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5-01-09 15:13阅读: 次
《黄金时代》,很好。我不知道什么叫文艺,也不知道什么叫做“小圈子评价很高”,只知道,这是自去年这时我看《霸王别姬》之后,最感同身受的片子,一丝一缕都让我震颤,让我不敢闭上眼睛细想,怕它将我拖回去年这时的感受——冰冷,绝望,虚无,荒谬,对死也所谓,但好似不如赖活着……
至于那些说它糟糕的人,无妨,他们不会懂的。其实这也是种幸运——若是懂了人多了,反倒不好,那种虚无,懂了不好,懂多了不好。
1.技术
我没有看过多少片子,一年内草草数下来,也补不了几部。不过也许正像片中萧红讲的,反倒是好事,文学体裁虽有这样那样的归类,但也无所谓,因为题材而不被认可,并不是什么大事。
而直到快要结束的时候,当我想象自己写这份观后感时的样子时,我忽然开始觉得,这样的表现,才更真实。
萧红,她那样的无所谓,却独对写作有所谓。无所谓生与死,无所谓周遭是和平还是战乱,无所谓那些和平或战乱中的人是幸福还是惨苦,我想她应该是对写作的意义无所谓的。著书立说,求一个名,或者求当世之人或后世之人的一个理解,说到底,还是渴望一个名。又或者不一样的一种文字,叫日记,写下来,也许给人看,也许不,就是写而已,正好像她被幽禁在那个旅馆的日子。
因此,对于一个无所欲求的人,对于一个无所表达的自我,只能通过那一点点的文字,带着不同的情绪、唱腔,念出来,从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中念出来,才有那一点可能,寻回众人记述中的萧红。
这并不只是掉书袋。
2.虚无
我要强调这里的萧红,指的是片中的萧红。我没有读过她的书,只是从网络上的只言片语中听说,她的书深刻到让人读完一遍就不敢再读。然而我觉得,那倒不见得是一种刚性,也许只是一种影片里每个镜头都透露出的那种神经质,以及那种无所怀念的追忆。
这种神经质,体现在她每个弓身抽烟的镜头中,变化一下,也可能是寒冬凛冽之时口出呵出的气;也体现在她见一个人,不言不语默默“瞪”视的样子里。她的神经质一以贯之,她甚至说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旁人也预言她活不了太久的。她没有一丝一毫要“主动追求人生幸福”的欲望,也似乎从来没有做过“一生一世天长地久”的梦,战火与硝烟并没能逼迫她“认真规划未来的道路”,即便最早在那个怀了孕被关押差点被卖到窑子里的旅馆时,展现出来的也只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镇静,最多是写了封信,就好像她格外饥渴难耐的样子,却又没有吃的,也无妨。
只是这样的虚无却造就的了她的敏锐,而她的敏锐又反过来加强了这种虚无。因为对生死无所畏惧,因为对表达无所顾忌,她好像脱离了本应该在的那个时间轴,就像她神经质般总是站那儿“打量”会儿再同屋内众人打招呼的动作般。影片名称叫《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的时候她在日本,萧军在出轨,不过孤独造就的她的敏锐与多情造就的他对妻子的责任感,大概都到了黄金时代。
饥饿和寒冷谁都感觉得到,为何她却能写得如此触动人心呢?我想,也许是她先懂了饥寒,然后却又主动造就了饥寒。
3.女性
写女性的电影,一部《黄金时代》就够了。我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我已经对重口难调的“女性”一词的概念有了足以服众的阐释,而是因为,她就像一个被完全剥离了世俗意义上的“男性”概念的人。
电影中的人,似乎都是萧军的朋友。萧军大男子主义很强,不然萧红转移重庆前也不会认为他如果知道了便一定会亲自赶来。至于他那些朋友们,倒不见都跟他合性儿,但肯定都是他的朋友。都有自己一方事业,都有自己一点想做的事儿,不只是写写东西,这本身就已经让他们与萧红分道扬镳。做事的时候,总得选择总得放弃,不能老神经质一样地要闹就闹,不能遇事儿一抽烟一个下午,任那些情绪在脑海中反反复复就好象嚼大烟一般嚼着嚼烂。就算做不成,也可以“充实”。而这些概念,她都没有。
她并非不充实,一个人一抽烟一下午,看着那烟圈儿一个个浮上去,敏感的心在跳,跳过头了会咳嗽,咳嗽过头了会哮喘,哮喘厉害了会死人,死了,又何尝有充不充实这类顾虑呢?一个人来了又走,一段感情放慢了又加快,一个问题结束了另一个又来,只要萧红还在自己复杂难解的问题里兜兜转转,只要她还是镇静着不渴望,生活对于她就足够了,顶多,还得要点吃的东西,要点住的地方。
是纯灵魂的生活方式。
按丁玲的话,女人天生爱幻想,因此脆弱。强壮的人,一路摸爬滚打,爬雪山,过草地,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何必计较一锅肉丸,计较一次恋爱,计较一次出轨,计较还活着的日子还能做的事呢?
古往今来那么多人,他们“努力追求”的“人生意义”“普遍价值”我们都看得见,那些“功成名就”背后的“辛酸苦恨”、“怅然若失”我们也猜得到。影片中,萧军、萧红、端木、洛宾基等等,后来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了。
相对于他们,萧红无非更喜欢清醒着却格外百感交集的人生。这是她的宿命,从呼兰河带出来的宿命。
-----------------------------------
不求功,不求名,被人理不理解并不重要,只是写下来罢了。
送萧红,也送自己。追忆“黄金时代”。
——2015.1.9 0:58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3839.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