炸弹离最近的“飞龙”号航母也有50米左右。

同时,“赤城”号还接到了护卫舰队的报告,日军发现美军潜艇。美军“鹦鹉螺”号潜艇正以水面航行姿态冲向南云的舰队,并发射了鱼雷。只是,“鹦鹉螺”号的位置并不好,没能发现日军航母的位置,只能向能看见的最大的战舰“雾岛”号发动鱼雷攻击。然而,鱼雷的引信失灵了——也有说法说“雾岛”号用紧急回转躲过了雷击。精通鱼雷战术的南云,他很清楚潜艇的雷击能带来多大的威胁,于是他下令全力驱逐美军潜艇。

就这样,日军没来得及喘息,攻击就一波又一波来到。美国陆军航空兵的B26轰炸机先到,被驱逐之后,美国海军航空兵的TBD鱼雷机又到了,等击退了鱼雷机,结果又一波来自中途岛起飞的B17轰炸机编队冲了过来。加上美军潜艇的骚扰,尽管这些美军的进攻太拙劣,没有伤害到日舰,但总是让南云疲于应付。



等南云终于缓口气时,打算做出致命一击时。“大黄蜂”号上第八航空队的鱼雷机小队抵达了。其实,这支小分队之所以冲到这里,是由于没有听从指挥,独立寻找的结果。就像上面说的那样,这支部队没有作战经验,在身经百战的日军面前,迅速被秒成渣渣。在绞杀当中,来自“企业”号上第六航空队的鱼雷机分队VT6也抵达了战场,他们能够冲到这里,也是由于和其他“企业”号上起飞的飞机走散了,两拨弄巧成拙的小分队与日军的零式战机战成一团。

事实证明,美军起初的战斗,战斗力真的不行,伤亡惨重,且没有对日舰造成大的影响。唯一的战果,是使得南云疲于应战,无法派出的自己战斗机群对美舰发动攻击。如果南云的战斗机真的发出这样的攻击,以美军的应战能力,并没有多少胜算。

时间就这么,从凌晨4点拖到了上午10点,VT6和VT8被击溃之后,南云忠一终于有时间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攻击波了。然而,这个时候他至少需要半小时来提升飞机,随后要用十分钟来让飞机热车。

在10点整,南云忠一向山本五十六发报:我方位置HE E A 00,航向30度,航速24节,我军将对方位TOSHI RI 34 航向西南,航速20节的美军航母发动攻击。

可是,他已经没有机会了。

几乎在同一时刻,克拉伦斯·韦德·麦克拉斯基少校率领的第六航空队侦察机分队VS-6和轰炸机分队VB-6组成的SBD大队,在海面上发现了一艘小型军舰。他认为这是一艘正在归队的日军驱逐舰。是的,这就是用于驱逐美军“鹦鹉螺”号潜艇的那艘驱逐舰,现在正在完成任务后快速归队中。麦克拉斯基少校命令跟着这艘驱逐舰的方向进行追踪。

10点02分,麦克拉斯基少校率领的站队,发现了南云忠一的航空母舰。原本,麦克拉斯基少校根据指示飞到了预定海域,但由于南云的舰队一度改变航向,使他们失去了目标。而这次根据,恰到好处地发现了日军航母。甚至,由于升空过久,麦克拉斯基少校率领的机队燃料已经减少到了危险的程度,再往前飞可能就回不去了。但他们发现了战机,还是选择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

几乎同一时刻,来自“约克城”号的第三航空队组成的齐装满员的,包括VF-3的战斗机,VS-3和VB-3的俯冲轰炸机,以及VT-3的鱼雷机的大型混成编队,也发现了南云忠一的舰队。



首先发动攻击的是“约克城”号的战斗机,他们吸引了日军零式战机的注意力,双方绞杀在了一起。于是,胜利的天平倾斜到了麦克拉斯基少校这一边,等待他们的,近乎是毫无防卫的日军航母们。

10点20分,麦克拉斯基少校率领自己的战队,冲进了日舰之中,并展开轰炸。就像上面介绍麦克拉斯基的时候说的那样,“加贺”号航母在他的冲击下,连续中弹,眼看药丸。

随后,“苍龙”号也受到轰炸,这次攻击是来自“约克城”号上的战机。与麦克拉斯基少校攻击“加贺”号不同,“苍龙”号遇到的是参加过珊瑚海海战的老兵,他们分成多个攻击组,从不同方向对“苍龙”号发动攻击。苍龙,中弹。

