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范文 >

话剧《怜香伴》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5-01-25 06:58阅读:
2015年第一场话剧是《怜香伴》,嗯,应该说是彩排,名字超级有诗意,想去看是因为和戏曲有关系,它是笠翁十种曲之一么,也似乎听过有京剧和昆曲的版本,于是乎亲爱滴崔老师告诉我可以观看彩排,这相当于电影的超前点映场啊,我就毫不犹豫地去了。
去之前,预感肯定不会和戏曲故事一样简单讲一对女同如何历经万难在一起的温情剧,果然看着看着觉得是穿越剧,到了最后我才知道这原来是问题剧。
整部剧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还原了戏曲故事的诗意,时间是三个部分里最短的,像是个引子。在庄严的庵堂前,一个青衣女子崔笺云,一个粉衣女子曹语花,因为一个爱她体香,一个慕她诗才,两个人就如同老套却又唯美的才子佳人一般一见倾心了,并许下来世生为一男一女共同结伴的诺言,梦幻而又浪漫。之所以是结伴是她们梦想拥有超越夫妻情的知己意,这一点在曹语花上场之前,音乐已经变成高山流水,强烈暗示了两人想成为知己的意愿。在这部分,因为崔笺云性格爽朗,又会写诗,常常主动表达爱意,像是戏曲里小生的角色设定,而曹语花家教严格,较为羞涩腼腆,体香怡人,更偏向花旦的角色设定,这种感觉随着演员的表演深入更加强烈,从一开始觉得别扭到后来想着越剧里面也常常是两个女人卿卿我我(小生也是女演员),也就看着挺舒服了,不过崔笺云的表演总是让我不自觉的感觉她已经套上了小生的戏服,略显硬气,所以是不是两个演员可以更柔美一些,更具有古典戏曲的韵味一些,这样是否更能如梦似幻,甚至可以有一丝诡异美的成分,为后面的戏做足铺垫呢?
第二个部分是两个人物穿越到了民国,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的上海,崔笺云变成了交际花,曹语花嫁给了一个孝顺老实的男人范石,靠崔笺云的接济得以活命。崔笺云感觉上海即将面临战争灾难,想要带着曹语花和范石一起坐轮船到台湾,她动用了自己所有的人际关系,当掉了所有的首饰衣物,还卖了房子,最终换了50根金条,只为了买三张船票。在她要向那个可以弄到船票的人买票时,却因为物价飞涨只能买两张,于是她将仅有的两张船票送给了曹语花和范石,曹语花最终还是把船票还给了崔笺云。在两人见面的聊天中,才知道这么多年来,曹语花一直逃避面对崔笺云,这竟是她第一次来到崔笺云的住处,也是崔笺云最后一夜住在这里,她们回忆起了一起听《怜香伴》的日子。因为曹语花有苦不能言,又有另一个真实的心理影像曹语花出现,不断地诉说她的内心独白,与那个面对崔笺云的曹语花互补。曹语花骗了崔笺云,说要和她一起去台湾,为了保护她而编织了一个永远不可能的美梦,结果崔笺云一个人上了船,但上的那艘船不偏不倚却是太平轮,失事了。
我觉得这个故事因为船票,悬念感很强,一直都想知道谁能够得到船票,但是我更投入的是曹语花来见崔笺云,前面辛苦凑船票的部分虽然是强调崔笺云有多么爱曹语花,但觉得有点拖沓,是否可以进行压缩,重点渲染后面的见面呢?似乎台词中有提到前世的缘分,是否可以把前世的约定编排进故事里呢,哪怕她们还保留着前世的记忆,记得那个诺言?
