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3-09-30 08:58阅读: 次
电影《奥本海默》影评观后感
《奥本海默》集合了天才导演、大牌明星、多线性叙事结构、富有冲击力的伴乐和画面效果等诸多令影迷热议的元素,一经上映,便广受追捧。除了电影制作的元素可以探讨之外,单单影片中涉及到众多天才科学家和著名历史人物,其背后的故事就涉及数十本传记。
然而,与前述因素相比,时代波诡云谲的意识形态斗争,无疑才是影片最为厚重的历史背景。站在事后的角度,原子弹的诞生,完全可以视作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拐点。
1、原子弹之后——冷战的序幕
1945年8月,在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二战基本宣告结束。就在当年的9月5日,苏联驻渥太华的情报官员伊戈尔·古岑科(Igor Gouzenko) ,带着事先准备好的机密材料主动向加拿大政府寻求政治庇护。鉴于当时苏联还属于“盟国”,加拿大情报机构并未马上接纳古岑科的投诚,经历了一番波折后,才同意为他提供了政治庇护。在古提供的机密文件中,包含了苏联窃取美国原子弹研究资料的文件以及部分情报人员名单。当时,加拿大以及美国政府根据古岑科提供的证据,抓捕了数十名疑犯。据事后的资料研究,当时被定罪的加拿大人和美国人中,部分人的案例涉嫌证据不足或者惩罚过重,很可能在当时的氛围下成了无辜的牺牲品。在这些被迅速破获的间谍案件中,也没有涉及到曼哈顿计划的大鱼。有一名科学家向苏联情报人员提供了很少的铀235;美国抓捕的为苏联情报的一对美国夫妇,直到被判死刑,也没有太多证据。
电影《奥本海默》中略着笔墨的英国核科学家Klaus Fuchs,则是在1949年后苏联成功爆炸首颗原子弹后,成为了重点怀疑对象。一种说法是,Gouzenko提供的名单中有Fuchs的名字,另一种说法是1949年9月美国情报机构破译的苏联电报中提到了Fuchs的论文,引起了美国情报机构的怀疑。英国反间谍机构在获悉美国提供的情报后,提审了Fuchs,Fuchs坦白了作为苏联间谍的事实,1950年2月3日,他被正式逮捕。
1946年3月5日,已经下野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名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其中描述了涉及对抗苏联阵营的方针。因将苏联及其阵营国家分割欧洲的现象描述为一道铁幕(Iron curtain),后人称这次演说为铁幕演说。
1948年5月,根据Gouzenko的故事拍成的电影《铁幕》在美国上映。
一般观点认为,Gouzenko的叛逃,拉开了二战以后美西方和苏联两大阵营的“冷战”(Cold War)序幕。在打败了共同的轴心国敌人之后,原本就貌合神离的高层政治联盟,迅速瓦解。经过一系列公共事件的催化,主要西方国家对苏联这个曾经的盟友敌意迅速上升,对一国内部的共产主义思潮、组织人员开始清洗。Gouzenko叛逃后,加拿大政府逮捕的首批人员就包括了国会中唯一的共产党议员。
2、冷战——核军备竞赛
正如奥本海默以及和他一样关心战后国际秩序、对人类命运有着终极关怀的科学家们所预见的一样,二战结束之后两大阵营的军备竞赛,特别是对热核武器的投入,成为冷战的核心内容。
在二战期间,已有德国、美国、英国、日本加入了核武器开发的竞赛,最终美国成为了赢家。讽刺的是,遭到希特勒驱逐或者迫害的诸多犹太科学家在曼哈顿计划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德国战败后,美国又利用回形针行动又收获了一批德国科学家,其中包括了德国著名的导弹专家Von Braun,他后来为美国阿波罗计划又作了巨大贡献。
1949年9月,苏联成功引爆了首颗原子弹,自此宣告了美国对热核武器垄断的破产。1950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研制氢弹。奥本海默等主张控制核武器的科学家们的美好愿望彻底落空。Edward Teller在美国空军主导下领导了氢弹研制项目,1952年11月1日,首颗氢弹试爆成功。1953年8月,苏联宣布氢弹试验成功。
在氢弹爆炸成功后,苏联曾经不断试验增加爆炸当量。据报道,1961年苏联曾经制造并引爆过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大的核武器——沙皇炸弹,爆炸当量为5000万吨。
