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800字 >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8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1-24 12:40阅读: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一.
这部电影刚出来的时候我就看了。虽然那时候是愤青,但也有点感动,不过那时候的大环境令我总想挑点刺。今天重新看,觉得电影还是好看的,故事讲清楚了,至少一个在中国生长的人肯定能看明白。
电影是献给政治协商会议的,故事从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在重庆的协商开始,至1949年10月1日建国结束。这个过程着重描述了这一历史时期我党、国民党和各民主党派对建国的态度、意见和行动。
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在当时是一党独裁。民主党派,以张澜代表的民盟为重头戏,先是对中共劝和促谈,但在蒋介石决定唱独角戏后,转而支持共产党。对共产党提议的政治协商会议有所犹豫的民革代表李济深,在形势转变后,最终也选择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对重返政治舞台有所保留的宋庆龄,也在邓颖超的邀请下,最后赶赴北平参加会议。
最后,会议顺利召开,确定了国号、国旗、国歌和国庆日。

二.
电影比较可看的部分,或者说戏剧冲突比较紧张的部分,主要在国民党一边,包括蒋经国赶赴上海稳定经济金融,与孔家大公子孔令侃产生的「国」「家」矛盾。电影里,蒋经国被塑造为一个心系党国的干练青年。
蒋介石与蒋经国的几番对话,背景音乐都很清肃凄凉,表现出政治人物的无奈。按照电影里蒋介石的说法:“反腐,要亡党;不反,要亡国。”
在谈到李宗仁提出的划江而治的方案时,蒋介石对蒋经国说:“南北朝可以出现在过去,绝不会出现在当今。” 在蒋经国提到要看苏联和美国的态度时,蒋介石一口否决:“谁的意见都不用看!”
还有李宗仁与蒋介石的内斗。李宗仁想当副总统,蒋介石不支持,但仍旧当上了。在战争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蒋把总统的位置让给李宗仁,把烫手的山芋交给他,让他与中共和谈。当然是谈不出结果的。

三.
最近读到毛选第三本,许多文章虽然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发表的,但主要是抗日战争后期,要讨论如何和平建国,所以有《论联合政府》这篇长文。
文章中提到的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包括“我们的一般纲领”、“我们的具体纲领”等内容,其实在电影里都能找到影子。
电影有一段演到党中央到了河北涿县,找了半天没找到卖烟的店。

《论联合政府》中写道:“有些人不了解共产党人为什么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我们的回答是这样的简单: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
“毫无疑义,我们这个新民主主义制度是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之下,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建立起来的,但是中国在整个新民主主义制度期间,不可能、因此就不应该是一个阶级专政和一党独占政府机构的制度。”
“我们共产党人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的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目前时期,经过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的协议,成立临时的联合政府;第二个步骤,将来时期,经过自由的无拘束的选举,召开国民大会,成立正式的联合政府。总之,都是联合政府,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的代表在一起,在一个民主的共同纲领之下,为现在的抗日和将来的建国而奋斗。”
更多的内容就不一一引用了。看电影主要还是消遣,能促使我认真重读书中的内容,并摘录一些话,也算是以玩促学。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800z/30436.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