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电影评论 >

《河边的错误》观后感影评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1-04 11:47阅读:

《河边的错误》观后感影评



文章运用相关理论对影片的虚实边界、“文艺”神话修辞术及影片结尾的有意味放置进行了富有启发意义的分析和阐释。论述层层展开,逻辑清晰,观点新颖,为人们理解影片的独特风格和内涵提供了多维度参考。



摘要:《河边的错误》以其独特的影像风格与叙事手法一经上映便在影坛引起广泛关注。影片通过一系列的连环杀人案将观众带入了充满荒诞与不确定的世界,同时也在现实与虚构、理性与疯癫之间构建了复杂的边界。作为一部悬疑气质浓厚的犯罪片,其写实于生活质感的同时亦保留了原作较具艺术性与先锋性的诗哲底色,是一次对现实主义边界的探索与不确定趋力的解谜。本文基于罗兰巴特的《神话学》研究,以期对影片中的现实主义神话进行深度剖析与理论反思,并探讨其在形塑边界上的艺术创新与深刻尝试。



关键字:《河边的错误》;神话;现实主义;罗兰巴特;边界


《河边的错误》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由90后导演魏书钧指导,于2023年10月2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某南方小镇的河边杀人案。影片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以现实为内核的平铺直叙手法奠定“解谜”的剧情主线,而后以理发师许亮自杀为拐点大量采用意识流的叙述方式。尤其是将近三分钟的梦境将观众代入充满悬疑与彷徨的世界。随着调查的深入,马哲发现案件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他开始被无法言说的真相所困扰,陷入荒谬不安与分不清真实与幻觉的崩溃情绪中。其中不断修正的记忆、自我批判的释放与阴郁多雨的天气将影片先前塑造起的实在界变的极度扭曲,并化为一种流动与滑动着的“中介”质量,在虚与实的边界回溯中不断结晶与生成新的意涵,并指向更具有多义性的图像符号与神话潜能。至此影片秉持着虚实交缠与模糊边界的修辞术,打开了通往悬疑美学与实在界的秘密通道。




边界上的现实主义:

虚与实的敞开与收束

《河边的错误》全片运用胶片拍摄还原年代的质感与氛围。兼具悬疑与文艺的影像风格不断朝向模糊现实与梦幻的边界进发。而在此过程中导演并没有要消解虚与实的边界,而是使其立于边界上呈现出一种“蚌壳”式的收放状态,以最大可能释放出故事多重意义的潜能。影片背景设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南方某镇。通过细腻的场景布置与道具选择成功再现了昔日的时代风貌。多雨朦胧的天气对应着扑朔迷离的案情。水意象连缀着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两种质感,。摄影指导程马在采访中提到, 雨水作为马哲无法控制的自然力量, 既提供了冲刷关键证据的实际阻碍,又是营造压抑、神秘氛围的绝佳道具, 还承载着展现“个人努力和命运抗争的无力”的表意功能。【1】镜头中反复出现的“河”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场景符号,既是案件的发生地也是现实与梦境交织的边界。影片细节处从老旧破落的街景到具有典型年代感的物件,(如皮衣、天线电视机、录音机、毛衣毛裤等)皆还原了90年代的小镇风貌与时代气质。宏观处则从以下几方面塑造出更为灵活的现实主义与悬疑美学机制:



首先影片结构上采取了文艺+探案的情节设定。故事开头的拍摄手法极具巧思,以一个装扮成警察正在玩游戏的小男孩为视线焦点,将近一分钟的长镜头将观众迅速代入影片。小男孩站在楼上,与楼下的马哲第一次照面。破旧的门框好似相框般将二人定格于画面,充满了宿命感与美学意味。马哲旁边的挖掘机正在工作,意味着一切都正在或即将被拆解与重塑,暗喻了马哲后续的精神状态。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与文艺气质的交融不仅增强了影片的代入感也调动出了探案文本的潜在活力,呈现出具有多重美学意味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其次是理性+梦境的叙事呈现。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且都兼具着现实主义群像的艺术色彩。刑警队长马哲作为影片的核心人物。他的理性与执着、困惑与挣扎都被刻画的淋漓尽致。疯子的行为虽然荒诞不经但其背后的心理动机与行为机制却充满了对于现实的审视与复述。配角幺四婆婆、王宏、许亮、钱玲等作为配角亦有着明确的行为动机与人物前史。每一个角色都有其个人化的故事与动能机制,他们既受到自身欲望的驱使,也受到社会环境的理性制约。在现实行为逻辑与命运多重巧合的裹挟下踏入这有着模糊与不稳定状态的“梦境河流”之中。在马哲将近三分钟的梦境中,理性与梦幻呈现出极度拉扯与纠缠的诡异状态。被烧毁的摄像机象征着他对于理性与梦境边界的极度困惑与自我审判后的崩溃与迷失。具体表现在马哲抱着它跳入河中而后就在现实中醒来。预示着摄像机便是连接理性与梦境的“临界点”,也是幻想通往实在界的钥匙。