“赤城”号上南云忠一和他的幕僚们眼看着“加贺”号与“苍龙”号受到致命攻击,徒无奈何,甚至还松了口气,因为他们都是航母作战的专家,看到向“加贺”号与“苍龙”号发动攻击的俯冲轰炸机的数量之后他们认为美军这一轮攻击结束了。结果,他们没有想到敌机中还有百斯特上尉这样的BUG。

只见百斯特上尉带领两架僚机向自己冲了过来。南云迅速指挥“赤城”号把船体横在百斯特上尉的航向上,这是最难被俯冲轰炸命中的姿势。事实上,百斯特的两个僚机都错过了目标。但是百斯特就是个BUG啊,他不仅是王牌轰炸机飞行员,还获得过投弹大赛的冠军。只见他,将唯一的一枚炸弹投到了“赤城”号的中央升降机上并引爆了弹药,创造了一发炸弹击沉航母的战绩。



就这样,日军的3艘航空母舰刹那间变成了三团火球,堆放在甲板上的的飞机以及燃料和弹药引起大爆炸,火光直冲云霄,短短的5分钟,日本三艘航空母舰被彻底炸毁了。

10时40分,接替指挥空中作战的日军第2航空战队司令官山口多闻少将发动反击。他所在的“飞龙”号航母至今尚未被美军发现,因此得以从容发起反击。从“飞龙”号起飞的攻击编队在飞向目标途中,发现了一批正在返航的美军轰炸机,便悄悄的尾随。就因如此,日机成功的找到了“约克城”号,并立即发动攻击。3颗炸弹命中“约克城”号,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在美军船员的极力抢修下,恢复了航行功能。美军快速修复战舰的能力,再一次得到了体现。

11时30分,南云忠一及其幕僚转移到了“长良”号巡洋舰,开始集合残余的舰队。

到下午13时40分,山口多闻少将指挥“飞龙”号航母再次发起攻击。结果,不幸受到攻击的目标再一次是“约克城”号。

由于“约克城”号已被修好,日机飞行员误把它当成另一艘姊妹舰。于是,在日军的战报里,以为本次参战的美军航母是4艘。

这一次,运气终于不再幸临“约克城”号,它成功被日军击中,左舷附近掀开两个大洞。战役指挥官弗莱彻少将被迫转移到巡洋舰,将指挥权移交给斯普鲁恩斯少将。不过,“约克城”号并未下沉,先是舰长下令弃舰,后来又带人返回战舰,打算由拖船拖回珍珠港,再次进行维修。结果,在战后的第三天,即6月7号,日军潜艇发现了返航途中的约克城号,并向其发射鱼雷。结果,这一次,“约克城”号彻底被击沉,一同被击沉的还有为其护航的一艘美军驱逐舰。

14时45分,美军侦察机终于发现了“飞龙”号航母,“企业”号与“大黄蜂”号迅速编队,展开发起攻击。“飞龙”号受到重击,下午17点50分,日军驱逐舰发射鱼雷击沉了无法挽救的“飞龙”号,山口多闻决定随舰沉海。10分钟之前,日军也使用鱼雷击沉了尚未沉没的“赤城”号。到晚上19时13分,苍龙号与加贺号先后沉没。



晚上20点多的时候,山本还命令利用剩余的战舰展开向中途岛发动炮击。但南云报告说:“敌人还有航母4艘,我方航母全灭。”

无奈,山本五十六下令:“取消中途岛的占领行动。”并表示“所有责任由我一个人来担当,我回去向天皇陛下请罪。” 他把自己关进会客室,一连三天拒绝会见部下。

至此,整个“中途岛海战”已基本完结。只是,日军在撤退过程中,两艘重巡洋舰“最上”号和“三隈”号在浓雾中转向时互撞,“最上”号重创,“三隈”号及另两艘驱逐舰留下护航。结果,他们遇到了寻找日军战舰的美国轰炸机编队。最终,“三隈”号被炸沉,“最上”号侥幸逃脱。

再然后,是“约克城”号受到攻击并沉没。再然后双方再无发生接触,整个中途岛战役结束。



七、结语

以上,整个过程,文字说起来枯燥,画面看起来会更形象。《决战中途岛》就完成这一点,而且它选取了“企业”号上的部分作战成员作为主角。其实,除了麦克拉斯基海军少校只有一位,作为贝斯特的上级.至于贝斯特,与他同一级别的人员有多个。但电影就是选取贝斯特作为第一主角,而且刻画的非常形象,还是非常值得看一下的。

至于整部影片,我觉得拍得还是挺赞的。只是,对于不懂军事的人来说,存在一些观影门槛。而这一点,可能是影响票房的最大因素,甚至是致命因素。如果,第一波口碑,能够冲破障碍,最终票房将会相当不错。如果第一波口碑没玩好,估计就很惨了。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15481.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