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出走的决心》观后感10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1-13 10:24阅读:
《出走的决心》观后感:“揭露了中国多数女性的处境和遭遇,学会独立 活出自我才是女性一生的追求”



这部电影是在看《十三邀》时,许知远采访演员咏梅,我了解到的。其实,前一阵上映时,也刷到过,那时没来得及看。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一位50多岁的苏敏阿姨,在经历了婚姻痛苦后,觉醒开始自驾游活出自我的故事。


剧情框架结构比较简单,清晰,展现了一位普通女性在婚姻里的真实遭遇。分享关于婚姻、女性选择与母职困境的解读。



剧情回顾:

李红在剧中是一个要强、上进的姑娘,那时她决心高考,在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时代,被父亲给偷偷退了学,李红不甘心却又反抗不了,被迫妥协,后来一直打零工。



她的父亲重男轻女,可悲的是,母亲同样处于弱势,不敢也不愿为女儿出头说话,沉默不语。



李红为了尽快逃离这个家,和孙大勇结了婚,有了一个女儿,起初的一个镜头,让人印象如此深刻:买菜回家的路上,下了雨,孙大勇只给自己打伞而不顾淋雨又拎着两兜菜的妻子李红,这一幕让人看了如此气愤。已经为接下来的剧情做了铺垫,李红在家的地位一定是很低的。


之后的一幕幕场景更是体现了在男权社会下女性的地位如此被动和低下,孙大勇对妻子的无视、贬低与埋怨,挖苦和嘲讽,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评论的网友们说,孙大勇已经展现的很委婉了,不够真实,可想而知,婚姻里女性得多卑微。回想一下,确实中国的好多女性在婚姻里忍气吞声,一忍就是一辈子……



剧中多次苏大勇对妻子李红趾高气昂,任何事都能怪罪在李红身上,虽女儿晓雪也会为母亲说几句公道话。

同样是女性,不得不面对生娃这件事,女儿把这项“伟大的任务”交给了母亲,一带就是好几年啊。

李红和同学约定好的同学聚会,一次又一次的推翻,李红心里也不悦,出于母爱,同为女人,她理解女儿的不易,自己做出了牺牲。

有一次因为女儿给妈妈买了一部手机,孙大勇说李红图女儿东西,李红气到刀子扎在了自己的胸口,是多么的无奈和气愤,做出了这样的行为,都是孙大勇造成的,李红在婚后遭遇中,得了抑郁症,需要长期吃药。

直到女儿丈夫女婿都有了一些成绩和成就庆祝时,激发了她心里的那个点,她爆发了,不管如何,都要走出去。因为都是建立在了她的牺牲之上的。



这几十年,所有的费力不讨好,所有的忍气吞声,所有的委屈愤怒,在李红心里全然爆发,她忍不了了,于是学了驾照,攒了钱,贷款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开始了自己的自驾游生活,即使面对疫情封路,也要迎难而上,决心已定。



还要讲一下李红的女儿,身为女性,和母亲一样的角色,为人妻,为人母,也因男性的自私心理而失望。



女性难道就应该被贴标签吗?难道女性就应该被绑架吗?谁规定的女性就一定要在家带娃?



为什么要歌颂女性的伟大和光辉,女性不接受这样的标签,也不愿被定义为全职妈妈。



最后李红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懦弱,和她一直在逃避直面自己人生的困境的事实。



所以这部电影,很多剧情就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写照和缩影,希望更多的女性通过这部剧认真的审视自己的需求,可以清醒理智选择自己的另一半,认真负责的走进自己的婚姻生活。看清男人的真面目,不要选一个精神穷困的人,婚后有的是罪受,吵架都不在一个点上。



等到结婚以后再去后悔,恐怕有些难了,因为会涉及两个家庭以及生下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容易去轻松脱身。



真希望中国的所有女性,不要有这样的遭遇,即使有,也一定要努力的学会独立,经济独立,精神人格独立,必须笃定你才是自己的那座山。



婚姻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一生不能只围着婚姻孩子男人转,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去开拓视野,提升认知,打开内心,活出自我,这才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还有,婚姻里,不要忍气吞声,任劳任怨,因为大多数男人是不会理解妻子在家的辛苦的,那些隐形劳动力都没有价值可言,反倒被男人认为是理所当然,多可悲!



这部电影也为走进婚姻且痛苦的中国女性发声,我们要清楚,新时代女性要提高自身价值,有价值才有底气,有价值才有快乐。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30315.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