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万里归途观后感10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2-11-03 08:42阅读:
《万里归途》观后感:好好说话


贾探春在王熙凤抄检大观园的时候说,百足之虫若是从外面杀,一时是杀不死的。往往给予我们致命一击的,大抵是内讧。其实抛开剧情来看,《万里归途》是一部非常形象且成功的工作团队模型。有公司上层主要负责战略方向与支持的吕毅松,主要负责战略执行的中层宗大伟、严行舟,还有初入职场懵懂无知又爱逞强的成朗。

最吸引我注意的无非就是在前往迪拉特的途中,成朗和宗大伟的几次交锋。刚刚找到白婳公司一百多号人的时候成朗就认为要告诉大家迪拉特没有救援的真相,而宗大伟按照自己的社会工作经验判断,此事绝对不能泄露出去。所以成朗第一次和宗大伟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是诚恳建议,但是宗大伟错开了话题。第二次也是在路上成朗继续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宗大伟能考虑考虑。宗大伟的方式依旧是不屑加不耐烦用非常官方的废话回绝了。第三次是在白天赶路的途中,成朗打断了行进的队伍,单单为了此事和宗大伟起了争执,导致被队伍的人听到逃跑,给本就困难的归途之路再添麻烦。


这就是沟通带来的严重问题。是信任的崩塌,是团队的瓦解,军心的涣散。工作中我们总会认为最大的难度是完成工作,可实际上隐藏在工作任务下比工作更难的是团队建设,是通过沟通建立起来上下级的信任和协调,因为只要需要一个人以上的工作就需要沟通。我们来想想单从这两位的角度上来看,谁都没错。成朗刚刚工作,心思单纯,工作积极,当认定一个方案是正确的,那么他就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者。行进到迪拉特如果没有救援,那么一百多号人的信任何在,中国外交官的信任何在,如何向一百多条人命交代,如何对得起大家的32万6千多步的路程。他需要的是一个完美的计划,是可行的方案,是大家和和美美一致通过的决定,是没有人有怨言的归途。你不能责怪他的幼稚,因为以他的见识,他没法做出比这更加周全的考虑。他把一切工作都理想化,同时也把上司“神化”了。他认为,上司有绝对的权力,也就应该做出绝对完美的决策。宗大伟的考虑有问题么?也没有。战争下的所有人都自身难保,飞机坦克下的人类太渺小了,他还要肩负百十条人命。没有谁能绝对保证大家的安全。到达迪拉特是最保险最有把握的方案。同时在拯救百十人的前提下,他也想自己可以平安,因为他还有一个临盆的妻子,还有一个更需要自己支撑的家庭。所以要先到迪拉特逃离战斗前线,相信中国大后方的支援一定会到的。

所以两个本都没什么大错误的意见,应当在执行前确定下来哪个更好,执行哪个。观众会知道宗大伟的意见更好,但是成朗不清楚。两个人的团队里,一个人的反对就是50%的反对率,但是却并没有一次有效的沟通。成朗带着幼稚的提案三次叩响宗大伟的门,但换来的都是不屑和敷衍。所以信任危机带来的分道扬镳早就成了必然。

新人看着卓有成绩的领导心里都会有一层光环的。这道光环是双刃剑。有这层光环下属会更加积极执行工作,同时也会潜意识“神化”上级,对上司更加严格,有更大的期待。要么上司通过平时私交主动卸下这层光环,要么通过沟通让下属理解决策的缘由,要么拒绝沟通,形象“跌下神坛”,下属形成“不过如此”的反噬。我不认为上司可以一直不卸下这层光环,一直做出让下属绝对认同的决策,哪怕这位上司有足够的能力,因为下属总有一天也要成为中层管理,他要知道决策的形成过程。一个狂热的信徒是永远不会得道成神的,他们永远只是香火的提供者,许愿者,嗷嗷待哺的麻雀。

《万里归途》其实非常适合工作团队进一步思考,大家的话说通了么,讲开了么,决议下达大家的努力方向一致么?下属自己是不是因为能力问题不能理解决议,中层是否因为不屑解释反而决策难以推进?

动动嘴好好说话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比行动更省力,磨刀不误砍柴工。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24870.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