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9-01-03 09:46阅读: 次
人生七年2影评|14岁时真正的少年愁,是开始意识到真正的现实和命运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想起这两句古人词,似乎愁苦与少年是不大沾边,鲜衣怒马,意气风发才是应有气象;偶尔的小情绪,不过是“为赋新词”生挤出来的。
到如今,一面是初高中的孩子们在网上矫情自怨自艾的情绪泛滥,一面是鸡汤盛行,过来人经常会灌一些“当时天大的事,现在想想也就笑笑”的人生至理。和千年前的古人的表现和态度,也并无不同。
况且14岁的年纪,真的有些尴尬。童年刚过,花季未满。晃晃悠悠前行的一段过渡期,回忆里容易空白的时光。别说想法认知,就连长相也都是歪瓜裂枣和黄毛丫头,比不上小时候的娇憨可爱,又不如几年后的“初长成”。
所以在看《人生七年》第二集,也就是14岁的时候,我甚至在想为啥是“人生七年”而不是“人生八年”,8岁之后16岁,正是好时光。
不过既然7岁的孩童都能有那么多的真知灼见,想来14岁的毛孩子也可能会有别样惊喜。何况问题的关键正是在于要摒弃传统的“孩子们啥也不懂”的观念,而要把他们当作独立思考的个体来看待。
更重要的是,问出一个好问题。
或许是英伦阴雨连绵的天气,或许是对于真实已经开始触及,14岁的少年愁满满地写在了14个孩子们的脸上,眉毛拧在一起都快挤出水来,眼神游移不定总是心不在焉。
真愁假愁分野的关键在于你给的是QQ空间还是严肃提问。《人生七年》前两集对我最大的启示并不是7岁看老阶级固化命运天注定,而是关于孩子的平等交流和认真对待。如果你把7岁和14岁的孩子们当成是有思想的人来提问那么他们也同样会给你有思想的回答。纵然幼稚纵然孩子气,却也不经意间闪出智慧之光。
这种回答有时候是绝对的,即便是只有14岁对于某些事情的看法早已不亚于成人,甚至很有可能世界观已经成型将会相伴一生。作为旁观者开上帝视角,很容易发现这些少年们早已是“屁股决定脑袋”:泾渭分明的阶级决定了政治主张的不同,富孩子知道自己要投保守党,穷孩子就算是没有看法,也先排除了保守党。
当然对于同样的主题,更多的回答相较于7岁时而言是相对的。比如在说到有色人种时几乎所有人都不会再直言不讳的表达讨厌。特别要提到那个叫苏西的姑娘,这位大家闺秀无论是从说话还是表现都十分的冷血,但却十分真实。
导演对于这位典型的富家姑娘也比较“坏”,尤其是当采访时苏西的狗十分“配合”地叼了一只兔子过来,而由此观察苏西的反应就大有深意。整个场景充满了讽刺和隐喻,狗与兔子的关系就如同现实中的富人与穷人,而如果是一般的小孩可能会对这只兔子大为怜悯,“怎么可以吃兔兔?”然而在苏西的脸上我们看到的是镇定的冷漠,已然对此习以为常。而当导演问起时,她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
“这就是我受过的教育。”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节目隐含的偏向性:似乎有意无意地在说富人都是冷酷无情的,从小受过的教育便是如此。
当然若是直接拿这个问题去问在14岁时看起来最为信心满满,将政治家作为理想的富家子约翰,他的第一反应当然是矢口否认。但如此的安排,只能让人觉得要么是富人体会不到人间疾苦,要么就是根本在撒谎。
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绝大部分人可能更会心疼14岁的那些开始认识到现实残忍的普通甚至是底层的孩子们,他们的迷茫与愤怒,失望与无处发泄让很多人都能看见自己年少时的影子。虽然由于科技进步第二部由黑白变成了彩色,但是整体的氛围却是灰暗阴郁。几乎没有普通孩子还对于未来有信心,而相对于变化太快的世界,他们甚至都没有计划。
虽然只是第二集,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宽敞的康庄大道和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区别。当然在此不得不再次提醒自己警惕《人生七年》中暗含的价值导向,然而即便是修剪过的现实还是现实,无人可恶,只是命该如此。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12719.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