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奥本海默》观后感15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3-09-03 07:49阅读:

《奥本海默》观后感


       最近《奥本海默》很火啊,侵占了我的朋友圈、微博、小红书和b站(走哪都是它)。于是当我又一次刷到《奥本海默》时,躺在床上,思考了三十秒,打开了美团把票买了。(本p人主打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说走就走图片)

      接下来就是我看完的一点点拙见,知识储备大概是:旧人教版高中物理3-5、《居里夫人传》、《钱学森传》、各大影视作品和纪录片。(我相信你会觉得居里夫人和钱学森这两人的传记和奥本海默关系不大,没关系,我只是想表示,我对量子物理、放射性物质、微观粒子等的了解只有这么点🙏🙏🙏)这篇观后感肯定会剧透,没看过电影不想被剧透的还是别看下去了。

      

“普罗米修斯盗走了火种送给人类,为此他遭受永远的折磨”



      电影的开头是这样一句话,我个人感觉这句话基本就讲完了整部电影的故事:奥本海默作为当代普罗米修斯,带领团队创造出了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原子弹即“火种”,自己的整个余生都陷入道德上的痛苦折磨中。 

      电影的前半段大概讲的是奥本海默“盗取火种”的基础(他为什么能够盗取火种):他痴迷于量子物理学,为此去欧洲留学,了解了很多前沿的物理知识,最后将量子物理带回美国,成为美国该领域的奠基人。在这一部分的叙事里,我能靠我《物理3-5》和《钱学森传》残存的知识,想起波尔是玻尔原子模型的建立者;海森堡是二战时期为纳粹制造原子弹的总负责人(如果没记错的话,二战胜利后,钱学森跟随导师去了德国的原子弹制造基地,里面有讲到海森堡);奥本海默在伯克利讲课第一天所讲的光的波粒二象性,其中光的粒子性的理论解释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光电效应方程,并且在实验物理上证明成立后,爱因斯坦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对对对我至今都还记得当时老师说爱因斯坦不是因为相对论而是光电效应获得的诺奖时,我在下面偷摸着喝水被呛到了的场景)

      扯句题外的,每次我看到这种有百年前的前沿科学的课堂,讲座等的片段时,我都有一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感觉”,就像本片里面,无论是奥本海默在伯克利首讲量子物理所提及的波粒二象性还是后面原子弹的原理:核裂变、链式反应等,都是现在我这种超级普通的学生,能在高中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当然我们学的知识皮毛啦,不过基础的一些原理都大致知道啦),还有我们大学所学的微积分和高数里面的各种公式,都是前面那几千年的数学天才发现、验证出来,最后成为我们这种数学混子也能学会使用的工具(当然这是我看《天才基本法》时记住的东西,这也让我至今觉得,我现在能接触高数这些东西,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虽然难的时候我依旧很崩溃哈哈哈哈哈)

       扯回来,接着剧情到了奥本海默回到美国后,参加了很多美共活动(但是他有加入美共),电影给我的感觉是:奥本海默是基于科学家的好奇和本身的道德感对共产主义的理念感兴趣,并且非常具有人道主义精神——为此他一直在给西班牙共产党捐钱。但是,这一点却成为他后期难以获得安全许可的重要原因之一。(嗯 虽然我不是很懂那个他出轨的美共女的塑造的作用,但是,算了可能名人是需要一点桃色新闻来添点趣味的?)

       后来,核裂变被证实可行,纳粹开始制造基于核裂变而有巨大伤害攻击性的武器即原子弹。于是,美国这边也开始重视量子物理,找寻人才,企图抢先纳粹一步,制造出原子弹,保证对纳粹的威慑,以免纳粹先造出来然后发疯把世界毁了🧐 经筛选之后,奥本海默被任命为“曼哈顿计划”(造原子弹计划)负责人,带领众科学家研制原子弹。(开始“盗火种”啦)

       请注意在这里:奥本海默作为理论物理学家在和其他科学家的某次讨论中,爱德华·泰勒发现原子弹链式反应的爆炸有可能会波及大气层,带动整个大气的燃烧,从而毁灭整个世界。于是,奥本海默立马带着计算过程去了伯克利找到爱因斯坦询问他:如果这个武器制造出来真的会毁灭世界怎么办(应该大致是这个意思🤔),爱因斯坦对他说:这已经是你们的时代了,由你们决定。(应该是这里说的吧我没记错吧不是最后一段吧过了一天了有点点忘了😣)

       这里就很有意思了啊,我个人感觉电影在把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塑造成代表两个时代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的对话,有一种交替传承感,包括结尾那一段,非常有感觉(但貌似历史上这两人关系没这么好?)

