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观后感10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9-09-25 08:50阅读:

《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观后感

与更加私人化的《洛奇》相比,贵为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双拳之一的《第一滴血》并没有与其知名度相匹配的质量与影响力。《第一滴血》中的反战和反英雄,不仅没有在续作中延续下去,甚至还走到了完全的反面。变本加厉的血腥暴力无益于角色塑造,也无益于这一动作系列的质量提升。
而在经过了特效大片时代的混沌期之后,史泰龙分别在2006年和2008年试图续写停滞在1990年的时代传奇。如果不考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续集的话,《洛奇6》和《第一滴血4》恰好是对史泰龙职业生涯的阶段性总结:与命运的斗争结束之后,终有解甲归田的那一天。
随着高口碑高票房的《奎迪》的出现,《第一滴血5》的出现也自然是可以理解的。续写这个几乎完全演变成暴力电影的故事并不难,毕竟这一系列并没有太多情节和角色上的延续性可言。关键之处,应是兰博这一角色本身能否提供更多的挖掘空间。
可惜的是,应该死在第一部的约翰·兰博,变成暴力和愤怒的化身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层次可供探索了——《第一滴血5》也并没有改变这一点。
就电影本身而言,《第一滴血5》是无可否认的烂片:在荷尔蒙变成类固醇之后,没有真正的故事和威胁,只有血浆和暴力的宣泄。
尽管约翰·兰博并不像洛奇·巴尔博亚一样,是史泰龙完全的反映和创造,但年过70的史泰龙想要为这一角色留下像样的遗产的心情依然是可以理解的——就好像施瓦辛格,经典角色不少,但还是一再重启终结者一样。但就目前而言,兰博最好的结局,应该是像金刚狼一样大方便当,而不是死而不僵。

平心而论,《第一滴血5》的最大错误不在故事大纲上——毕竟《飓风营救》已经玩过三部曲,还把连姆·尼森捧成了一时的动作“新星”——惨淡而又落后的理念,才是让《第一滴血5》梦回录像厅时代的罪魁祸首。都已经是9102年了,当年由吕克·贝松和郭达·斯坦森,借《非常人贩》掀起的新派动作风潮,在多年的演化之后,终于在“约翰·威克的奇妙冒险”上达到了最高峰。
而《第一滴血5》呢?欺我老无力的菜鸡杂鱼,从意识形态上的冷战对象变成了家门口的老墨黑帮,但毫无美感的以一敌百,还是同样的毫无美感和老气横秋。单调乏味的好勇斗狠,堪比《小鬼当家》的巷道陷阱,证明了学不会新招式的老狗,是不能有太大的话语权的。
整部电影中最宝贵的时刻,反而是在电影的前半小时里,试图通过为约翰·兰博赋予父亲形象,来压制“绿巨人”一样的暴力倾向,软化他的银幕特征以获取观众的同理心。但只要条件合适,电影的暴力桥段就迫不及待地迅速升级,丝毫不在乎故事转折的合理性。
这也再一次证明了,约翰·兰博这一形象,只适合生存在帝国主义情绪泛滥的土壤和时代里。嗜血成性的纯粹暴力,只有在战争场景下才能说得通。苏联战争狂人和越南反抗军的确是纸片人,而兰博也的确是美国制造的战争机器。没有对错的灰色地带,硬要在道德感上分出个高下,就显得荒谬绝伦了。
1982年的《第一滴血》里,兰博没有杀死任何人;但自詹姆斯·卡梅隆编写的续集开始,便将他人形杀器的一面彻底暴露出来。兰博想要回家,但无止境的血浆和暴力,让他无法真正回家。兰博不是“错误时间出现在错误地点”的麦克莱恩,他是有选择的,只不过这一选择在命运面前无异螳臂当车。
而书写这一命运的,并不仅仅是破碎的美国梦和战争伤痕,还有不停剥削剩余价值的制片公司。
或许美利坚南部边境的确应该建上一堵墙,这样就会少一部多余的,毫无进步的史泰龙电影了。

兰博的银幕形象自诞生之初就是个悲剧英雄,但直到现在才彻底成为悲剧电影的悲剧注脚。不知疲倦的资本,裹挟着不肯服老的好莱坞红矮星,一次又一次地在不属于他们的时代里,如西西弗斯一样,徒劳地浪费数码——如果可能的话——和胶片。
流不尽的是史泰龙的最后一滴血;而施瓦辛格的黑暗命运,也不见得会有多么敞亮。被怀旧情绪感染至骨髓的观众们,今天或许还愿意买单和还电影票——毕竟抗拒变化,抗拒成长始终是逃避现实的双生子;但魂斗罗们的下一个明天,又会在哪里呢?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15070.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