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10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4-06-05 07:46阅读:
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内心难以平静。片中三道门槛的细节,给人以深刻启发。

影片开始的时候,周总理风尘仆仆驱车赶到河北省武安县伯延公社开展调研,基层干部为了接待他,准备了一盘红烧肉,当时公社大食堂正在给社员们熬难以下咽的树叶粥。此时此刻,面对基层干部进屋吃饭的盛情邀请,周总理已跨过门槛的脚收了回来,他转身走向了公社大食堂。

影片进入高潮阶段,连弟奶奶为了给周总理做一次拽面,不惜卖掉自己的寿材去换半袋面粉。当连弟爸端着一大碗热气腾腾的拽面出现在周总理面前时,面对基层群众的真诚邀请,他和邓大姐心领神会,跨过了那道门槛,吃起了那碗饱含深情厚意的拽面。此时此刻,他们已决定出钱把老人的寿材赎回来,准备离开后还给可爱的老人。

还有一个关于门槛的细节,电影里有所反映,现实生活中更加精彩。在干部社员座谈会上,张二廷敢于揭露矛盾,帮助周总理冲破了基层干部的“信息封锁”,打开了调研的突破口。总理怕二廷会后产生心理压力,又得知他的家庭状况,第二天亲自登门拜访。据说当时真实的情况是,一下子被吓傻了的二廷返身冲进屋子关上房门不敢打开,周总理就搬个小凳子坐下来和他聊,慢慢放松下来的二廷打开了封闭的家门,也打开了思想的闸门,一股脑儿地倾诉起来。周总理和二廷,一个门外一个门里,隔着门槛像亲兄弟一般谈话,还聊起了领养孩子的话题……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中国农村最普通的群众完成了一次心与心的沟通,那道门槛成为他们意见交换、情感融合的交流平台。

从某种角度而言,电影中的那道门槛极具象征意义,是一个执政党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如何直面民心。在人民群众挣扎在饥饿生死线上的历史背景下,总理拒吃红烧肉,以操守赢得了民心;主动端起连弟奶奶的拽面,以真诚回应了民心;和二廷门槛边促膝交谈,以关怀温暖了民心。面对三道门槛,周总理的一退一进一次恳谈,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人格、修养,更体现了党的领袖对民心的敬畏与呵护。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千百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国家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执政党的未来取决于民心向背。正因如此,影片通过反映周总理在伯延四天四夜发生的真实故事,用细腻的艺术手法,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形成“天下归心”“万众一心”局面的精神条件和情感密码。

——亲民的作风。影片充分反映了周总理待民以诚的人格魅力,无论是下到农田和社员一起插薯秧,坐在炕上听连弟奶奶唱戏,还是拉起郭百岁的手唤声“老哥哥”,与乡亲们一起吃稀粥和代食窝头,对伯延人民和全体观众而言,周总理的真诚质朴、善良谦和、平实亲切,使他就像自己身边的慈父、老师、兄长、朋友,消除了与大家的心理距离,凸显出周总理不在人民之上、人民之外,而在人民之中的人性光辉。我想,这一个“亲”字,是治愈一切疏远群众、漠视群众、脱离群众行为的思想良药。

——爱民的情怀。影片中随处可见的细节,如周总理让邓大姐给孕妇送开塞露,让秘书找来马车送水,俯身为汪老师浮肿的脚穿鞋,用自己身上最后的钱给孩子换上新衣等,动情地描绘出总理与人民甘苦与共、肝胆相照的大爱。画面中反复出现周总理沉思的神态和深邃的目光,将他面对人民疾苦时的悲悯凝重、焦灼愧疚充分地展现出来,不禁让人想起艾青的那句名诗——“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想,有了这一个“爱”字,就可以真正夯实党群、干群之间的情感基础,就能够激发出亿万群众实现梦想的磅礴力量。

——为民的担当。“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在伯延四天四夜的调研中,周总理践行了自己的这句名言。其实,他的种种努力就是要求证中央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为全国范围内调整政策、保障民生提供现实依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需要彻底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需要极端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力挽狂澜的政治勇气。我想,这一个“为”字,标注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更强调了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艺术来自生活,观者见微知著。《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讲述的故事发生在52年前,但直到今天,伯延人民提起周总理,仍怀有深厚的情感,这情感的源头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形成的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良好作风和甘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境界。从影片中周总理面对三道门槛的态度,我们可以真实感受到“人民至上”的庄严信念。

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周总理辞别前转身深情地望着大家,目光温暖而坚定,仿佛在说,要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才能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成功跨越前进途中考验我们的那一道道“门槛”……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2

影片全面呈现了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勇于和善于开展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是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拓展和延伸。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通篇体现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省精神,观后不仅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大意义,也使我们通过回顾党克服各种困难、改正自身失误的过程,更加坚信党的伟大。周总理来到伯延调研的初衷就是要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本身就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实践。在具体过程中,有几点格外让人感动。一是态度的诚恳,令人感动。由于中央政策的偏差给群众带来的困难,周总理真诚道歉,“我是总理,老百姓的生活出了问题,就是我的责任啊!”二是听取群众呼声的虚怀若谷,令人感动。当张二廷等群众说出大食堂的种种弊端,说出村干部作风的各种问题时,总理听得何等严肃认真。就是村干部,第一反应也是羞愧和反思。三是纠正偏差的果断,令人感动。当总理了解真相和群众呼声后,立即与毛主席通电话,第二天就解散了大食堂。今天,当再次回顾党的这些优良传统时,我们深刻体会到,发扬光大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何等的必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何等的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大家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去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让我们的党长盛不衰,才能让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真正实现!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1247.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