最后是现实+荒诞的文本回归。影片在讲述案件的过程中,也巧妙地融入了较多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反思。例如乡村刑警探案的技术落后,对于凶杀案的破获较为困难。影片中的疯子在河边接二连三的犯下杀人罪却因为其精神失常导致的结果不予刑罚,体现出当时司法体系的漏洞与无奈。通过疯子与幺四婆婆的关系,探讨了社会边缘人群的生存状态与心理困境。这些社会问题的反映使得影片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在对现实主义思索的背后,导演仍不忘扩大观众对于文本感知的不确定性。在一系列的日常行为中加入较多荒诞元素。马哲的车牌号31415象征着无穷无尽的圆周率,暗喻着生命的不可预测与无尽循环。疯子的角色设定更是将命运的荒诞与不确定推向极致。他的杀人行为一次次逃脱法律的制裁并且杀人动机充满着极大的随机性。此外,无论是用猪肉模拟伤情鉴定还是四处散落的兵乓球以及梦魇般充斥在马哲脑海中的三等功意象。无一不呈现出荒诞与现实互相游离与博弈的怪异情状。尤其是影片中将警局办公室挪至废弃电影院中,在审讯犯人时刑警背后是废弃胶片、三脚架与打板器。呈现出一种镜像中的偷窥感,亦为理性的办案过程增添了一丝滑稽。真亦假时假亦真,让观众感受到了现实的无奈与虚无,极具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意味。




“文艺”神话的修辞术:

符号的单一与意义的过载

《河边的错误》一经上映便在各大传播平台引发舆论。众多观众直呼没看懂而后迅速在评论区抱团成组号召影迷们一起加入对剧情的解谜与剖析。导致“河边体”、“河学家”走红网络,形成一整套观念与符号研究的意识形态体系。艺术家向来拒绝在作品中给予明确的、结论性的信息。每一部电影的创作过程都隐藏了大量欺骗、蒙蔽、含混的秘密。【2】在影迷讨论的过程中,影片的剧情结构与主题变得更为含混不清,而主创人员也并未就此发表意见而是将理解的话语权交还给观众。于是便引发更多“不信邪”的影迷买票观看甚至二刷与三刷。以上行为无疑都促进了大众消费的神话级现象。最终电影《河边的错误》票房突破2亿,最终票房有望超过3亿。



撇去对其商业性质的观摩反观影片本身,影片的宣传语“没有真相,不如发疯”则隐隐透露出了主创人员对于影片符号的单一与隐喻过载的担忧。坦白来说,传统的悬疑片往往以探寻真相、揭露罪犯为核心。而《河边的错误》则反其道而行,影片中的案件虽看似离奇复杂,但导演并为按照传统套路给出明确的答案或解释。而是通过现实与幻想的交织、理性与疯狂的碰撞,让观众在迷雾中自行寻找答案。没有真相的悬疑片中断了观众对于“真相执念”的神话幻想,建构起一套新的具备多重隐喻与阐释可能性的“文艺神话”。而在这背后仍然无法解决掉符号的“单一化”与意义“过载”的矛盾,结果便导致剧情晦涩难懂与不知所云。



