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2-08-23 09:32阅读: 次
话剧《无人生还》观后感
先说结论:观剧体验很差,不会二刷,单从剧情和本场呈现效果来看,10分我只能打6分,及格分是给一部分演员的表演和导演部分场景的人物调度,看之前没有很强烈的期待,但是看完很失望。
我去看这部话剧之前,仅看过一个简短的repo,好评是给了演员和剧情的“爽”。但是,这两点我在看完后都有想要反驳的点。首先,我并不觉得它很“爽”,剧情和小说基本一致,但是导演对于整个剧情的把控,像是憋了一口气,我的气还没喘上来,就仓促告诉我结束了。真的很难受,全程“坐牢式”看剧,就我个人来说,没有办法入戏,当然除了剧情、气氛没有推上去外,还有很多原因,下面会提到。
1.剧情有跌宕,但人物对话处理得很碎
剧情铺垫就舞台呈现来说,多个人物长对话很多,人物之间的对话经常处于“被打断”的状态,或者是几个人同时在“说话”,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但是人物对话的内容就变得不那么清晰了,因为对话被处理“碎”了,我有一半的时间在猜他们说了啥,以在我的脑海中拼凑出故事大概脉络。
上半场节奏相对较慢,主要是在塑造人物和铺剧情,个人比较喜欢开头每个人物出场的调度,男管家、女佣、女教师/女秘书、队长、侦探、精神科医生、纨绔子弟飙车男、修女、律师、法官、将军还有那个船夫的角色的出场都带有特别强烈的人物性格属性,在记不住拗口的英文中译名时,勉强可以通过人物出场时的穿着和谈吐中透露的信息把握住每个人物细微的差别。
但是,后面宴会每个男士都穿着一样的黑色礼服时,许多问题就暴露了。比如,除了将军之外的演员音色在垃圾音响下的差别其实真的很小,而且,演员台词在当时是不够清楚的,那么身为观众,我根本无法跟上台词,组合字与字成词,也无法搞清楚剧情走向哪里,只能靠猜,在节奏本身就不快的上半场,这样的处理很容易引人发困。
后半场的节奏明显会比上半场快了一些。喜欢那段将军和教师的对话,我觉得在这里,导演把舞台交给这一男一女,一老一少,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它让我突然静下心来听两个人物的发于内心的对白,让我对这两个人物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是为数不多可以引发一些思考的、有内涵的、能让人时不时回味的对白。
相反的,整体剧情当中,对于“凶手”的刻画,少之又少,可能这是阿婆的锅,也可能导演是为了让观众在后半程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惊奇感,但是作为一部话剧,这部剧的结局是比较仓促的,因为,光靠凶手的独白其实很难让这场“无人生还”的悲剧站得住脚。所以,才会让我个人觉得前面铺垫了很久的“最终凶手”的出现和杀人手段,显得不过如此,也会让我觉得上半场这么多的铺垫,像是憋气,以为下一刻可以畅快呼吸,结果憋死了。
如果说这是一场视觉上的“爽剧”,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都是买账的,但是对比原著在人物刻画和主题表达的深度来看,这部话剧又不是那么让人印象深刻,甚至看完走出剧院这部剧就在脑中清空了,它不会给人一种非说不可的决心。
2.演员水平参差不齐
演员台词真的有好有差,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一半以上的演员,要么台词烫嘴,要么台词糊嘴,将军的台词是很有感觉的,但是奈何大多数情况下,听不清说了什么。全场台词最佳,大概是修女和侦探“David”,到他们的部分总是能让人特别入戏。女教师这个角色的演员台词并不清楚,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听不清她说了什么。上半场,队长还是哪个角色,在吧台上说的一句台词漏字了,然后重复说了一遍,比较明显地让我出了戏。
这部剧这么长的时间,又有很大段的台词,真的太考验演员了。不过,好的地方在于,每个演员都有出彩的点,在肢体表现上,都蛮有戏剧张力的。喜欢谢幕时每个演员的谢幕表演,非常生动好玩。
3.音响效果非常拉
音响非常拖后腿,音量很小,这部剧主要靠音效和灯光烘托气氛,但是对于我这种接受程度较高的观众来说,灯光、女性角色的尖叫、尸体和各种恐怖音效根本无法让我感到心理上的恐怖,我也没有像大多数repo说的那样,看完这部剧就睡不着做噩梦啥的……
音量很小,很小,很小,小到我根本听不清演员说了什么话,所以根本不是正常的音量,我起初以为是剧院的原因,后来看了其他场次观众的repo,都有反馈说音量小,那就是剧方出了问题,要么是他们用的麦克风收音太差,要么就是演员音量太小,但是从女演员的尖叫声来看,前者出问题的可能性较大。
没有什么主题曲,或者印象深刻的BGM,我认为比较遗憾,但是它是话剧,也不强求吧。
4.布景看得出来花了大价钱,但是单调就是单调,没什么好说的
全剧只有一个景,就是孤岛豪宅的会客厅,窗外会根据一天的时间和天气变化更换小场景并配合音效,但是总体上是单调的,没有什么好替它辩解的,说布景节约也好,巧思也罢,这种从头到尾一个景撑全场,就是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哪怕做个旋转舞台搞一个侧景,都不会让人觉得很难受。
灯光配合是可以打高分的,但是奈何场景实在是太过于单调,导致打出再神仙的光也无法弥补这个大硬伤,这种单调的布景真的还不如传统戏曲舞台上的背景布“守旧”。
5.剧本翻译保留了很多欧洲腔调的台词,和中国的语境有些脱节
演员台词不清,有一部分是可以归因到剧本翻译的,西方的英文名翻译成中文,长且不好记,演员不是按正常语调来说的人名,而是很浓的译制腔,闭上眼就和在听中配版无人生还的广播剧(台词不清版)一样。睁开眼,是一群中国人用奇怪的腔调在表演,很重的表演痕迹,如果是广播剧,我完全可以用“棒读”来形容一些演员的台词。
在很多场景中,其实观众有笑有尖叫,笑就是在一些角色的台词和互动里,导演和演员加了很多中国观众很容易能够get到的笑料,比如侦探自我介绍的“重复”和“强调”、神经科医生对于“滴酒不沾”的“重复”和“强调”,飙车男和医生对话的转折,其实很多时候语言上是很有巧思的。一开始这些都蛮有意思的,但是这些技巧用多了,它就不足以让人觉得好玩了。
以上,仅个人观感,如有异议/感到冒犯,我也没有办法。
ps.这场的部分观众素质堪忧,现场有玩手机屏幕贼亮的,以为自己在看相声“捧哏”的,肆意解说的,随意吵闹的,讨论剧情的,踢椅子的,手机闹铃响彻剧院的……一度让我以为我是进了春节档合家欢电影放映的影厅,让我本不愉快的观剧体验雪上加霜。还有坐我后座的一男一女,在我两次提示“能不能安静一点”的情况下,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又开始大声讨论了,一句“本格推理开山之作”我都听到三次了,能不能换句台词,我看这俩观众的台词比台上的某位演员还要清楚,左右夹击,堪比影院立体声。
我的观点是:剧情到了可以尖叫啥的,但是没必要全程咋咋呼呼,解说式看剧,希望每个进剧院的观众,都有保持安静的自觉,关掉手机的自律,认真看剧的心态。我真的搞不懂,进了剧院坐在正中间靠前,还在打游戏的人心里在想些什么……
最后,给没看这部剧的观众的建议就是,可以一看,但是不要抱太高的期待,别带小孩。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24318.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