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2-09-08 10:26阅读: 次
《喜禾》观后感
《喜禾》这部电影改编自深圳2012年时一个真实的社会事件,患有轻微自闭症的学生被十九位学生家长联名上书要求学校开除。电影中的母亲田琳希望轻微自闭症的小孩能和其他小孩一样,在普通小学上学,不过因为在试读期间孩子喜禾屡次出现应激问题,和同学起冲突,学校的其他家长深感不满,联合起来要求喜禾退学。
”
首先作为一部依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喜禾》并没有展现出过多夸大或是表演的倾向,它所做的只是尽可能地贴近现实,向观众们展示一个自闭症家长在学校和社会里面临的现实。
谁是喜禾
喜禾从外表看上去就是个普通小孩,不过又似乎有点不同,在与人的交流中:不回话、对人的反应冷淡、没什么表情变化、缺乏兴趣;在一些地方又异常执着:即使要上课迟到了也依旧盯着地图不放、对于变化敏感,不按预期发生的事情会引起他剧烈反应。
不同于其他影视化作品,自闭症就等于不说话的刻板印象,片中导演有意增加了许多自闭症行为习惯的展现,诸如刻板和重复的行为、坚持固定不变的常规和拥有固定的兴趣(地图和线路图)。
在第五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里,自闭症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在手册中的诊断包含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的表现等方面。在电影中喜禾不止一次表现出了社会交往与互动的障碍,以及对同一性的坚持,对于突然改变的事情,像是语文课改成数学课、地铁口修路不能进,这些我们看似再平常不过的小变动都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困扰,并触发他的情绪反应。
片中不只有喜禾一个这样特殊的孩子,还有一位正值青春期的同学子翔,也是自闭症儿童,他在课堂上做出不合时宜的举动,可能还欺负女同学,其实也是源于社交与互动上的障碍,受到生理反应吸引时,不懂得根据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不懂得与他人接触与交往的行为边界。但很明显不是谁都了解什么是孤独症谱系障碍或自闭症,能理解到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些行为在发生的当下无可避免地给孩子的人格贴上了标签,孩子被以为是有问题、精神不正常甚至是变态。
现实即是,自闭症本身未必是牢笼,社会对此封闭的态度才是所有自闭症家庭的牢笼。
悲剧性命运的由来
电影中一共出现了三条自闭症相关的故事线。
第一个是为求学所困扰的田琳喜禾母子。喜禾没书读之后,田琳没有选择去特教学校,而是持续争取,为小孩进普校开路,与校方沟通未果后,又找家长签名支持,最后因为在地铁里给孩子上课而出了名,喜禾读书难一事终于被提到教育局去。
片中田琳作为一个年轻的现代化家长,她既有现代的教育观念,也有更多了解和获取自闭症信息的渠道,因此无疑是片中对自闭症最具意识的家长。但是通过影片可以看到,就连她在帮助喜禾上都很吃力,图卡式的生硬重复并没有起到行为规范的作用(喜禾知道“不可以在走廊小便”,但他知道为什么吗?),对于喜禾的兴趣并没有加以开发利用,只是一心想要他融入学校却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方法。
第二个是子翔和奶奶,在子翔身上似乎可以看到喜禾未来的影子,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愈演愈烈,年迈的奶奶对于适当的行为引导和培养有心却无力,最终挫败感与耻辱感压垮了奶奶,造成了自杀的悲剧性收尾。
喜禾与子翔两个家庭的故事,不只反映了一个融合教育的难题,且展现了自闭症因此被排除在社会之外,难以融入社会的困境。
最后一个故事来自田琳梦中一闪而过的身影。直到最后,我们才知道原来田琳有个哥哥,因为咬人被当成疯子关在笼子里。外婆和村里的人哪里知道什么自闭症,无法沟通、不能控制的人统一当成精神有问题,被嘲笑、被殴打、关起来就是他们的命运。而田琳原本的命运便是牺牲自己、照顾哥哥。
片中有一幕非常让人触动,喜禾和舅舅敲击着笼子上的栏杆,金属的共鸣声似乎是他们共同的语言,隐秘地诉说着世界所不理解的话语。正如舅舅身上真实的枷锁,喜禾何尝不是戴着隐形的枷锁,活在一个更大的牢笼里,在学校中、社会里处处碰壁。
无知,便是最大的牢笼,对自闭症的无知,对于多样性的无知,因为缺乏认知,这些行为异于常人的人被妖魔化、标签化,并造成了三个故事的悲剧性。所以为什么要普及神经发展多样性,要普及孤独症谱系知识,因为正确的认知是打开隐形枷锁的第一步,这不是一个人的事,不是特教行业的事,这是全社会的事。
自闭症就了不起吗?
借一位家长之口,其他家长们得以抒发出被道德绑架的不满,凭什么为一个小孩牺牲其他小孩的利益。但事实是这样的吗?其实学校里的小朋友们都很愿意帮助喜禾。当然特殊小孩进入学校之前,需培养适应学校的能力,包含规则意识、适应变化、无攻击行为等等。融合教育的过程也需要同学老师的配合,通过辅导在矛盾激化之前,就先做好预防和准备。
田琳坚持让喜禾上普校,是因为她知道,如果现在喜禾没办法被当作正常人对待,成人以后更加不可能被社会所接受。
回归电影,导演呈现了事件本身,呈现了自闭症的种种问题,却止于表面,没有对特殊儿童议题继续深入的探讨和挖掘,也没有介绍到任何干预及训练技巧。一方面这会强化观众认为自闭症是不可能改变或进步的观点,进一步导致大众对自闭症的刻板认知;另一方面,这也显示出特教、言语及沟通干预等专业资源在国内的严重不足,普通大众难以通过专业手段帮助自己的小孩。
故事本身并没有具备吸引人的波澜起伏,没有盛大的结尾与明确的胜利,也没有正确答案,开放式的结局直指现实世界,如果是你,你会支持喜禾吗?如果你是喜禾妈妈,你会怎么做?
从电影中的2012年到今天已过10年光阴,庆幸的是这期间人们对自闭症和融合教育的认知开始有了曙光,诸如贵州省等地依据“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进行部署,计划提升特教师资、特殊教育专业技能、其他特教政策等工作。
无论是普通家长、机构老师还是学校师资,都需要专业人士的辅导才能够在面对特殊小孩时更加自如且教育有方,比如在喜禾和子翔的案例中,因孩子口语能力不足不被理解也难以有效沟通, 但其实沟通是可以透过不同管道被执行的,具备了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便能够找到正确的辅导干预切入口。
疾风草与爱得克也希望成为曙光中的一道亮光,为特殊教育发展提升做贡献。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24466.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