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4-11 07:23阅读:
次
《小小的我》观后感
昨天晚上,我和两个闺蜜一起去绮园电影院看了电影《小小的我》。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易烊千玺饰演的主人公刘春和是一个患有脑瘫的二十岁男青年,他勇敢冲破身心的枷锁,为外婆圆梦舞台的同时,也弥合了与妈妈的关系,并努力寻找着自己人生的坐标。在经历一个盛夏的蜕变后,他终于收到了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踏上了新的人生旅程。
电影拍得真好!观影的感受则是五味杂陈:揪心中有欣慰,同情中有钦佩,愤慨中有无奈。我时而默默流泪,时而忍俊不禁,一颗心始终被吊着。从电影院出来,我们三人不约而同地感慨:这个电影值得被更多的人观看!这类电影应该被更多地拍摄出来。
影片能打动我的主要原因就是真实。包括故事内容的真实和人物形象的真实。影片中的刘春和饱读诗书,他一心想读师范大学,但妈妈极力反对,认为他这样的情况根本当不了老师,找不到工作,一味逼他复习,准备重考大学。他去咖啡店面试成功,以为是自己的努力和特长起了作用,其实老板看中的是他残疾人的身份带来的免税的好处。他喜欢上了活泼漂亮的热心女孩,似乎女孩也在一步步向他靠近,可当他鼓起勇气试图去拉女孩的手时,她却轻轻地甩开了,并在人群中向他挥手告别。求学路上的艰难,就业时的被歧视,亲人间的隔阂,爱情大门的关闭,这一切就像一座座大山阻挡了刘春和前行的道路,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他选择了放弃。他把自己亲手做的想要送给妈妈的糖一颗一颗塞进嘴里,直到窒息。也许这样,他就没有痛苦了。外婆的及时发现让他捡回了一条命。在医院的病床上,妈妈趴在他胸口泣不成声,诉说着自己的心声和歉意,眼泪融化了坚冰,也洗涤了蒙尘的心灵。出院后的某一天,刘春和意外地接到了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欣喜若狂。电影的结尾是刘春和与外婆一起来到野外,将保存多年的小猫的骨灰洒在大地上。然后,他深情地对外婆说道:“外婆,从此以后您就让我一个人走吧,您也该去过您想过的生活了。”这个镜头让人欢喜又欣慰。虽然前途漫漫,刘春和还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与挑战,但我知道,他已经蜕变了,变得强大,也变得豁达了。
影片的内容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也折射出很多社会问题;电影里的人物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真实地表现了人性的特点。没有假大空,没有脸谱化,有的只是普罗大众的喜怒哀乐与七情六欲。这些人物形象都很接地气,尤其是主人公刘春和的形象更是感人至深,他的话让我印象深刻:“我在人群里,跟各种各样的目光撞上过。有怜悯我的,有恐惧我的,也有厌恶我的。但我最希望的是能够直视我的……”“再渺小再破碎的个体,也都是完整的我。”“你是高耸入云的辰星,而我是穿行孤寂之河的怪人。”这些台词深刻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面对命运挑战时的痛苦与悲伤、坚韧与不屈,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坚定认知。
电影结束了,但刘春和的故事却远没有结束。生活中,脑瘫患者成千上万,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但他们的遭遇又何其相似!走路弯腰弓背,一瘸一拐;说话表情怪异,含糊不清……虽然如此,但他们也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需求:对异性的欲望,对尊重的渴求,对生命的掌控……然而,现实总是用一盆盆冷水把他们浇醒,并一次次告诉他们:你就是一个残疾人,你不配拥有幸福的生活!
看完电影,我最想说的是:作为幸运的正常人,我们难道不应该给予他们应有的包容和尊重吗?作为倡导和谐社会的政府,难道不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吗?也许,这正是电影《小小的我》带给我们的最大价值!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800z/31218.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