影片的核心符号便是具有精神病的马哲与疯子。仿佛一切行为都可以运用精神疾病得到合理解释,但影片中大量的隐喻与多重意涵仍给观众的理解与接受增添了障碍。导演在此过程中可能是想利用“精神分析”的万金油来扛起对于世界本质与人类本体追问的大旗。但很显然符号的单一化将影片代入感叹命运的无常与虚无的死胡同中。意义的过载化到了观众接受的层面也只能运用“文艺”“艺术”“哲学”等修辞将其巧妙掩盖。而这一行为在小众电影的传播中屡试不爽。2020年上映的香港悬疑片《叹息桥》也运用了与之类似的模式:多人视角打破第四堵墙,运用记忆的偏差与病理的缺陷达到悬疑片意义指认的极致。不在乎真相与否只聚焦于过程中对于人性的群像化呈现,其中意义过载造成的故事崩坏也可以用极具技巧的构图与叙事方式重新修辞。正如罗兰巴特所言:“神话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事物的存在,另一方面,它又对某些事物做出了解释,并将这种解释强加给我们。【3】由此得知,神话之所以可以发挥出如上功能,皆因《河边的错误》观众共享了同一套文化代码,而这套文化代码的生成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是小说原作中的角色代码,跨媒介的文本互文导致影片中亦含有多个两重指意系统。片中马哲的名字与人物设定便颇具象征意味:从云南退伍后成为刑侦支队队长,心思缜密且极具正义感与责任感。原作者余华在写原著小说时是正是80年代先锋文学发展的高峰时期。书中也曾介绍了马哲的出生日期——1951年。根据一些西方学者的观点,49年建国之后的中国所经历的是现代与启蒙的中断对话。“马哲”则指代着对真理的追求以及看清一切的渴望。故长在春风里活在红旗下的马哲向来是以唯物辩证的思想去解释生活中的一切现象。但现实恰恰相反,事情的发生向来也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大多时候是呈现一种模糊的、中立的不稳定状态。影片的背景设定是1995年,充满现代性与多重欲望的90年代与马哲的价值观进行碰撞导致其对于周遭世界感到迷茫与无措,陷入虚无主义的自我怀疑之中。手枪里到底有几个子弹已经不重要,有没有立过三等功也不再重要。其经历皆可归为因精神危机与荒诞臆症而衍生出的行为失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更多的“耐读性”,但过于单薄的角色代码能否承担得起影片主题对于人性的群像性追问与建构起新的悬疑片神话,这个仍有待进一步商榷。



其次是情感代码。影片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深刻的心理描写触及到人性深处的多个层面。通过马哲的视角,直观呈现出人在面对巨大压力与困境时的情感与心理状态。随着案情调查的深入,马哲逐渐被暴露在来自案件本身、同事、妻子、家庭以及自我审判与认知的多重压力之下。自反式情绪不仅让其精神状态受到挑战,更使其在情感上经历了从坚定到迷茫、从执着到怀疑的复杂变化。观众全程目睹这一过程,能够深切感受到马哲内心的挣扎与迷思。这种对于情感代码的编排让影片具备较大的感染力。再者便是马哲与疯子之间的对立与纠缠。不仅是案件的核心也是影片情感深度的重要体现。疯子作为马哲情感上认定的凶手,在调查过程中也对其产生了复杂的情感。其中有愤怒和厌恶,也包含了同情与理解。情感线索的交织使得影片叙事层次较为丰富也能让观众极大程度产生共情,进而引发对于人性的多面性思考。但当悬疑片开始秉持人文思路的延续与过度的艺术手法修辞,其解谜性质的顺畅观感还是否能存在?文艺悬疑片也不应是披着探案外壳的“理论容器”,而应当借助外延和内涵的二分,找寻到图像本体的独立性与“文”、“艺”平衡的契合点。





边界上的结尾:

是有意为之还是叙事的崩坏?

与小说不同,影片《河边的错误》的结尾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开放式结尾。而是呈现一种游离在虚与实之间的中间状态。虽然交代了人物的结局但是仍然令观众迷失其中。故戛然而止的结尾成为《河边的错误》引发舆论爆点的“重灾区”之一。关于结尾大致有两种解读方式。第一个便是幸福美满的结局:马哲心想事成获得三等功并将凶手送入精神病院。与此同时马哲妻子诞下健康的孩子家庭和睦。第二种则是较偏向于阴谋论的悲剧结尾,即马哲精神失常幻想出的美好生活,而现实中则是婚姻产生不可弥合的矛盾与裂痕。两种结尾的解读各有合理性存在,但是也都存在着无法令人完全信服的部分。尤其是马哲儿子在盆中往衣服上放玩具的镜头便成为影片悲剧性结尾的“铁证”之一。就这样一个既含糊又明晰的结尾导致影片成为一个始终充满着变数与不确定的现象级神话。导演魏书钧也在采访中透露“电影的结尾并不是要书写一个明确的结局,而是告诉我们,噩梦还没有完全结束。”显然,导演对于结尾的描述仍然无法使影片的解读获得“善终”。一时间,关于影片烂尾,故事线坍塌等声音频频出现在各大平台上。考虑到对于结尾的执念,我们不妨先回过头想想为什么影片(尤其是悬疑题材的影片)需要一个结尾?



