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3-03 09:32阅读: 次
《佛罗里达乐园》影评观后感:摒弃故事性的同时,导演创造了独特的风格
在找电影的时候,发现了一部评分颇高的电影——《佛罗里达乐园》。无论是烂番茄还是豆瓣、metacritic等网站,《佛罗里达乐园》的口碑都很不错。然而,看完《佛罗里达乐园》后,我却有些不知所措。
(一)
尽管这个电影的片长将近2小时,尽管很多人针对人物形象、镜头语言、主题意义进行了讨论,但实际上,《佛罗里达乐园》并没有故事。在这个电影中,导演将大部分的镜头放在了儿童身上。在前半段电影中,镜头“尾随”儿童们,记录着这群熊孩子的捣乱日常;在后半段电影中,母女组合更多的出现在镜头中,不过大都也只是碎片的拼接。
整个电影的转折屈指可数,矛盾冲突也很微弱。在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中,这种影片可以归类于非情节的“叙事影片”范畴。而关于非情节的内容,在《故事》全书中只占了寥寥几段。换言之,应该以怎样的标准来评价《佛罗里达乐园》?
我的不知所措正是源于此。尽管我可以用故事理论将《佛罗里达乐园》的不足尽数挖出,但这显然是无意义的行为。既然是非情节影片,自然没必要讨论情节。但是,我也不想过于主观感性的评价《佛罗里达乐园》。
从他人影评中不难发现,《佛罗里达乐园》要么让人很喜欢,要么让人很无感。双方的看法无关对错,只是标准、期待不同,且电影引起共鸣喜爱之处也是比较个人化的。只是,这种纯个人化并不利于我对影片的思考。为此,我尝试着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理解《佛罗里达乐园》。
(二)
我们不妨先站在全局来看《佛罗里达乐园》。如果以故事性而论,《佛罗里达乐园》仅有几处转折。其中一处在中点位置,小女孩的玩伴不再被允许和她玩;另一处转折则在于小女孩母亲殴打闺蜜之后,引来了儿童家庭管理局。尽管这两处转折给小女孩生活带来了变化,但电影并没有采用戏剧冲突的方式强化这种变化和影响,而是继续记录小女孩平淡中夹着笑声的童年生活。关于故事性的分析也只能止步于此。对在意故事性的朋友而言,这几乎是难以让人满足的。
既然转折这么少,《佛罗里达乐园》又是怎样赢得口碑的?我认为这与电影独特的镜头叙事语言有关系。《佛罗里达乐园》并不是讲述故事,而是在描述一段记忆,复刻记忆的感觉。
在镜头上,《佛罗里达乐园》几乎都是色彩缤纷的,让人感觉很有活力。但结合电影内容来看,住在汽车旅馆中的人并不是那么美好的。如果用黑白镜头或阴冷灰色的色调,《佛罗里达乐园》将会弥漫令人窒息的氛围。对比汽车旅馆实际生活再来看《佛罗里达乐园》,不难猜测,这种色彩缤纷的镜头画面及其内容,其实是小女孩的童年记忆。
关于色调和记忆、情绪的关系,我自身有所体会。如果回想一段不那么愉快的人生阶段,我脑中就会想到阴沉的画面,挥之不去。而《佛罗里达乐园》这种色彩缤纷的镜头,不仅表现出小女孩对童年记忆的正面情绪,也无形间让观众联想到自己童年经历过的美好,或者是童年渴望经历的美好。一定程度上,这让观众忽略了故事性,而是在记忆与情绪中“泡澡”沉醉。
除此之外,《佛罗里达乐园》的叙事视角也颇为特别。尽管导演将镜头对准迪士尼周围汽车旅馆的边缘人生活,但他并没有居高临下的审视这群穷人。诚然,电影中小女孩的母亲教育水平不高,只顾一时享乐,做着非法勾当。但是,导演从头到尾都没有批判她,只是将镜头对准她,展示她的生活,告诉人们她这样的边缘人是如何取悦自己,如何待人待物。而小女孩的行为虽然很“熊孩子”,但银铃般的笑声却让人印象深刻。
凭借不偏不倚的态度,《佛罗里达乐园》不仅从容的展示了社会边缘人的生活,还让人认识到他们的生活乐趣。乐趣万千种,无关金钱,而在乎心态。哪怕处境不好,亦能从中寻得小乐趣。影片传达的这种态度,同样感动了很多人。
当然,尽管导演叙事时并未加入评价,但在影片风格取向却又倾向性。《佛罗里达乐园》的大部分镜头聚焦在6岁的小女孩身上,并借由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和色彩缤纷的镜头画面,让观众形成美好的印象。
然而,一旦以理性的视角来思考,顿时发现这种美好也只是缤纷泡沫,一戳即破。在汽车旅馆中,主角母女一家很穷,非法之事屡犯不改;有时候会遇到恋童癖老头,有时候会遇到黑帮交易,有时候会遇到暴力冲突。仔细一想,电影中除了小孩,成年人必然少不了得过且过的懒惰、贫穷的焦虑、毫无希望的人生等烦恼。但这些都隐藏在电影的细节中。
评《佛罗里达乐园》:摒弃故事性的同时,导演创造了独特的风格
