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8-09-15 08:12阅读: 次
《暴雪将至》影评观后感--长风破浪会有时
余国伟对小刘说:“人喜欢回到他得意的地方”,所以出狱后余国伟回到礼堂,因为获奖是他最得意的时刻。燕子翻看笔记本,扉页上赫然写着“表彰奖赠品”,这只本子是余国伟宝贵的纪念品。余国伟的梦想是成为真正的警察,他希望侦破这起连环杀人案,得到实现梦想的机会。余国伟这只珍贵的本子记录下破案心得,把燕子的照片夹在最后,本子里收藏着他最珍贵的梦想和爱人。可燕子误会了。的确,余国伟发现燕子符合凶手的审美,但他送金耳坠并非是良心不安,不和燕子亲热并非是不爱她。不感到奇怪吗?整部电影没有提过余国伟的家。一个下岗工人的迟疑。
老张问余国伟:你这是为了什么?余国伟也误会了。老张知道余国伟的心思,他想问为什么会这么冲动。
有些影片越看越乏味,但这部影片是那种越看越有味道,越觉得没有读懂它的电影。这部电影有很多《七宗罪》的影子。
1. 连绵不绝的雨天,直到主角(余国伟)犯罪,远处的天空才露出一抹耀眼的夕阳。
2. 余国伟伤人的原因也是“愤怒”,愤怒的原因也是所爱的女人,好人都没有好下场。
3. 老张(杜源)也是一名临近退休的警官,余国伟把他当师傅。老张同样不喜欢这座城市,想要离开。
4. 丈夫杀妻案。《七宗罪》的开场是妻子杀夫案,死者爬在血泊之中,留下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
5. 凶手同样是无名氏,身份成谜。这一点笔者没有写错。《七宗罪》中,他们还没有查清凶手Jhon Doe的底细就卷入了下一个圈套。笔者的影评介绍过“Jhon Doe”在英语国家代表“无名氏”。大卫·芬奇就没打算明确凶手身份,凶手是谁根本不重要,他只想反映暗黑的社会
笔者很反感《七宗罪》这类暗黑影片,为了表达现实的阴暗,拍出了一部更加阴暗的电影,现实反倒成了电影的影子。笔者最喜欢的暗黑电影是《蝙蝠侠:黑暗骑士》,结局也是好人变成了坏人。警长对蝙蝠侠说:小丑赢了。他杀了我们之中最好的那个。《暴雪将至》在笔者看来,远比《七宗罪》更加出色,但它注定需要用时间来验证,很多内容不是一两遍就能看懂的。
先说一下公认的结局。插叙一段。
余国伟在第4起命案现场,用自己的钥匙做假照片,诓骗凶手。在中南钢厂嫌疑人中套。搏斗间余国伟拽掉对方“右脚”的鞋子。对方挣脱一直逃到土丘边缘,这时剧情被“剪辑”了,进阶是卡车后视镜里的余国伟。被“剪辑”的部分,直到余国伟询问卡车司机才做交待。简单的结局是,凶手早被卡车撞死了。以下继续谈其他可能性。
在这部电影中,数字“3”的出现频率极高。
1. 影片进入1997年,余国伟去案发现场,这起命案是第3起连环杀人案。
2. 余国伟和小刘审问小偷,小偷是第3次偷盗。
3. 在第4起命案现场,余国伟用自己的钥匙拍假照片,通过寻物启事引出凶手,蹲守第3天在中南钢厂遇到凶手。
4. 燕子的理发店位于3厂交汇处,有3个工厂要调查。
5. 燕子手臂上有3道伤疤。
6. 燕子自杀的桥余国伟去过3次。
7. 余国伟重返工厂礼堂,留守老人养了3条狗。
之所以提到“3”,是因为第3起命案被确人为连环凶杀案,是同一人所为,但第4起命案并没有交待。当时余国伟想从李警官口中套话,可对方没给面子。这4起连环凶杀疑点颇多。
被余国伟认定为作案人的猥琐男,存在很多疑点。在小饭馆,猥琐男打不还口,骂不还手,就连对方来意都不问,却在试过鞋子后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41码的鞋都能穿”。他是在说自己是41码脚,还是说漏嘴,知道这只鞋是41码?在余国伟露出杀念后,他开始为自己开脱,这是为什么?剧情曾交待猥琐男有前科,也许他把余国伟当成某个受害者的家属。但是,猥琐男的家里售卖各种刀具,他的审美偏好又和凶手一致,而且他的反侦查意识极强,这些作何解释?还有一点,他被带倒第3起命案现场,盖头掀起后他立即惊恐万分,这是为什么?一切的一切,随着猥琐男被打致残,已经无从查问。这是本片的第一个疑问。
另一个疑问是,老张的信究竟写了什么?这封信牵扯出3个关键时间点。
第一个时间点:余国伟伤人被关警车,老张说比对血液样本就能很快水落石出。
第二个时间点:卡车事故发生在余国伟伤人之前,《无人认领尸体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的处理日期是“公告后60天内”。也就可以推测出,警方发现车祸死者与连环案有关,是在伤人和火化之间发生的。
第三个时间点:老张是在生病前写的信,他已经生病两年,也就是余国伟出狱前2年写的。