但实际上这种超大的炸弹,并不实用,因为原子弹、氢弹都需要轰炸机载弹运送到轰炸目标上空再投弹,这一过程距离较长,容易被地方击落或者拦截。随着科学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以及外交战略的变化,各国的核武器开始向小型化、导弹型发展。
在美国的核垄断被苏联打破之后,美国的政客及外交家们开始思考应对之策。1955年,基辛格以一篇刊登在《foreign affairs》上主张“有限核战争”观点的文章,开始在美国政界暂露头角。
在经久的核竞赛中,虽然还未达成核裁军的共识,但各国政客们越来越意识到,随着核武器的扩散,核战争越来越危险到无法承受的地步。发动战争或者被动还击的国家,即便不会同归于尽,也难以自保。
虽然政治家们意识到了核战争的危险,但是为了取得竞争优势,竞赛的脚步从未停歇。一方面,美国和苏联两个核大国,不断的扩充核武器库存,另一方面,其它后进国家,也在积极的打破技术封锁,跟进研究和制造核武器。
早期的大个子核炸弹,被发展成为了1米多长的核弹头,挂在导弹的头部,无须轰炸机投弹,威力依然巨大。小型化、投弹方式的改变,催生了远程导弹、雷达、空间拦截、核潜艇等武器技术的发展。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利用卫星等空间技术,打造导弹防御系统,意将所有敌国发射的核导弹在升空后予以拦截摧毁。
据估计,在核裁军之前,1986年全球核弹头曾高达7万余枚,主要由美苏两个大国拥有,其爆炸当量可以摧毁地球几十遍。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原15个加盟共和国继续以国家形式存在。而原来苏联阵营的东欧国家如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在1989年之后,先后发生了分裂、政体变更等,退出苏联阵营,史称“东欧剧变”。后来部分国家陆续加入了北约及欧盟。
东欧剧变以及苏联解体,事后被认为是冷战结束的标志,两大阵营的核军事竞赛也戛然而止,核裁军、禁止核武器扩散等国际政治议题开始逐步提上日程。
回顾四十六年的冷战历史:
未再次爆发大规模的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不断,世界范围内几乎从未和平过。例如韩战(3年)、越南战争(12年)、两伊战争(8年),中东战争(先后四次,历时数年),科索沃战争等等,小规模的军事冲突更是数不胜数。
热核武器未再次使用过。在韩战中,美国总统曾两度威胁使用核武器,但事后证明美国仅停留在口头威胁;上世纪70年代,中苏发生边境军事冲突,苏联曾计划在中国东北和新疆使用核武器,事前将计划通报给美国,美国反对同时将情报通过媒体曝光,苏联后因被媒体曝光后取消对中国使用核武器计划。
据统计,二战之后两个民主政体的国家未发生过军事冲突。
苏联不仅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军事上竞争,还在文化、体育、经济、航天(卫星、空间站等)等各个领域开展针对性的竞争活动。1959年,赫鲁晓夫(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与尼克松(时任付总统)在莫斯科发生的“厨房辩论”,可以视为两国竞争的代表性事件。
苏联虽然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处处针锋相对,少有合作,但自斯大林时代,在公开场合一直采取较为缓和的态度和策略,从未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直接发生军事冲突。在韩战和越南战争中,苏联秘密支持朝鲜、中国和北越。如果追溯到二战期间,除了纳粹德国、日本之外,苏联还与芬兰、波兰、捷克、匈牙利、阿富汗、中国(珍宝岛事件)等发生过战争或者军事冲突。在日本侵略中国期间,苏联一方面支持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抗日,另一方面也承认伪满洲国为合法政权,同时秘密支持新疆东突厥的反政府武装势力。
