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1-04 12:00阅读: 次
《雄狮少年2》影评观后感
《雄狮少年》系列,引发的争议很多。
作为一位从业者同时也是观众,很难从客观的角度来评价,但有位老友对于该片的观点,让我有点不吐不快。
1
来看看这位老友的用户画像:高收入 大厂中层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还擅长写作,已有两部百万字的小说在连载。
他认为《雄狮少年》系列是中国电影最优秀的作品,“经常看电影、电影从业者或者系统学过电影的人、有才华有水平的博主,看过雄狮1、2都觉得好,我就没听过这类人说不好的。反倒是一群很少看电影,或者根本没看过雄狮1、2,成天说不好”。
这和我的印象基本一致。
因为工作关系,我关注了太多的影视从业者,这其中很多人都去了《雄狮少年》的看片会,并且早早的就做了安利,其中不乏有认为这个系列是中国最好的电影——我自己一般遇到这种程度的赞许,会下意识的保持警惕。
但于此同时,也能够看到虽然关于《雄狮少年2》的讨论以及对于人物的建模还是有一些讨论的;但总体来看,《雄狮少年2》在市场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声量,大多数观众其实是对于这部电影没有什么喜欢和讨厌,而是对于这部电影根本没有任何的兴趣。
观众对于这样一个被所谓口碑爆棚的电影的漠视,这其实可以用数字来说明。
2
来看看《雄狮少年2》在院线的整体表现:
截至2025年1月4日11时左右,《雄狮少年2》的累积票房6975.6万;
观影人次182万左右,平均票价大概38元左右。
接着来看看《雄狮少年1》的票房表现:
根据灯塔专业版,《雄狮少年1》的总票房2.49亿;
总观影人数638.4万,平均票价39元左右。
对比来说,这部“口碑爆棚”的电影,第二部的观众人次比第一部少了456万左右。
这个数字说明,2021年购票去看《雄狮少年1》的观众,大多数对于这个电影或者说这个ip的好感或者说喜好,其实并没有“豆瓣评分”显示的那么高。
而且在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里看到,《雄狮少年2》还是有一些新观众的。
这说明,《雄狮少年1》的老观众转化为《雄狮少年2》的观众,数量会比456万这个数字更庞大。
那么问题来了,那些当初冒着网络里很多争议购票的观众为什么没有继续支持这个ip?
3
《雄狮少年1》的豆瓣评分8.3,打分人数接近53万,想看人数超过64万;
《雄狮少年2》的豆瓣评分8.4,打分人数8.3万,想看人数8.8万——
《雄狮少年1》的豆瓣数字或许得益于时间的沉淀,但仅仅从这个数字来看,《雄狮少年2》在豆瓣平台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也已经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
这意味什么?
不用过度解读就可以知道,至少从上映至今,豆瓣的用户对于这部影片的兴趣也是不高的。
所以这个豆瓣评分8.4对于市场的参考意识究竟有多少?
过去这些年,豆瓣评分有放水的嫌疑,但也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但从《雄狮少年》系列的打分人数来看,问题还是和影片自身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雄狮少年》第二部的营销投入比第一部要大。
第一部其实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坊间的口碑,第二部既有点映也有邀请很多大v和影评人,比如我就看到很多短视频的口播大v以及马未都徐娇等都对2表达了非常大的喜欢。
但他们的安利并没有体现在票房上,这是为什么?
4
《雄狮少年》第一部的主要出品方分别为,北京精彩,易动文化 墨客行以及百纳千成等;
《雄狮少年》第二部的主要出品方分别为,北京精彩,易动文化和百纳千成;
北京精彩是一家挺有实力的影视公司,百纳千成是其投资方。
百纳千成是老牌影视公司,原名华录百纳,被美的工资单收购后更名,目前市值44亿左右。那么在《雄狮少年》第二部数据全面下滑甚至是崩盘的情况,百纳千成还是投资第三部吗?
坊间有些传闻,比如资本和辱华等等,我是觉得这大概是无稽之谈。
但关于人物建模的审美,是存在探讨的点的。
当然,创作者和受众之间,是存在审美差异的,但创作者想要实现的是什么?
是个人表达还是票房业绩?又或者是两者兼得?
冯小刚曾经说过,观众不是上帝,观众是导演的对手——
陈思成们则代表着另外一种创作思路,那就是和观众最大程度的实现情绪共鸣,以情绪价值实现票房成绩。
那么《雄狮少年》第二部的导演和主创团队想要表达什么?
有人说,《雄狮少年》第二部是文艺片!?这是瞎扯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雄狮少年》第二部都是充满商业元素的商业片,但从票房以及ip的表现来看,第二部就是一部非常失败的商业片。
至于豆瓣8.4分,以及影评人们的高度赞许,和市场的反馈已经失衡。
这又是因为什么?
5
前面提到的那位老友,认为影视行业的现状是观众造成的,是观众审美不行造成的。
这个观点并不算独特,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绝对。
剧集,无论是电视台还是视屏网站时代,观众有选择权但没有决定权,采购权是在少数人手里掌握的,他们的想法和决定,才是决定市场供应的关键因素;
电影则是另外一种套路,观众却是靠买票来决定市场走向,这才有了很多影片虽然被骂但观众们却纷纷买票入场的情况。
但我又觉得,如果从2010年开始算起,院线开始大规模的增加,观众才开始和电影真正的结缘——也就是说,电影行业在中国真正的市场化发展,满打满算其实也就是20多年。
20多年的时间,创作者们和观众,究竟谁对电影市场要更多的负责?这有太多可以争议的点。
但观点不同并不影响友情,我对那位老友的人生观价值观一直都是欣赏甚至是仰慕的。
回到《雄狮少年2》这个话题。
对于这部电影是不是神作,是不是优秀,我个人是很难评价的。
但从数据表现来看,除了豆瓣评分之外,《雄狮少年2》的整体表现是崩盘的。
如果有第三部,希望主创们能够真正的想好这个系列想要做什么?
就这样。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30213.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