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2-17 10:21阅读:
次
《哪吒2》观后感
1
2019年在中山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现在想起来居然已经过去六年了。这六年国内动画电影其实上映了不少,但我就是提不起兴趣,《哪吒1》之后只去电影院看了《罗小黑战记》,感觉还可以。本来《姜子牙》是打算去电影院看的,结果没去成,后来在电脑上看了,感觉有点一般。国外动画电影倒是看了几部,像《灌篮高手》《铃芽之旅》还有《名侦探柯南:百万美元的五棱星》,这三部里面最让我惊喜的居然是《灌篮高手》,其他两部说来惭愧,我差点在电影院睡着,现在剧情都只记得些零碎片段。对了,去年3月看了《飞驰人生2》,一直想写观后感,结果拖到现在都没动笔。所以这次看完《哪吒2》我立马开写,生怕过几天又忘了刚看完时的感受。
2
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一开始,就是为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的剧情,这一段还是很搞笑的,很吸引人继续看下去。以前我们总是称赞美国大片特效画面视觉一流,但在观影《哪吒2》的过程中,我却一直暗暗惊叹,原来我们已经可以这么厉害了,画面特效毫不逊色,再加上武术指导的天然优势,呈现出更加精彩的效果。恰好最近刚看了国内3A大作《影之刃零》蛇年贺岁实机演示视频,对武术方面的设计很感兴趣,一招一式都是学问,所以看到鲨鱼和章鱼分别和李靖、殷夫人对战的片段,感觉非常精彩——武术指导有板有眼、有来有回,绝对是用心了的。还有鹿童的设计也很不错,弓箭的大招是我很喜欢的(谁让我对弓箭手有偏爱呢),生出多支手臂万箭齐发,视觉效果拉满。另外,敖丙和申公豹父亲对战时有点斗智斗勇的感觉,而敖丙和北海龙王敖顺对战时,那个用腘窝勾着长枪的动作也确实惊艳到我了。为什么我对这个动作很熟悉?因为《浪客剑心最终章人诛篇》电影里,雪代缘用的戚家军刀法就有用腘窝勾着刀鞘抽刀的动作,帅气十足。
3
影片的一些铺垫处理得不错,鹿童陪考时的几个意味深长的特写镜头,已经暗示他早就起疑了。十二金仙聚会,说到壮大阐教,以及降妖伏魔,太平天下,由鹿童出言暗示十二金仙应该攻打东海——这其实就是无量仙翁和自己大弟子鹿童在唱双簧、投石问路。若是能成功,自然能达成目的;若是反对,那就从长计议。然后,无量仙翁去到陈塘关,看到城毁人亡,生灵涂炭,刚从结界护卫口中得知是东海出兵消灭的,没有再三确认,就急匆匆开始对东海动兵,这些都为后面的反转作足了准备。
4
影片中还是有泪点的,因为是看陈浩民版《封神榜》电视剧长大的,里面殷夫人和《哪吒2》中的人设并无二致,但李靖的人设就大不相同了。不管是《封神榜》电视剧,还是《西游记》中,李靖似乎都不太讨喜,在《西游记》中,各种细节都被解读为塔一刻不能离手,不然哪吒就要突突了自己。观影过程虽然知道人设不同以往,但难免还是有点讨厌的情绪,不过这无伤大雅,在《哪吒2》中塑造得很好。
5
为什么非要等到殷夫人死了哪吒才爆发,有时候总会觉得这样的设计太过于无情。诸如此类的情节设计数不胜数,《火影忍者》中雏田被佩恩杀死鸣人暴走九尾化,《七龙珠》中克林被弗利萨杀死卡卡罗特变身超级赛亚人,《龙珠Z》中16号被沙鲁杀死,悟饭变身超二等等,都有这种推动情绪到高潮的 “献祭” 之举,虽无可厚非,但还是看得泪目,希望殷夫人在《哪吒3》中复活。
6
整部影片没觉得有啥要挑剔的地方,如果非要说的话,东海龙王确实显得太年轻了点,和敖丙站在一起跟兄弟似的,总让人有点出戏。这种违和感就像《霍比特人》里精灵王瑟兰迪尔和儿子莱戈拉斯同框——可能莱戈拉斯整天在外奔波风吹日晒,所以看起来比老爹沧桑;还有《犬夜叉》里的犬大将和杀生丸,虽然都是霸气的大妖怪,可父子同台时总觉得杀生丸面相更老成些。
最后冲破天元鼎的时候稍有牵强,毕竟那么恢弘的阵法,吼一嗓子就突破了。而且哪吒现出三头六臂法身后,本来期待能看到更炸裂的战斗场面,结果和无量仙翁的对决还是纯靠吼和对波,要是能多设计些武术招式或者炫酷仙法,观感绝对更上一层楼。
不过说真的这些都是吹毛求疵了,任何挑剔在如此诚意满满的作品面前都不值一提。瑕不掩瑜,作为观众我已经看得心满意足。
7
电影最终目的还是要讲好一个故事,并不需要你一定要传达多么主旋律的东西,该懂的道理已经够多了,不需要你在屏幕上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来道去。也不用显得自己高深莫测、曲高和寡,然后说观众文化水平低。就好像2019年的《地球最后的夜晚》,什么垃圾电影,还搞文艺意识流,《东邪西毒》不比你意识流,《一代宗师》不比你意识流,有你那么难懂,故弄玄虚罢了。看一半好多人都离场了,自己都想走了,还跨年呢,有这时间用来睡觉比啥都值。讲好一个故事,有头有尾、符合逻辑,就可以了,非得整点花活儿,才显得自己有文化、非同凡响?
