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1-01-17 10:59阅读: 次
《一个不落》观后感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句典出《尚书·五子之歌》的话,很直观的诠释了在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国家与人民的关系。而在最近,我有幸观看了一部非常真实的扶贫电影《一个不落》。熟悉的山西方言,传统的乡土建筑,平凡的扶贫故事。它以返乡青年张帆的视角,向我们讲述了关于梨花村的扶贫故事。
其实如果不在扶贫一线工作,有时候很难直观的体会扶贫工作的艰难。而这部电影,就以一种近乎直白的叙事手法,淳朴的表现风格,告诉人们,扶贫,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
不论是返乡青年张帆,还是生活充满各种困顿的村民,他们虽然各有不同,但是他们又充满相同:他们代表了那些有乡不能回的打工青年、那些辛苦劳作一辈子,但是就是无法摆脱贫困状况的农民、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村子凋零的老人。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在发展的道路上,党和国家从来没有忘记过任何一个人。扶贫是一项惠及百姓,涉及各个行业部门,又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一项大工程。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发展困境。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扶贫的难度。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有人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电影中的扶贫工作队也是在各种碰壁中最终找到一条适合的发展之路。
这个小小的梨花村只是万千贫困村落的一个缩影,以小见大,他告诉我们,扶贫不是想当然。他需要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对扶贫的地区和对象有着深入的了解,对于国家的大政方针烂熟于心,能将现在农村的发展困境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导向有机结合。这就对我们的扶贫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中国有着成千上万的扶贫工作者,他们舍弃了自己的生活,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扶贫的事业中,电影中的李向东同志,在梨花村驻村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才将村子的情况摸清楚,才做到了和百姓心交心,将扶贫工作顺利的推进。更不要说那些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干部。截至2019年,牺牲在扶贫岗位上的一共有770多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在三十五岁。正是青春正当时,为了实现自己当初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毅然决然的投入到了扶贫中去,却永远的留在了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上。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一个叫做“中国扶贫网”的网站。打开这个网站,你会觉得仿佛来到了另外的世界,在这里没有城市的繁花似锦,灯红酒绿,有的只是各种充满泥土气息的扶贫小妙招,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扶贫人在这里分享他们的扶贫经验。不论是农村的产业项目,还是乡村的基础建设,你仿佛能看到从字里行间溢出来的自豪与骄傲。
因为每一个成功案例分享的背后,是一个村子或者一个地区的百姓,实实在在的脱离了贫困的状况。他们不再闭塞与贫穷,发展的阳光,撒在了他们的田间地头,撒在了他们的心上。作为这个世界上极少数还在努力深耕基层的政府,我们的党和国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他们的诺言,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个不落,是中国扶贫事业的真实写照,共同富裕,是我们所有人的发展目标。
感谢这些战斗在扶贫一线的人。他们的牺牲与辛劳没有白费,在这个“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他们向国家与人民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他们作为扶贫工作的见证者、实践者、开拓者,将无数心酸泪埋藏心间,用默默奉献和实际行动履行使命和责任担当。正是他们种出的一颗颗梧桐树,让乡村的活力再次焕发出来。我们所有人都应当牢记这些可爱的人,牢记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做出的牺牲以及努力。
感谢这些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的百姓,正是因为因为他们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对于扶贫工作的高度认可与参与,众人拾柴形成合力,才让我们实现了这个2020年的脱贫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让全国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
而今天我们看到了故乡越来越美,家乡越来越好!
“日暮乡关何处是?”千万脱贫百姓用今天的好日子给出了答案:此心安处是吾乡!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22136.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