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电影评论 >

电影《默杀》观后感:校园暴力之殇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4-08-10 08:51阅读:
电影《默杀》观后感:校园暴力之殇


最近热映的电影《默杀》大家是否看了?

我看完之后惊讶于青少年的破坏力,同时脑海中血腥暴力的画面久久不能散去,这样的画面让我五味杂陈。可能此刻,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里正发生着一场血腥的校园暴力,我感到难过和担忧,所以这种情绪引起了我的表达欲望。我希望通过浅浅的分析和分享,让更多人了解校园暴力如何而来,我们作为家长、老师可以如何引导孩子,掐灭这样的苗头。我的分享应该不够深刻,所以欢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让我们一起成长。


1


个体特征

校园暴力的背后

校园暴力多发生于初高中,大约在12至18岁之间。而影片中,校园暴力正是发生在一所女子高中。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生长发育迅速,但心理和情感发展可能尚未成熟,他们呈现出以下特征:

个人意识增强: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权利和需求,有时可能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情绪波动大: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容易波动,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诉诸暴力。

社交需求增加:随着社交圈子的扩大,孩子们更加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和接纳,有时可能会通过欺凌他人来显示自己的“权威”或“地位”。


以上是青春期孩子的普遍个体心理特征。但在校园暴力中,有加害者和受害者,那么他们是如何演变成不同的角色的呢?这个与个体所处的家庭环境会有直接关系,我们来聊一聊怎样的家庭环境容易让孩子成为校园暴力中的加害者。




2


施暴者

避免以下5种养育方式

过度溺爱型家庭养育方式

在影片《默杀》中,主要施暴者安琪是校长女儿,而校长作为父亲,对于女儿的霸凌行为没有制止,我们可以理解为默许和纵容,而学校最德高望重的传教士方老师虽然知情,但选择了沉默。我们不难看出,校长对于安琪的教养方式是无底线的纵容和溺爱。虽然溺爱本身不直接导致暴力行为,但过度溺爱可能导致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同理心和责任感。当孩子在学校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可能会因为无法适应挫折而采取极端行为,包括暴力。



专制型家庭养育方式
影片中对于施暴者的家庭环境并未一一描述,但这一点我们却能在暴力受害者也是施暴者“小彤”身上找到影子。这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我想编剧及导演一定做了深入的人物分析。

影片中小彤母亲的教养方式属于专制型的,虽然影片没有交代小彤9岁前母亲的教养方式,但我们从影片提供的有限信息中不难看出,母亲非常保护女儿,同时用近似虐待的方式去管教。从心理学角度看专制型家庭养育方式表现为父母严格限制并惩罚孩子,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感受,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和遵守规则。这种养育方式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攻击性和冲动性,所以我们在小彤身上可以看到攻击性,包括9岁时杀害继父、为了给过世的好友报仇故意将霸凌视频呈现给死者父亲。那么除了这点,专制型管教还会引起什么负面心理呢?

缺乏自信与自尊:长期被压制和惩罚,孩子可能形

成自卑心理,缺乏自信,进而通过攻击他人来寻求自我肯定。

攻击性与冲动性:专制型教育下,孩子可能学会用

暴力来解决问题,一旦遇到不满或冲突,便倾向于使用暴力手段。

社交障碍:由于缺乏与同伴的正常交往经验,孩子

可能难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转而通过欺凌他人来建立自己的“权威”。



忽视型家庭养育方式

忽视型家庭养育方式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生活漠不关心,不给予足够的关注、指导和支持,让孩子自由发展。这种养育方式可能导致情感缺失与安全感不足、社交技能缺失、价值观扭曲,孩子可能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正如施暴者安琪,她认为小彤妈妈正在破坏她的家庭,所以对小彤采取暴力手段,以解决问题。



家庭暴力环境

家庭中存在暴力行为本身就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孩子可能会模仿家长的暴力行为,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此外,长期生活在暴力环境中的孩子可能形成攻击性人格,更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缺乏有效沟通与教育

家庭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教育也是导致孩子成为校园暴力施暴者的重要原因之一。父母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引导和教育。同时,父母也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3


受害者

受害者家庭的3个特征

缺乏情感支持和沟通

在影片中慧君和小彤是被霸凌对象,就是受害者。而慧君较为典型,所以我们以慧君为分析原型,回忆这个角色的成长环境,影片中从未出现慧君的母亲,所以我们认为她的成长环境可能是单亲家庭。慧君的父亲非常疼爱女儿,但当孩子遇到问题或困扰却不在身边,无法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而校园暴力受害者的家庭养育往往会缺乏情感支持和沟通,正如慧君的家庭环境。

过度保护或控制

再看小彤的成长环境,小彤的母亲是过度保护者,过度担心孩子的安全,限制孩子的自由探索和社会交往,所以导致小彤缺乏应对挑战和冲突的能力,面对儿时的强暴,9岁的小彤杀死了继父,长大后面对好朋友被霸凌,小彤有勇气去帮助好朋友,但被母亲制止了,同时母亲并没有告诉小彤怎样是正确的处理方式,我们从中看到李涵作为母亲是缺少了正确的示范,从而孩子无法习得正当的社交方式。

家庭暴力或冲突

家庭中存在身体或情感上的暴力行为,孩子长期处于紧张和恐惧之中,容易形成敏感、自卑的性格。父母之间或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和争吵,孩子在这种环境中容易感到不安和焦虑,影响其心理健康。


影片中呈现出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不仅仅是家庭,学校环境和管理方式、社会的风气也有一定的影响。学校对校园暴力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导致施暴行为的频发。人们看到校园暴力但选择沉默,也会滋长暴力的气焰。《默杀》不仅仅是一部悬疑犯罪片,更是一部深刻的社会题材作品。揭示了人性中的恶与善、罪与罚。导演通过复杂的剧情和深刻的主题探讨,引导观众思考沉默与暴力的关系,同时引发了我们对校园暴力的深思。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29013.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