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2-04-22 08:51阅读: 次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时隔3个月多,随着航天员王亚平阿姨句熟悉的开场白,“天宫课堂”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再度开讲。3月23日,在约45分钟的太空授课中,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化身“太空教师”给我们上了又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在四季如春的空间站“点水成冰”,变出会发热的“冰球”;冰墩墩在王亚平和叶光富之间翻滚着“走”直线;叶光富变身“人工离心机”,在太空硬是甩出了“水油分离”......一幕幕神奇现象让孩子们睁大了眼睛。
一开场,王亚平阿姨用一颗“冰球”吸引全场目光,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球体悬淫在空间站中,被毛杆触碰后瞬间形成结晶,她告诉同学们,“它长得像冰球,其实是热球。”
在太空抛物实验中,王亚平阿姨将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抛出,它并没有像在地球一样掉落,而是没着直线“飞”了出去。这是空间站微重力环境最直观的体现,生动演示了天地抛物之间的区别。
在地面,水和油会自然分层,油在上水在下,在空间站失重环境下,这一现象却大不相同。水油分离实验中,王亚平阿姨手持装有水和油的透明瓶子,摇晃后,水和油并没有自然分层,而是混在一起。如何才能将水油分离开来?叶光富叔叔揭晓了答案,他快速旋转瓶子,充当“人工离心机”,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瓶子里的水、油成功实现分层。
从“两弹一星”、“嫦娥”问月,到“北斗”指路、“天宫”揽胜、“天问”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游苍宫、“羲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进,“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的确,浩瀚太空里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身影,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二)
“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自然少不了弯路,闯前人没闯过的光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为先驱,方能成为先锋,唯有敢闯,才能闯出新天地,抢占新高地”。
在这次的《天宫课堂》里,我收获颇丰,感受到了太空舱里的那些“乐趣”,同时,我也感受到了航天员工作的不易。在这次天宫课堂中,分别有:指令长翟志刚,太空教师玉亚平,航天员叶光富。
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项目有: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天地互动交流。在课堂的开始,王亚平老师介绍了睡觉的地方,小型厨房,饮用水和冰箱,接着展示了运动的地方。接下来就要开始有趣的实验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叶老师的太空转身动作,通过叶老师的动作,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在太空中由于失去浮力不能像在地球上行走一样,转身也与地球不同…这些项目都令我收获满满。
可想而知,航天员叔叔阿姨们在太空舱里工作的不易与艰辛。他们无时无刻都在为祖国作贡献。他们爱国敬业,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使人敬佩。中国航天的每一次发射,每一次飞行,每一次超越都为世人展现了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这一过程似轻描淡写,但现实的征程却刻苦铭心。
山河虽无恙,吾悲当自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也必定会为祖国作出奉献!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三)
在2021年的12月9日下午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开始啦。神舟13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要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这不仅代表着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更先进了,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前进了一步。
在“天宫课堂”中,三名航天员老师做了许多有趣的实验,都让我惊叹不已,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浮力消失实验。王亚平老师在空间站把乒乓球放入有水的杯子中,再用吸管朝乒乓球吹气,接下来发生了神奇的一幕,乒乓球沉在水里不浮起来了。然而,在地面上的同学不论用什么方法,乒乓球还是浮在水面上。之后,王亚平老师讲了,这是因为浮力是随重力产生的,太空中没有重力,浮力几乎消失,所以乒乓球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浮起来。
是啊,太空中一切是多么奇妙有趣,这样还有谁不能喜欢科学呢?正因如此,我国的科技也越来越发达。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定位系统叫“北斗,”空间站叫“天宫”……人们把中国航天与中国的传说和神话联系在一起,使中国航天有了传说和现代的意蕴。古人所向往的,没有实现的梦想,现在已经实现。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要热爱科学,学习科学,不能贪玩,要有梦想,好好学习,长大了创建更好的中国。
通过这次太空授课,我知道了航天科技不仅能壮国威,更关系我们家庭和生活的幸福,让我们就像王亚平老师说的,“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吧!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23482.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