那么,老张为什么不早点写信呢?一来他可以探监,二来可以寄信,为什么生病前才写?“笔者的推测可能站不住脚。”血液样本是第4起案件留下的,老张怀疑前3起命案另有其人,第4起命案只是模仿作案。或许他一直在查这个案子,直到感觉身体不适才写信,希望余国伟可以继续查下去。如果老张的信里写明“此案已破”,余国伟为什么还要去找司机呢?他是想知道事情的全部经过,还是想问出有价值的东西,继续追查呢?呵呵。还是简单些吧,都过去10年了。
也许因为导演给了太多的“3”字提示,笔者写完后又看了第3遍,然后又改了一次。还真看出很多遗漏。
老张很早发现3厂交汇的小街,在车里蹲守时被余国伟发现。余国伟盘店时,理发小哥介绍过这条街被称作“小香港”,燕子梦想的地方。猥琐男第一次从理发店离开,余国伟跟踪,此时的镜头是从车里望出的,后视镜中能看到老张。后来老张没有出现过,他去忙另一个案子了,就是丈夫杀妻案。余国伟也因为种种原因,受到李警官奚落,被迫下岗,钻了牛角尖,后来也没去找过老张。两个人没有讨论案情,也造成了阴差阳错,无法断定真正的凶手。
后面的文字会跑题,会没有章法,望观者见谅。关于改革开放的负面笔者不想谈,没有改革开放能有现在的中国电影业吗。前一段看到一句台词: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笔者不喜欢批判过去,因为我们迟早会成为过去,活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笔者只想谈谈剧中人物,觉得导演董越兼编剧,对人物和生活的剖析太深刻了。
余国伟和燕子属于同一类人,都有各自的梦想,余国伟作为主角,更加突出和重点。
余国伟一登场就开始贬低自己,这决不能说成是低调做人。他为了及时到达案发现场不惜推车前往,可并没有人把他当做人物。他对老张是毕恭毕敬,对李警官和其他警员都是低三下四,最后被警察说成是疯子。他搭乘警车时偷听案情,可以看出他的细心和头脑远比警察更胜一筹,但他是“业余”的,不是“专业”的。就因为“业余”,他只能低三下四受“专业”人事的冷眼。他的梦想就是当公安,破案子。可他只是一名保卫科干事,按现在的说法是“保安队长”。他的“神探”称号,也不过是抓抓偷物资的小偷而已。因此他想破一宗大案子,立大功,当警察。这个机会他可能寻找过无数次了,直到这起连环杀人案的出现。李警官让余国伟懂得规矩,“别不知道自己是干吗的”,这让余国伟误入歧途,甚至忘掉了梦想。他一定要破案,去证明自己比警强,证明自己。代价是惨痛的。2008年出狱后他的心平静了。可通过询问卡车司机,追寻当年疑案这一点看,他依然怀揣梦想。虽然他看着警察局的门异常触动,自己就是“进不去”,但笔者相信,他还是可以抵达梦想的彼岸的,必定他有这个能力。
笔者有过类似的遭遇,所以对“专业和业余”的名号异常理解。业余的未必那么差,但毕竟是业余,尤其在国内看人下菜碟。孙悟空七十二变不也要争个名号,弼马温和齐天大圣完全是两只猴子。凡人更加如此,没有XX师和专业XX人的称号就只好低声下气了。笔者和余国伟一样,最后只想成为优秀的“业余”,其实这也是虚名吧。呵呵。随着见识的增长,逐渐明白了梦想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因此,只要努力去实现它,就是实现了梦想,不要太在意那个“终点”。任何行业或职业都是深无止境的,永远都在变化,一生都要学习和努力。我不能成为最出色的,但我要成为最努力的,这种心态才是最平和最正面的。
对于导演董越创造的余国伟,笔者十分喜欢。余国伟第一次在厂门口蹲守,大广播灌输着喜迎下岗的大话,而余国伟全然不顾,全神贯注于案件。很完美的是剧中并没有涉及到“金钱”问题。很多梦想最终都被金钱打败了。扪心自问,很多人最初的梦想都变了味儿,都变成了“成为行业最挣钱的”。不是吗?
燕子(江一燕)的自杀的确是情理之中的,想想她手腕上的三道伤疤。她的那张照片,让余国伟看到了她清纯的一面,她又是风尘女子出身。凶手的选择性是极为明确,就是燕子这种外表清纯,内心开放的小鸟依人。余国伟是看清了这一点的。燕子觉得余顾伟没有尊重过自己,自己的梦想也就彻底破灭了。燕子的梦想和原职业恰恰相反,她想过最淳朴的男耕女织的生活。余国伟送给燕子一副金耳坠,在那个时候,究竟是喜欢上了对方,还是出于内疚和弥补?余国伟痛揍猥琐男,究竟是因为失去了爱人,还是良心上的不安?同是天涯沦落人,笔者还是觉得,余是爱燕子的,只是被梦想冲昏了头脑,来不及悔过。
影片最后的一个疑问,余国伟坐大巴要去哪里?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11980.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