       不过幸好后来有数学家证明泰勒算错了,造原子弹得以继续。但我觉得这里其实在给奥本海默敲下警钟:一旦原子弹造成,极可能会给人来带来巨大的,难以想象的灾难。正如火一样,虽然可以保护人类不受野兽的侵袭,但只要使用不当,就会带来火灾,给人类造成危害。但他现在依旧要去“盗取火种”,因为美国此时需要“火”来保护自身。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希特勒自杀,纳粹造原子弹项目终止。美国已经不需要去“盗火”来保护自身了,可是苏联也开始了制造原子弹计划,美国落入军备竞赛之中,坚持“曼哈顿计划”的推进。(这里其实有个日本还没投降,但是我看影片的感觉是,此时造原子弹已经不是战争必须品了)

       此时的奥本海默和一众科学家已经不想向前了,但是项目进行到如今,早已不是科学家的研究,而是政客之间的博弈了。要一直推动下去,直至完成。

      各种叙事之后,原子弹造成了。我个人觉得蘑菇云出现那一刻真的幻视《我和我的祖国》里面我国首枚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场景。但是也是从成功的这一刻开始,原子弹就已经不属于科学家了,而属于政客了。(开始盗完火种之后的折磨了)

        杜鲁门按下投向广岛的那枚原子弹的“按钮”时,我深刻地体会到那句:“理科生制造武器,文科生控制武器”(多少有点刻板印象,但想表达的意思应该很清楚吧)。但是,这一刻我也是真的体会到什么是站的角度不同,想到的东西就会不同。对于投向日本的那两枚原子弹,我作为中国人,一直觉得,投的真好🙏。但是,在这部影片中,我感受到,这种武器带来的伤害太大,有罪的是发动战争,在战争中杀戮的人,但是这枚子弹波及了太多无辜(我知道我国牺牲了太多无辜,但是你抽离出中国人的身份去看,平民确实,罪不至此)。

       我相信这也是为什么奥本海默在原子弹投下后,演讲时的状态为什么会是那样的原因:因为他心中的道德感,在谴责他,为什么要造出这样的武器,为什么要盗取这枚火种。也因此他开始阻止氢弹的研发,他希望这种大规模伤害的核武器更少一点,牺牲的无辜的人会很少一点。

       “原子弹之父”的桂冠在奥本海默的头上落下,夸赞与诋毁接踵而至。

       这里电影的最后部分就必须提起那个一直穿插在电影中黑白片段里的那个人了:路易斯·施特劳斯。一个因为奥本海默在媒体前说他提出的同位素毫无用处,而觉得自己颜面尽失,进而策划了一系列事情来试图使奥本海默名誉尽失的政客。

      电影的最后,希尔揭穿了施特劳斯的真面目,政客的眼里只有自己的脸面和权力,认为所有人和他一样是只会玩弄阴招的小人。

       施特劳斯没有获得内阁名额后说:一定是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说了我的坏话,才让我被这群科学家们拆穿(大致这个意思吧)

       他身边的人说到:不,或许他们在谈论更为重要的事。

       于是那个出现在电影前面,施特劳斯视角的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的对话再次出现,不过这次是奥本海默的视角:奥本海默在和爱因斯坦说,原子弹爆炸的那一刻,世界已经被毁灭了。

       至此,电影结束。我知道有很多剧情我没写出来,但我只想说点我感兴趣的。

       其实这部电影出来的时间真的很巧妙(我说的是在中国大陆上映哈),正好离日本核废水排放不远。这是否又是政客间的“游戏”(好尖锐,我还是少说点🙏)

       还有未来是否会有杀伤力更大,危害更大的武器出现?我们能否让它出现,如果真的出现又是否能够掌控好它?这是我看完之后的一点点思考。

      不管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核废水已经开始污染海洋了,下周一就要开学了。我好像就只能,思考这一下,想一想,然后重新涌入洪流之中,做个不起眼的浪花。

      想了想,不过也没关系,好歹是个思考过的浪花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26654.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