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狗十三》观后感影评10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8-12-14 09:16阅读:
《狗十三》影评


这是一部来自于生活、看似稀松平常,但却异常残酷、扎心的电影。

作为一部青春片,它非常与众不同:色调、影像都是灰暗的;人物的命运是悲惨的;最后看似一个大团圆结局——女孩“成长”了,全家关于叛逆女孩与宠物狗的羁绊“解除”了,但所有观众的心却疼痛了起来。

然后我们开始回溯自己的青春,并开始感同身受——我们每一个人,是经历了怎样的磨难,才成为了大人眼中的“懂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失去了多少,改变了多少?而这一切,又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电影中有很多段落,拍得非常内敛,却触动人心。

比如女孩英语考了95分,本来很开心,父亲却突然把她带到冰场,指着一个小男孩说:他是一个弟弟,并拉着他们一起去庆祝生日,宴会上,大家都围在一起唱生日歌,女孩被挤到角落,仿佛是个局外人。

弟弟把姐姐小狗惹怒,狗疯叫,爸爸打它,女孩蹲下身安抚,然后默默的就哭了,与其说她是在心疼狗,不如说是对自己的同情。从某种角度讲,她就像这只小狗一样,不被在乎,不被重视,被人嫌弃,任人欺凌。



之后狗咬伤弟弟,后母让爸爸将狗送到狗肉市场,女孩苦苦哀求却无济于事。后来女孩获得物理比赛一等奖,爸爸特别高兴,说不管什么要求都满足她。女孩提出想知道狗被送去哪里,父亲带着女孩去流浪狗收容所寻找,可小狗已经因为绝食不在了。即便如此,女孩还是在车上对爸爸说了声“谢谢”。这句“谢谢”真像一把刀子——你把我的狗送走,现在它死了,我还要说“谢谢”,谢谢你的不杀之恩!



包括在随后的庆祝会上,爸爸的朋友好心给女孩点了狗肉,全家都知道女孩刚刚经历了什么,可是谁也没有说话,就那么看着女孩。最终女孩还是微笑着说:谢谢叔叔,并“懂事”的吃了狗肉。天啊,这也太残忍了!简直是把牙嚼碎了往肚子里咽!



还有最后,当女孩和表姐在大马路上看到一条与“爱因斯坦”一模一样的狗时,表姐冲过去询问,女孩却陷入沉默,当表姐问她为什么不把狗要回来,女孩却说:“我刚才好怕那只狗扑过来,幸好没有。”可走进胡同,女孩就哭了,她多么委屈呀!那明明就是她最初的“爱因斯坦”,可她已经再没有能力要回它、收留它、养护它,因为她深深的知道,她连自己都保护不了!

如果“懂事”要以失去纯真、失去自我为代价,我宁可孩子们永远都不要“懂事”!

但这就是我们现今社会上大多数家庭所发生的故事,很多父母总是片面的强调自己的孩子要听话懂事,根本就不理解孩子,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无视他们真正的内心诉求。



本片对于“女孩父亲”这一类家长也给予了客观的还原与冷静的批判。

从某种程度上讲,女孩的父亲,虽然不是一个完美的家长,但总体上讲还是不错的,知道关心孩子,也愿意为孩子付出,但还是摆脱不了中国式家长的武断、自私、粗暴与欺骗。

粗暴:比如父女第一次一起出现,就是父亲当着老师的面推搡女孩,还在学校里当众追着数落。第二次冲突更是全面升级,女孩为了寻找真的爱因斯坦,间接造成爷爷受伤,奶奶大晚上的单独出门。父亲把所有的火都撒在孩子身上,凶狠打骂甚至抽嘴巴、拿脚踹,逼孩子认错,一个女孩子呀,被她折磨的惨不忍睹。



欺骗:比如父亲和后母有了二胎,一直瞒着女孩;为了平息女孩对“爱因斯坦”的想念,弄了一条假的“爱因斯坦”糊弄女孩;明明答应女孩一起去看天文展览,却在当晚带着女孩去参加饭局,还让女孩喝酒,结果错过展览。

纵观全片女孩与父亲之间产生的矛盾,大多数是由家长一方引起的,但最终家长却要求孩子要“懂事”,承担家长所犯错误的后果,这实在是有点不讲道理!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皆是如此。



结尾处,女孩看着弟弟在滑冰场边哭边学滑冰。相比于女孩李婉,弟弟肯定是全家的中心,最受宠的人,但是他一样要经历一次次的摔倒、苦苦哀求、痛哭流涕之后被无视、被强迫着继续下去的命运。

难道,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吗?

经历各种挫折,扭曲本真心性,然后成为一个我们并不喜欢的自己?

好可悲啊……



PS:

片名很有意思,《狗十三》,之前还有一部电影叫《血十三》。

这个十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我的理解,也许导演是想表达,片中的小女孩,像狗一样的,十三岁的青春吧?

作者:蓝雨星城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12548.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