这一部分两人经历生死离别,最后像是崔笺云的灵魂回来了,一番你躲我捉之后两人紧紧靠在一起,算是不圆满中的圆满吧。一直在她们后面那些在大海里挣扎的人们营造的效果不错。
Ps这一部分本来应该很感动,不过提到“金圆券”,我就想起来《北平无战事》,提到“太平轮”就想起来章子怡演了一半的电影《太平轮》,莫名戳中笑点。
让人觉得意外和惊喜的部分是最后来了大反转,突然现实空间变形了,对于夫妻的性别观念与现实社会完全相反,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人们认同同性恋,排斥异性恋。后脑勺带着面具的演员背对观众开始互相交谈,鄙视异性恋,让人捧腹大笑,从悲到喜的转换很突然,但也觉得很好玩。
在这个虚拟空间里紧接着上演了一台“春晚小品”样式的故事,按照这个空间里的性别观念,一对老夫妻是一对恩爱的老男人,他们的儿子找了一个对象,是男人范石,但他却爱上了一个女人。撇开这个啼笑皆非的设定,其实故事很普通,就是范石抓小三,发现小三竟然是个女的,接受不了这样的变态,愤然离去,男主人公携爱人向爸和爹倾诉心声,乞求祝福,这时曹语花上场,说了一些话记不太清了,全剧就在他们跪下的背影中结束。
结束的时候觉得应该没有结束才对啊,感觉有点仓促,不连贯,也有意犹未尽。
话说演出结束,导演突然说来B版本,瞬间傻眼,起初以为是谢幕的版本,后来感觉像是接着第二个故事演的,两个女演员在台上,演员的台词也没说什么,不太好猜这个版本的样子,但是我挺期望两个女同之间发生类似的故事,毕竟前面都是女同,为什么到了这里就开始讲男同的故事呢?
将同性恋这个敏感的话题放在这样一个虚拟的设定空间中演绎,让人不反感,容易将心比心,比如老人问儿子的异性爱人:你们在一起怎么生孩子?她回答说大不了我们自己生一个,就好像同性恋者说大不了我们要试管婴儿一样。观众在笑着接受的同时,也能试图理解同性恋者的处境,能做到如此的确创意很赞。
但也有一些遗憾存在。
如果把此部分当成问题剧来看,不够格。结局点到即止,只是最后诉说了主人公心中发现自己性别取向不正常的痛苦,渴望得到家人的认同和尊重,没有探讨他们面临的社会压力来源,他们面对同性和异性的心理机制又是如何运转的?他们是如何理解爱的,与知己的概念有何不同?重要的是他们是怎样处理自己与自己,与爱人,与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他们或屈从世俗伦理观念,伪装自己,或听从内心声音,受人鄙视,不管是何结果,他们经历了常人难以体验和理解的矛盾过程,这是我最大的关注点。但是目前的演出版本涉及甚少,也因为前面已经过多占用了演出容量,到了这里也只能以小品的形式提出一个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如何接纳同性恋者的问题。我觉得编剧是否可以大胆用变形空间将一系列问题代入,在丰富故事的同时,增强观众在同性恋者这个身份里的体验,进一步启发观众对于同性恋问题的思考呢?
故事风格不统一,造成舞美浪费。舞美设计视觉效果很棒,纱的朦胧轻盈,加上多媒体的投影,融合的很自然,也很贴合“怜香伴”这个诗意的名字。这个布景最贴合时间最短的第一部分故事的意境,在第二部分,被投影打出的民国上海背景遮盖掉了,不过也充当了投影幕布的作用,第三部分好像忘了纱哪里去了,没有怎么用。我觉得是剧本结构不太合理,造成舞美视觉效果没有充分利用。三个故事,一个故事一个风格,先古典再民国再现代,虽然所有的元素都有了,但是相互之间没有呼应,像是三个故事硬拼在一起,特别是最后一个,除了人名之外跟之前的故事完全失去联系了,即使最后曹语花穿着民国的衣服走上来,但是也感觉不到完整性。
既然最后设定了一个虚拟空间,不如扩充这一部分的内容,成为整部剧的主体,用更荒诞的手法去表现人物和故事内核,甚至可以改变虚拟中的现实主义表演方式和正常的叙述方式,面具人可以多做利用。把民国的故事压缩,将开头的古典故事贯穿全剧,在结尾处也用这两个古典人物收尾,是不是能够让古典与先锋对话,也能够首尾呼应呢?当然这只是在现有演出基础上我自己的臆想罢了。
另外两个一前一后斜放的框,似乎暗示同性恋者想要打破世俗约定的性别观念,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的愿望,也想让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一个约定的框架里,成为不可能的真实,特别是为了最后一个虚拟的设定,不知这样理解对不对。
以上是我看这部剧的一点点思考,总之,我觉得这部剧惊喜的是有创意,但遗憾的是深意欠缺了一点。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4001.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