冷战结束后,原苏联阵营的欧洲国家,大多数都陆续加入了北约。原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柏林墙成为历史遗迹。独联体国家废弃了原有政体,转为民主整体,多数国家取缔了苏联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然后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除了波罗的海三国之外,其余十几个国家依然陷入了独裁专制,并且多个国家之家互相存在边境军事冲突。俄罗斯发动了两次车臣战争,格鲁吉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支持乌克兰境内的反政府武装;在国际上,支持叙利亚政府武装,基本继承了原苏联处处针对美国的做派。
冷战结束后,世界并未迎来和平。当下的俄乌战争,也源自冷战结束后埋下的种子。前苏联分裂后,大量的资产和核武器,均由俄罗斯联邦继承。乌克兰作为一个较大的独联体国家,也承继了部分核武器,这也源于前苏联体制下,乌克兰曾经为苏联的武器生产重镇。但是乌克兰在苏联分裂后,一直经济没有起色(不像俄罗斯可以依靠油气资源),大量的武器装备只能售卖或者停产(中国的首只航空母舰辽宁号舰体即从乌克兰购买,原名为瓦格良号)。为了降低核武器扩散的风险,在几个核大国的游说下,乌克兰同意将境内的核武器部分销毁、部分转交给俄罗斯,乌克兰转变成无核武器国家;几个核大国包括俄罗斯向乌克兰提供核保护(即乌克兰受到核威胁时,提供军事保护;承诺不向乌克兰使用核武器),乌克兰同时获得了1亿美元的经济补偿。
虽然二战之后,世界各国如奥本海默们的预期陷入了军备竞赛,但现实是,核武器的杀伤力起到了避免军事冲突升级的作用。因为发动核战争,不会使发动者受益。有句外交辞令广为流行“核武器的威慑,在于它未使用之前”。核试验,也更多的改用了计算机模拟。奥本海默如果九泉下有知,或许可以聊以自慰。
另一方面,科学家们和各国政府也在同步推进核能的和平应用,最典型的应用是核电站。苏联也曾经使用核弹爆炸作为挖矿、造水库的手段,但并未获得广泛认可。1986年苏联(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是人类利用核能的历史上两次最严重的核泄漏。除了核电站之外,各国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们一直致力于可控核聚变的研发,希望取得突破后能够替代传统能源。
医疗上普遍使用的核磁共振影像技术,也源于原子核物理的科学突破。最早发现原子核与磁场关系的科学家,正是奥本海默的朋友Isidor Isaac Rabi。
3、诸多历史谜团
原子弹的研发,牵扯到众多国家政府的机密项目,不少人物已经死无对证,留下了众多谜团。下文就一些广泛讨论的话题做一点分析。
海森堡之谜
传闻纳粹德国“铀俱乐部”的首席科学家海森堡,为了拖延德国的原子弹研发进度,故意错算关键数值,让德国首脑们认定原子弹遥不可及,凭空让德国浪费了近两年的时间,等到德国战败投降,这帮天才科学家连链式反应都未试验成功。这个传言的真伪,被称为“海森堡之谜”。
二战一些历史研究者和记者,曾经专门研究过纳粹德国研究核弹的细节,但是对于海森堡之谜,没有找到更翔实的证据。海森堡本人,在历次对外披露中,均采取了对自己有利的说辞,不过也未公开承认自己是有意拖延核弹研发进度。
尽管如此,谨慎的讲,海森堡故意拖延核弹研发进度,缺乏可靠的证据;激进的讲,海森堡有意拖延的可能性极低。从海森堡战前和战后的行为表现来看,非常高的可能是:他只不过是一个聪明的恶棍,麻木冷漠自私的本性使习惯于恶之平庸(The Banality of Evil)。正如这个名词所指向的纳粹打手艾西曼一样,战前他在表面上机械的执行上峰的指令,战后他积极的为自己的暴行辩护,将罪责推卸给更高阶别的领导。事后证明,阿道夫艾西曼在战后法庭上的辩护,只不过是为了推卸罪责的表演。按照他的逻辑,在他之下的士兵罪行,理所当然可以推卸给他,他再推卸给更高领导,所有罪责似乎只能由最高领导者一人承担,打手们的恶行都是被迫的行为。
海森堡与艾西曼不同的是,他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与纳粹切割。在纳粹政府的统治下,特别是在戈培尔的操纵下,有无数的科学家和社会精英,被迫臣服。但同时,也有被迫害的科学家们选择出走。海森堡以及冯布劳恩,选择了为纳粹政权服务,这种行为已经充分说明了他们的价值观,任何事后的辩解都是徒劳的。人们应该庆幸,希特勒集团没有率先研发出核弹,而没必要纠结于海森堡之谜的真相。
日本因何投降?能不能不投原子弹?
