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2-01 10:05阅读:
次
《小小的我》观后感:爱与成长的坚韧篇章
今天早上看了《小小的我》。
主人公叫刘春和,是个脑瘫儿,已经20岁了。
他的妈妈怀了二胎不敢告诉他,让他姥姥过来照顾他。
他妈妈想让他复读,但是他却想考师范大学,他妈妈说如果他去考师范大学,那么学费他就不给他出,姥姥说要帮他出。
但是他要自己打工赚学费。他去咖啡馆找了一份工作,并用赚的钱交他的学费。
妈妈让他在家里复读复习,姥姥却总是带他去和老年人一起活动,让他去打鼓。
一开始老年人的团也不喜欢刘春和,但是渐渐的他们喜欢和刘春和相处。
刘春和读过很多的书,电脑也很好,能够帮老年人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问题,比如说怎么做人脸扫描的设置。
刘春和的妈妈并不是不爱他,只不过不知道怎么当妈妈,就和我们一样,因为做母亲是没有通行证的。
很多人都凭借自己的经验,但是往往又总是用错方式方法。
这并不是因为不爱孩子,只是错误的方法有时候也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如果妈妈们看到这个的电影,在与孩子沟通中,也许会征求孩子的一些意见,听一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做父母不一定非得是权威型的,也可以是和孩子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成为好朋友的方法。
刘春和是个脑瘫的儿童,可脑瘫也并不是他自己想要的,是天生的,他也没有办法。
他也在努力的做复健、做锻炼,他也在为自己的生活做努力。他书架上的书那么多,他全部都看完了。
他的文学功底也很厚,他还写了不少的诗。
他还很有爱心,常常去喂养一些流浪的小动物们。
而在刘春和的喜怒哀乐中,他的外婆始终在陪伴着他,支持的他,鼓励的他。
是我们希望的母亲的形象,是一个母亲应该这样与孩子相处的。
这与刘春和妈妈严厉的正好形成了对比,也可以让观众体会一下做哪一种妈妈对孩子更合适,从而进行反思。
也可以在与孩子相处中或者在一些生活的经验中,去学习怎样做母亲。
在觉醒的养育中,我了解到很多妈妈们的养育方式都是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把自己儿时的不好的一些养育方式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比如说刘春和的妈妈就是这样。
刘春和的姥姥在刘春和妈妈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并且一走就是15年,因此缺失了刘春和妈妈的成长,以至于和刘春和妈妈相处的并不是很融洽,母女俩的感情也不是很深。
刘春和的姥姥很早就和刘春和姥爷离婚了,因此刘春和的妈妈一直没有得到过父爱,所以刘春和的妈妈在原生家庭的成长中情感是有缺失的。
这让刘春和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会不自觉的觉醒她儿时受到的不好的养育方式。
后来在照顾刘春和的过程中,母女俩慢慢的接触的多了,互相也就更多了一些理解。
而作为主人公,一开始他是想要写遗嘱的。
在和姥姥、妈妈、咖啡馆和老年团的沟通交往中,他慢慢变得坚强了。
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坚强的去面对生活,勇敢的做自己,哪怕那个他喜欢的女孩离开了他,他还是学会了坚强的面对生活,努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800z/30503.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