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4-12-29 09:57阅读: 次
小小的我观后感
一个脑瘫患儿的故事,能给人带来怎样的感悟呢?最近在教学上总是想主题意义,现在看个电影也在想这个电影的主题意义是怎么?他想向观众传递什么样的情感?想告诉观众什么样的道理呢?
看完电影后,问同事:用一个词在总结这样电影给你带来的感悟。同事答:顽强!是啊,8个月大就确诊脑瘫,到高考毕业,超一本线80多分,最后成功被师范大学录取,这种积极乐观应对生活的态度,怎么能说不是顽强呢?下面我想说一下我看完后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对健康的渴望
刘春和作为一名脑瘫患者,生活不便,心理更是承受着各种歧视,怜悯和嫌弃。甚至两次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开局天台写遗嘱;剧中吃牛乳糖窒息),这看着让人心疼,同时又似乎能感受到他的无奈。他也多次表达了自己不满,对命运的质疑(为什么偏偏是我);对父母的质问(你们为什么要把我生成这样?);更为明显的便是和雅雅的两次梦境,在梦中,他变成了一个健康阳光开朗的孩子,和雅雅在草原上奔跑;第二次梦更是说人为什么不能像蝉一样,每蜕一次皮,就获得一次重生?这一切的一切,都表现了他对命运的不公所提出的质疑,以及内心对健康的渴望。
对公平(尊严)的诉求
作为一名脑瘫患者,无疑总是会受到各种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刘春和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个不正常的人,他努力地想要融入到这样社会,想要向正常人一样生活。剧中两次提到他去找工作应聘时的场景,都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次去教育机构应聘语文老师,他摇摇晃晃走上讲台,颤颤巍巍做着动作,用听起来像是捋不直的舌头完美地讲述了青苔的形象,在雨后的墙缝里,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它在肆意的生长,它也能和玫瑰一样绽放生命。为什么他能把如此不起眼的苔讲得这么深入,因为他自己也正如这青苔一样,渺小又无力,孤独地成长着。最后哪怕他课确实上得好,还是因为身体现实而惨遭拒绝。
第二次去咖啡厅应聘,在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完一系列动作后,老板只是轻描淡写地来了一句:其实,我们只是想招一个正常人。言外之意就是我们不觉得你是正常人。最后,咖啡厅还是给力他这个offer,我以为是他的积极乐观感动了店主(后面发现,好向并不是)。
获得这个offer后,他的一句台词直接点出主题。外婆说你现在也是一个有钱人了,而他却说:不只是钱,我有工作,这是尊严!这一切的一切,都表达了他只想和正常人一样,有公平的社会待遇,能有尊严地活着。
对人性的叩问|对社会的批判
剧中多次出现非常尖锐的提问,在和妈妈吵架时,刘春和再也忍不住了:你为什么要把我生成这样?我一直都知道,我在这个家就是一个多余的存在。包括妈妈生下妹妹后,哥哥去看妹妹,妹妹大哭后,妈妈直接把我们春和哥哥推开了,不敢想象春和当时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刺骨扎心。第二次就是在天台上和外婆聊天,突然提问:外婆,妹妹应该也不会喜欢有我这样一个哥哥吧?外婆笑而不语。这一切的一切,都直击人类灵魂的最深处,是对人性的考验。
接着就是回到咖啡馆工作这个事,为什么后面招了他,最后发现老板在利用他残疾人的身份,打着本店致力于帮助残障人士的爱心形象,为自己博眼球,赚流量。
第二就是公交车事件,司机有意无意地歧视和语言伤害。刘春和写了投诉信,外婆说写了也没有结果,但是他的一句“写,就是结果!”掷地有声,发人深省!确实,有了结果,公交公司特意为他召开听证会,结果不出所料。“公司第一时间安排了当值司机加强了业务学习,今后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全是一些冠冕堂皇的官腔,连一句“对不起”都没有,当值司机更是人都没有出现。
对自我的救赎
想了很久,不知道用哪个词来描述,最后想到还是用救赎吧。剧中关于亲情有两个很鲜明的角色,一个是妈妈,一个是外婆。妈妈对刘春和,外婆对妈妈,到底有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这很难评。但是她们两在心里肯定是有对孩子感到愧疚的。妈妈在病床前说出的真相:是因为在生产时自己的发力方式不正确,可能导致了孩子的脑瘫(我不确定她表达是不是这个意思)。她有后悔,有自责,现在她生妹妹,还是害怕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于是选择了剖腹产)。随后她说:这是我最后一次做妈妈的机会了,在她看来,好好地把妹妹健健康康养大,也算是弥补了对大儿子的愧疚,实现自己内心的救赎。后面会发现,妈妈其实也没有真的不爱大儿子(外婆翻出来一张张陈旧的火车票,记录了妈妈带着孩子全国各地求医问道的事实,也是她默默的爱。)
其次是外婆的心理救赎,很明显,外婆和妈妈的关系也是不和睦的。妈妈对于外婆在自己小时候没有给到自己温暖的陪伴而无法释怀,而外婆后面也表示出自己的懊悔。所以她现在对自己的外孙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外孙的陪伴,保护,鼓励,又何尝不是一种母爱呢?也许她也是在借助刘春和,抓住这个机会,去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实现自己内心的救赎吧。
对社会的呼吁
全剧我觉得最扣人心弦的无疑是刘春和在公交公司听证会上的发言,从他的发言里,除了有对自己命运不公的抱怨,对照顾自己的外婆表达的感谢,更是对人性的发问,对社会的呼吁。
木桶理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板。而我们就是这个社会的短板!这一个类别,值得让人深思。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于这些残疾人士(短板)能够做到多大的包容度,也就反映了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的宽度、广度、和深度(盛水量)!
除了呼吁社会多关注残障人士,应该要有一个点不能忽视。刘春和在机缘巧合下“混”进了外婆所在的老年合唱团,通过长时间的相处,他和这些不会手机支付宝,不会身份验证的老人家们(与社会脱节的孤寡/空巢老人)居然产生了身份共鸣,觉得自己和他们是同一类人。
写到这,也算是绞尽脑汁,词穷了,也不能说自己想的一定是对的,以上也只是我个人看完电影后的一些想法!总的来说,这个电影,好评,值得推荐!
最后,我想用刘春和在台上发言的最后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推文:
关于幸福的意义,应该有我们每一个人!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30141.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