奥本海默电影依据的原著作者之一舍尔温(另一作者已经离世),在与国内连线访谈时称,日本在宣告投降之前,已经与苏联谈判准备投降,因此两颗原子弹的爆炸不是日本投降的原因。
日本因何投降的观点,在二战之后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由此延申出来的讨论,两颗原子弹的爆炸似乎没有必要,伤及了无辜。战后的日本社会,也一直反思这个话题,日本媒体也采访了参与了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执行轰炸的飞行员,询问他们当时和后来对使用原子弹的态度。电影《奥本海默》在日本遭到禁映,也可以部分解读为原子弹对日本社会的情绪伤害之深远。
日本二战战犯和裕仁天皇,都已经作古,即便在世也不会公开袒露当时内心的想法和内部的争斗。不过,从已经发现的史实,还是可以作一些推理,一窥端倪。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布波茨坦宣言,明确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斯大林与会,但未签署该宣言。当时的日本政府公开表示拒绝波茨坦宣言的内容,准备将战争进行到底。之后还继续扩军,打算在本土决战。根据日本的史料,即便在美国投下第二颗原子弹(8月9日)后,日本政府内部主战派依然叫嚣着战斗到底,主降派和主和派并未明显占据上风。但在8月9日夜间10时50-53分,裕仁天皇批准了外相提出的投降方案,即接受波茨坦宣言,但以维持天皇地位为条件。经过一轮交涉,以美国为首的盟国默认了日本的主要条件,8月14日,裕仁天皇通过会议裁断投降,15日对外广播终战诏书,正式宣布结束战争。
那么这个过程中,苏联到底起了多少作用?回顾一下当年的主要事件。
1945年2月份,苏联、美国、英国在苏联领土克里米亚岛上的小镇雅尔塔召开了数日的会议,美、英要求苏联在欧洲战场结束后,尽快派兵到亚洲战场,以早日打败日本,苏联就此提出了远东利益诉求,美英在以蒋介石同意的前提下支持了苏联的主张,最后三方签订了协议,史称雅尔塔密约,苏联同意在德国投降后的两到3个月内出兵攻击日本。当年4月5日,苏联通知日本,单方面终止了苏日中立条约。该条约于1941年4月13日由两国代表在莫斯科签署,苏联同时声明承认日本控制的伪满洲国政权。
5月8日,纳粹德国投降。6月份开始,斯大林秘密调动军队到蒙古、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边境。与此同时,通过外交途径与日本、蒋介石政府谈判,争取苏联的远东利益,但均为达成协议,苏联也未在后来的波茨坦宣言上签字。当时的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被美国打败但在中国大陆仍保持了大量军队和占领土,伪满洲国所占据的东北基本未染战火。美国联合国民党政府的军队,从成都起飞,开始轰炸日本本土。在日本政府内部,已经有了主和的声音,主战派也明白,面临美军攻占本土的境地,所有资源已经捉襟见肘。日本的外交部门一直和苏联沟通,希望与苏联谈判,避免苏联介入亚洲战场。