我们需要结尾,首先是因为终结生成时间感。叙述者为故事画上句号时,我们才会注意讲述从何时开始,叙述持续了多久。【4】结尾一定程度上是对全片剧情的归总,也是观众用于检验自己深掘的“神话”意义是否被精确应证,其中包孕着个体的期待视野与观看意向。是与导演共享一套代码与解码的终结过程。罗兰巴特曾在其《神话集》中提到“我能往电影的图像上添加什么吗?我觉得不能,我被迫一直往下看。电影里有大量其他优点,但不是思考性的”。【5】由此可知,巴特认为大众作为影片的受众完全是消极且被动的,他在其著作中完全消解了观众在影片传播中的互动性与主观能动性,故不能对当下大量崛起的流行文化甚至亚文化作出解释,而他本人也并未提出一种有效抵抗神话侵袭的学说。其次,我们需要结尾是因为随着自媒、融媒的崛起,大众文化现象发展极其迅速,信息爆炸导致大量的理论模型囿于时代的原因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作为精神宝藏仍然是有深挖的价值)故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亟需一套明确的秩序能令其在鱼龙混杂的符号中获得一个清晰的解谜系统。在此背景下悬疑影片的结尾相较于其他影片类型更加的备受关注。其中经常会提到一个词——反转。甚至一个悬疑影片是否成功要看其结尾够不够反转与出人意料。因此,类型惯例是故事终结的动因之一,类型学视野内的结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观影心理的神话仪式。【6】回看豆瓣平台对于《河边的错误》的标签是犯罪与剧情。而按照犯罪片惯例观众的观影心理的神话仪式并未被建立起来。那这是否就意味着影片结尾的崩坏?



不可否认,结尾的神话一旦被打破随之而来便使观众陷入一种心理困境。而就在观众苦苦思索与追寻真相的同时,惊觉自己已然成为剧中的马哲。至此,影片形成闭环,构成了现实与影像的虚实转换与游离状态。故影片的结尾在设置上是相当巧妙的,运用突然结束的突兀感一以贯之影片内核中的荒诞世界与生存哲学。将影片再度置于现实主义的边界之上,既保留其现实的质感,又赋予结尾以更深层次的内涵。其实在前期影片的宣发过程中就可窥得端倪,主创人员并未规避其文艺属性而是引导观众建立起正确的观影期待,主动向受众传递与引导影片内容,宣发词也有意的去消解关于类型惯例带来的神话仪式。官博中更是惜字如金引领受众参与更多的评论向活动。影片内容虽然存在着大量的意义过载,但结尾处理最终仍回归至本体,令观众意识到“想的越多,真相便越会不明”,终会陷入与马哲类似的虚无与存在主义陷阱之中,顿觉细思极恐。2022年上映的惊悚片《咒》也运用了类似的结尾方式。用“冒犯性”的手法打通了现实与影像的壁垒。令观众在观影过后仍然觉得后背发凉。此种独具特色的“冒犯性”结局方式不仅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与思考性,也使得观众在观影后代入自身有了更多的回味与讨论空间。


结语



“边界上的现实主义”不但是对影片独特叙事风格与深刻主题的探讨,亦是对影片符码的深层次解谜。导演运用细腻的镜头语言与紧凑的叙事节奏引领观众走入一个充满真实与谎言的神话系统。目前来看,“边界上”的结尾亦或许会在之后的悬疑艺术片创作中形成新的趋势。总的来说,《河边的错误》不仅是一部犯罪悬疑类影片,更是一部探讨人性、道德与生命的现实力作。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30212.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