冯小刚说“因为有那么多垃圾观众,才有了那么多垃圾电影”,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要辩证地看待:有好多垃圾电影钻了空子,花大量的钱投入宣发,忽悠观众;还有那种在电影院观影反应,怼脸上拍的视频,狗都能有观影反应,想出这个点子的真是人才,无力吐槽。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好电影就应该站着把钱挣了,这是出于一份热爱所应得的,真心换真心罢了。
一部作品的生命其实和作者息息相关,作品本身就代表着导演的人生经历。从饺子导演访谈中知道,当时他自学3D动画,一度窝在家里,靠着父母退休金坚持了好多年。没有强大的内心,是无法挺住世俗的偏见和攻击的,但凡亲戚碎嘴、父母不通情达理,都不好受。换位思考,如果作为饺子的父母,估计会觉得这孩子脑子有病了吧。所以,在这样的人生经历之下,《哪吒2》中表达的父母对子女不顾一切的感情,就显得多么真挚——特别是开局哪吒和太乙真人去玉虚宫,分别时殷夫人嘱咐的那一段,就让人泪目。
同样的,《火影忍者》中波风水门和漩涡玖辛奈临死之时嘱咐鸣人那一段;第四次忍者大战我爱罗得知为什么沙子总会自动保护自己那一段,原来是因为能力源自于自己母亲,母亲临死之前,还是念念不忘保护他...这些无不闻者落泪、听者伤心,都源自于爱。而哪吒所传达的,也就只是这些而已:不需要你功成名就,也从不在意你是魔童,你只是一位母亲的孩子而已。
8
从《哪吒1》得知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如此振聋发聩的一句话,结合当时电影中哪吒魔童的设定和剧情,真是让人心口一热、血脉偾张——人生由我自己来定义,我就是要逆天改命!没想到这句话其实在李连杰主演的《太极张三丰》里早被反派喊过,明明小时候就看过张三丰暴打董天宝的名场面,如今却半点印象不剩。当年《哪吒1》大火后,现在提起这句话,十个人里九个半先想到的就是重度黑眼圈的魔童,和《西虹市首富》把“卧龙凤雏”变成嘲讽梗一个道理:当有些东西被时代重新定义,那兴许就是进步了吧。
9
从“我命由我不由天”到“我想试试”,这是对自己能力认识的自信笃定,是哪吒的自信,也是饺子导演的自信。我想试试,是的,我只想试一试,并没说自己一定行,但就是想试一试。
我希望《哪吒2》能冲到150亿以上的票房,真心觉得好电影就该赚更多钱。因为有梦想有良知的电影人,肯定能造福观众。如果在前期那么艰难的处境下,还能无怨无悔地坚持,那没理由不越来越好。我想表达的是,真正用心制作的作品,观众一定能感受得到。
想起2015年在济南观看的《大圣归来》,剧情都不太记得了,只知道影片很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电影。当时观影出来,外面下着蒙蒙细雨,在等车的时候,看着路灯下的行人,心里就一直感慨:为了心中的信念一直艰苦奋斗,然后实现了梦想,那种感觉一定很爽,但一定很难吧。不管是《大圣归来》还是《哪吒》,或者说饺子导演的经历,我想起了:
“在坚冰还盖着北海的时候,我看到了怒放的梅花。”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30629.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