在7月份,美国试验成功原子弹后,实地投弹马上进入了日程安排。虽然遇到了少量反对意见,但是投弹意见占据了主流,因为如果不使用原子弹,美军强攻日本本土,即便按照损失最小的方案,也要死亡二、三十万的美军士兵。按照当时制造原子弹的材料,美军计划陆续生产9枚原子弹,选定了11个城市作为轰炸目标。选择立即使用原子弹的另一层用意,是逼迫苏联尽快对日本宣战。
8月6日,美军向广岛投掷了第一颗原子弹(昵称为小男孩,铀弹)。8月8日,苏联决定对日宣战,8月9日苏军正式跨过边境,进军朝鲜和中国东北。苏联对日宣战的日期,刚好满足雅尔塔协定的承诺(德国投降后的二到三个月)。8月9日,美军向长崎(原定为小仓,因天气原因将轰炸目标改为长崎)投掷了第二颗原子弹(昵称为胖子,钚弹)。
8月15日公开广播的天皇《终战诏书》中,只字未提“投降”二字,不过提到了罪恶的炸弹。诏书的大意是:当初都是为了你们好,实现东亚的共同繁荣,发动了特别行动,向美英宣战,侵犯他国领土本来不是我的意思;然而事与愿违,这事没办好,还被扔了恐怖的炸弹,让你们受苦了。现在还是为了你们好,我们决定接受联合公告,希望你们体恤我的良苦用心。
苏联进军东北和朝鲜后,到9月初已经肃清了拒绝投降的日本军队,在占领东北期间,苏军将日本经营多年的工厂设备和其它资源掠夺一空。在美国投掷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后,蒋介石政府为了急于达成协议,采取了妥协退让的策略,基本接受了斯大林的所有主要条件,8月14日双方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后于1950年,新中国与苏联重新签署,苏联又放弃了在东北的利益)。斯大林基本实现了之前预谋的外蒙独立、租用东北旅顺、大连港口、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占据日本北方岛屿等所有远东战略利益。
历史进程虽然无法假设,很多观点也难以用事实佐证,不过从上面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确定的是:
到了1945年,日本战败是必然的结果,从各方面讲,日本都已经无法获得战争的胜利。唯一不确定的是,日本在本土能抵抗多久。
日本主和派和天皇,对投降的核心诉求是维持天皇地位,起初附加了其它条件,最后只剩下了这一条。主和派和天皇,在投降之前所做的抵抗无非是为了这最后一个“台阶”。
原子弹的威力,加速了日本投降进程,主要是打击了日本裕仁天皇和主和派的心理。
苏联在与诸方博弈过程中,以非常小的代价获取了几乎全部远东战略利益。
日本投降时,在中国战场(特别是东北)日本没有完全战败。日本宣布投降后,中国战区的受降区域从南到北。从战争角度来讲,日本及早投降,大大降低了中国军民的潜在损害。原子弹对中国战区可谓功不可没。
苏联、中国的原子弹是自主研发的吗?