导演必然清楚,小孩记忆中色彩缤纷的汽车旅馆生活绝非全面的真实,而是一种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记忆情绪。只要剥开这“乌托邦式的美好”,就会发现截然相反的事实。导演明知这点还这样做,一部分原因在于抛砖引玉,引发观众的开放式思考。从创作意图来说,《佛罗里达乐园》确实引起了人们对社会边缘人的关注。
(三)
倘若站在局部细节上,我们也可以发现几件值得一提的事情。首先,电影中的小女孩显然是个熊孩子。瞧瞧她做了什么——她朝别人的车子吐口水、她撒谎自己哮喘需要吃雪糕、她拉掉电闸导致旅馆经理文档表格没保存、她烧了一个空房子。这样一个熊孩子,居然让人讨厌不起来。这点颇为有趣。
一方面,电影有意淡化这些恶行的后果。“被熊”当事人反应并不激烈,甚至只是将其视为小孩玩闹,稍有纵容之嫌。这让观众忽略小女孩行为之“恶”。另一方面,电影镜头几乎是架在小孩肩膀上的,而不是俯视拍摄小孩。这获得了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当你把镜头放在和几岁的小孩子齐眉高的时候,你就发现世界变得更宽广。不经意间,观众犹如与孩童随行,与他们一同探索世界,平等的观察孩童们的天真、乐趣、纯粹。
当然,以上尚且只是部分原因。色彩镜头画面、温暖的意象、天真可爱的孩童面貌、镜头高度、孩童言语行为、成年人态度和表情……所有元素组合在一起的整体效果是超越部分之和的,很难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无论如何,导演对影片的把握确实很细腻。
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当我们把目光放在小女孩的母亲,就发现一些矛盾的事情。其实,《佛罗里达乐园》的这位母亲说不上来称职。她可以说是成年后的失足少女,对女儿犯的错毫不在意,不懂得责任的意义,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带女儿去偷骗,甚至在汽车旅馆里接客。如果说小女孩是熊孩子,那么这个母亲就是“熊妈”。
很多人对这样的母亲多有批评,但同时也有不少人发现了这位母亲的闪光点。有一次,她带着女儿兜售便宜香水,但被保安拦下。为了尽快逃离避免再入狱,她连散落的香水都不拿就带着女儿离开。这个时候,她的情绪至少是激动的、愤怒的、害怕的、烦躁的。但是,她还是耐心的给女儿解释,并在女儿跑不动时背起女儿。遇到不顺心的事,她没有将愤怒发泄到女儿身上,仅此一点,已经是很多家长做不到的。同时,这位母亲也将女儿视为朋友伙伴,没有居高临下的逼迫,平等对话,非常重视给女儿带来欢乐,也很细心的保护女儿免受成年人世界的伤害。
兼具“熊妈”和闪光点,这位母亲形象也变得复杂起来。有的人喜欢她,有的人批评她,各有各的道理。以我之见,尽管母亲的很多品质都值得学习,但却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母亲为女儿的未来做了正确的引导。关于正确引导的定义,每个人标准不一。但不难看出,熊孩子如果不加管教,未来大概率不会太好过。即便小女孩童年生活很快乐,母亲满足了她的各种愿望,但是未来小女孩长大并在社会上受挫时,埋怨母亲的概率是比较高的。
第三个值得一提的是旅馆经理。在电影中,他驱赶了恋童癖老头、黑帮罪犯等,保护了汽车旅馆的孩子们。他会批评小孩,同时却又会包容原谅他们。少女母亲遇到困难,他也会尽己所能帮助他们。这是个老好人的形象,给汽车旅馆租客们带来了温暖。
我承认这些行为很让人暖心,但同时我也认为经理只是表面的老好人。尤其是对待孩子的态度,经理对熊孩子行为大都刀子嘴豆腐心,这有纵容之嫌。实事求是的说,经理对熊孩子的养成也是有责任的。同时,如果经理有心帮助这些租客,很多行为都只是流于表面的。然而,真的要让经理帮他们什么,似乎也帮不到什么。换言之,经理的善意之举更多是想帮又爱莫能助的无可奈何。
结语
《佛罗里达乐园》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但始终不能忘记一点,它是一个非情节的影片。如果想要看一个因果闭合的、矛盾冲突明显的故事,那么《佛罗里达乐园》绝非首选。如果是想要获得一种情绪、感觉,那么《佛罗里达乐园》也许能唤醒些许童真的浪漫。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16783.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