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3-12-23 16:15阅读: 次
《我本是高山》影评:请回到电影本身
《我本是高山》是一部让人遗憾的电影。这个遗憾,绝不是指舆论场里那些排山倒海的无端苛责,也不是电影在艺术创作上留下了什么重大缺憾,而是,这部电影当下所面对的大众观影心态,都被不可逆转地影响了——我们还能否静下心来回到电影本身?
“造神”还是“造人”?这是人物传记电影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从剧作上看,《我本是高山》处理得十分谨慎且出色。这不是一部纪录片,更不是宣教片,在展现张桂梅人生经历的过程中,主创始终都在以电影的语言,去构筑一个“人”所面对的复杂世界和内心。
从来都不可能有一个仅仅依靠宏大信仰,就可以支撑自己选择一条最难走的路,进而燃尽生命的人;也从来不会有一个仅仅依靠爱情的慰藉,就可以克服万难,逆势而上,冲上顶峰的人。正因为此,《我本是高山》在创作上选择了一条并不易走的路——放弃了先进人物事迹报告式的简单价值排序,试图让我们敬仰的张桂梅老师,更像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用电影语言去展现张老师的坚定信仰,你不会听到纪录片里的那些铿锵言语,但张桂梅最爱听的《红梅赞》总是响彻校园,从她胸前始终佩戴的党徽、与青年教师重温入党誓词、校园里飘扬的五星红旗中,你都可以看到张桂梅信仰的力量。
用电影语言去展现张老师走出困境的成长之路,影片让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去世的丈夫,陪她度过了难捱的日子。这种设置,绝非是对人物的精神境界做了所谓的“降格”,反倒是突显了人物的真实质感:其一,现实中,丈夫的去世确实是张老师当年离开大理的原因,片中女教师的“怒怼”,也印证了亡夫对张老师的人生冲击;其二,片中丈夫与张老师的对话,实为张老师焦灼内心的投射,除了丈夫有限的宽慰之外,更多的是张老师对痛苦的自我消解——她始终在孤独中抵御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和质疑,令人心疼。
以信仰和个人情感为基,《我本是高山》用足够饱满的故事素材,夯实了张老师从平凡走向不凡的过程。显然,张老师是在生活的历练和对大山教育状况的深刻观察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奋斗方向。在重男轻女的大山,女孩们的生存状况让她揪心、愤怒、焦虑,所以她说,在华坪女高“教书是在救人”。这句振聋发聩的台词,让全片得以立稳。
对于舆论海啸中挥之不去的“男女对立”质疑,但凡看过影片的人就会知道,这都是无法站住脚的观点。如若大山女孩上网吧、酗酒母亲、辞职女教师这些反复被诟病的“热点”,硬要被曲解为矮化女性角色、拔高男性角色,那么任何电影、小说或是其他艺术创作,但凡里面涉及到人类角色,那就一定会有人觉得“被冒犯”,继续讨论下去则无意义。
《我本是高山》最令人感佩的,是它从不回避关于现实、私心、金钱、选择、权衡的真实样貌,所以,它自始至终都不是一部仅仅还原张桂梅高光人生的电影。片中教育局的楼梯走廊上刷着这样的标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在大山深处,要想实现这样的愿景何其艰难。所以,张老师踏遍山野的每一个脚步、女孩们的每一次呐喊,都显得如此可贵。
这是一部从编剧到表演、到视听技术都完成度较高的电影作品。海清演绎的张桂梅,除了形似之外,也赋予了人物更丰富的性格质感——这不是纪录片,不是对原型人物的复刻,在大银幕上,张老师的坚强、隐忍、温润、博爱,以及对自我的反思,都被精确地表现出来,具备很强的说服力。大山里的女孩们,也以逼真的表演为影片拉满写实度。如果说有何瑕疵,那就是影片在展示个别“煽情”场面时稍显冗长,可以再克制精简一些。
各种声浪中,有种声音荒谬地将张老师未对这部影片做出评价,当作电影拍得不好的“关键证据”。要知道,张老师至今都在为学生四处奔波,争分夺秒地投身教学,请不要借助电影无休止地“消费”张老师。对每一个愿意保持冷静的观众来说,这比什么都重要。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800z/27411.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