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科学家们也很聪明,苏联情报部门(尤其是从fuchs处得到的情报)未必会给原子弹研究人员参考。还有一种说法,美军向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一颗未爆炸,后来被苏联得到了。
从后来披露的史料来看,Fuchs的情报是最主要的来源。不过原子弹的试爆成功,不仅是理论和技术路径的突破,还需要生产。苏联当时没有足够的铀,所以在技术和资源方面,还有德国和苏联盟国的帮助。苏联的核能科学家后来曾公开说过,Fuchs的贡献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否认苏联本土科学家的作用。原子弹的研发,毕竟不是纯理论研究,苏联科技工作者肯定也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难题。不过按一般的理解,一项技术突破从0到1是最难的阶段。核裂变和核聚变的物理原理都是公开的,最早的突破毕竟是美国科学们实现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曾经多次向苏联提出援助原子弹技术。到了赫鲁晓夫时代,苏联主动答应援助原子弹技术,后因58年底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回了所有专家,停止了所有援助项目。新中国的原子弹项目,陷入了停滞。坊间传言,当时苏联留下了所有原子弹的技术资料,虽然不是最先进的。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2013年上映的电视剧《聂荣臻》对这一过程有所描述。另外,钱三强的遗孀何泽慧,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谈论过此事。钱三强在Fuchs回到民主德国(东德)后,曾经赴东德与他长谈。
美国曾怀疑参与过曼哈顿计划的女科学家寒春(原名Joan Hinton)向中国提供了情报,寒春曾一度被美国民众视为叛徒(1953年,一篇题为《一个逃掉的原子间谍》的文章刊登在美国媒体)。杨振宁也曾经怀疑过中国原子弹的研发过程有外国专家参与,向邓稼轩求证。事实是,寒春只是在芝加哥作为费米的助手,参与了链式反应实验。她并未接触到更多的原子弹制造机密。寒春因受其哥哥(韩丁)和男友(阳早)的左翼思想影响,来到中国。为了提前准备,还在一年前跟杨振宁学习中文。费米对寒春离开美国远赴中国完全知情,但并未将其告发,寻求美国政府禁止其出境,也可以侧面说明寒春即便了解原子弹部分技术,也比较有限。寒春是否向新中国提供了原子弹技术资料,目前无法求证。不过可以推断的是,如果她参与了原子弹研发工作,至少部分时间她会因为涉密而受到种种限制。目前没有资料说明,她在中国的生活曾经存在大段的受限时间。
4、科学家的道德困境
电影《奥本海默》对时代漩涡的描绘,更多的是通过奥本海默本人的道德困境(其它科学家的行为作为衬托)展现的。
奥本海默家境优渥,资质聪慧,基本很难与穷苦大众共情。在回到美国任教之后,还曾嘲笑同僚的破落算计,遭到别人的忌恨。1929年的世界大萧条,对世界的格局演变带来了深远影响,德国纳粹正是在萧条的世道下开始疯狂生长。而奥本海默依然生活在象牙塔里,衣食无忧,还要和同事的老婆发展地下情。直到1933年,外界的思潮终于波及到了他的大脑,他开始接触到左翼思想,开始参与工会运动,开始思考政治。
电影中花了不少篇幅,描写了奥本海默的内心纠结。他主持制造了具有超级威力的杀人武器,必须用它杀掉很多弱小甚至一些无辜的人来挽救更多的生命。这有点像“电车难题”。而可以预见的是,这件大杀器可能会落到后世的希特勒们手中,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灾难。在实验还未成功时,奥本海默等一众科学家就开始考虑限制核武器的措施,并且反对研制威力更大的氢弹。这样的场景散落在影片各处:招募科学家们进入曼哈顿计划时,有些人直接拒绝;纳粹德国投降后,科学家们开始讨论是否还需要继续研制原子弹;促使爱因斯坦联合签名致信罗斯福、提议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西拉德,积极推动限制核武器使用;众人讨论投弹到无人区,仅以威慑来促使日本投降;波尔专程与奥本海默讨论爆炸成功之后的核竞赛。
《奥本海默》里涉及的真实著名人物众多,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几乎都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而不是一个只着眼于职业工作的机器人,哪怕是其中的反派人物:间谍人物Fuchs,几乎得罪了科学界的Teller,和被视为阴险政客的Strauss。Teller坚持制造氢弹,明面理由是为了国家安全,项目启动也是在苏联成功爆炸原子弹之后,与他的个人野心无关。实际上,他在听证会上的证词,也是相当模糊的,远构不成诬陷。他事前也完全可以回避,不去趟这浑水。然而他选择了参加,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忧虑,结果是招致了几乎所有科学家们的反目。如果说奥本海默、西拉德等科学家们表现出对政治的幼稚,那么Teller也是其中一员,只不过他选择站在了对立面。当他想招募人员进行氢弹研究时,他发现了奥本海默们的影响力。按照事后诸葛亮的方法,奥本海默们对氢弹研究的抵制,无疑是螳臂挡车。因为竞争已经拉开序幕,开弓没有回头箭。美国无法回避核竞赛,正如当初曼哈顿计划的初衷。Teller最终选择与政客联手,打压了奥本海默们的影响力。氢弹成功之后,他与Strauss也各自承受了痛苦的代价。“卑鄙”的政客Strauss同样是犹太裔,并且反对犹太复国主义。显然他不是个犹太种族至上者,没有和奥本海默认老乡。难道这样的人一定是曲意逢迎、毫无原则的小人吗?
限于原著和篇幅,一部三小时的电影无法展现更多的时代背景: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思想体系的斗争。在影片之外,历史档案的解密也同样存在限制:人们很难知道当时德国,特别是苏联阵营在发展核武器竞赛期间到底经历哪些斗争。后来的资料揭示,苏联的原子弹之父伊戈尔·库尔恰托夫也曾公开表示:核武器对人类非常危险。
新中国的核武器研发由于保密,其内部情况不为人知,不过媒体上也曾经发生争论。陈毅任外交部长期间,曾公开说过“当掉裤子,也要搞核子”,结果被当时香港明报的老板金庸发文痛批。金庸认为应该优先发展民生项目,核子弹即便制造出来,也无法使用,起不到威慑作用。香港的统战报纸集体围攻金庸,后被陈毅制止,一场风波逐渐消散。
寒春的故事同样具有代表性。她本人参与了原子弹研发,后因左倾思想选择到中国参与革命。上世纪70年代,她携子曾经返回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1971年她受邀参观大寨,还与同样受邀的杨振宁相遇。她与阳早育有三子,其中一个儿子阳和平曾经在美国学习并生活,后选择了离开美国,回到了中国生活,目前经常在网络上点评时事。阳和平还专门就电影奥本海默作了一个点评视频,里面提到了他和母亲回到美国生活的见闻。他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一句话:社会主义依然好,资本主义还是很糟糕。
有趣的是,与寒春同辈的亲属、阳和平的表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教授Geoffrey Hinton目前被公认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也存在相似的轨迹。他的爸爸因为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从英国搬到了加拿大;Geoffrey在取得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突破后,在兴奋之后,也开始反思自己是否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主张监管人工智能的发展。Geoffrey的初创公司卖给了谷歌,后来因理念原因,他选择了退出。
这些天才科学家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拥有强烈的道德感和使命感,虽然他们个性各异,有时也非常不讨人喜欢。周培源就曾经描述过,会议中的西拉德非常令人讨厌,虽然西拉德的行为有着高尚的目标:像具有道德洁癖一样的追求限制核军备竞赛;奥本海默私生活混乱,也经常给人以傲慢无礼的形象。无论怎样的个性缺陷或者私德不济,他们都没有选择利用他们的天才追逐权势或者奴役愚众,相反他们爱管闲事,不惜舍身对抗权贵和民粹。
科学家们的专业优势不在政治、社会研究,在意识形态的主战场,除了政客、军人在刀光剑影中拼杀,主角是两大阵营的思想家。奥本海默电影中的两场听证会,分别以黑白和彩色展现,实际上黑白片段发生在彩色片段的9年之后。在同一时间,两大阵营的思想也在发生激烈的斗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学派,例如新自由主义的奥地利学派思想(米塞斯、哈耶克等)也在发育。
斗嘴之余,两大对立阵营也在不断的证明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正确”。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曾指出:“根本不用担心有的国家窃取美国的科技一项技术被他国窃取后,美国这样的国家很快就会产生更先进的技术只有当他国窃取美国的《独立宣言》时,他们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对手!”,但苏联阵营国家从来不信这个邪,他们更感兴趣西方国家不公开的秘密。
虽然从目前来看,随着苏联的解体,原来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已经势微,不过目前尚难说已定胜负,原来两种不同的制度呈现出相向演变的态势。可以预见的是,同样源于欧洲的这两大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还将持续下去,而历史上另一斗争主角,也会择机登场角逐。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26856.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