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电影评论 >

《倩女幽魂》影评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2-20 10:14阅读:
《倩女幽魂》影评观后感:对人物试评以及对电影创作的一点看法

感谢曾经的香港电影赋予了我年少时别样的灵魂。

倩女幽魂是我喜欢的一部电影,电影里熟悉的画面时不时会浮现在脑海里,多年过去,依然如此,这就是经典的魅力。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营造了一个让你觉得真实而梦幻般的故事,一如以往的港片,影片很有代入感,细致入微的场景布置,演员精湛的演技,让你仿佛置身于古代。那些场景或许打动过你,或许让你对这个世界有了新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和你的内心世界相通的。

已经好久没出这样经典的电影了,不得不说时下的电影流于形式,制作粗糙,观感幼稚,让人频频跳戏。而这些都归咎于制作班底对艺术的真实把握,精髓就在于两个字:感官。没错,我们人的感官是最敏锐的,那些试图欺骗观众,试图以奇葩的人物碰撞和酷炫的场景来营造电影的,都是试图在用自己蹩脚的智商欺骗聪明的观众,自己首先就不会相信这拍的东西是贴近生活的,怎么能让观众相信。感官的体会是人对于一部电影有没有带入感,有没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从几个方面来说,则是演员对角色的把控和演技的真实,剧情的紧凑和合理,场景的还原布置,配乐的原创,以及镜头的把控。这种综合条件的具备不是能培训出来的,也不是科班出身就能具体的,那种科班式的导演只会拍出机械般的电影,科班式的演员也只会用机械的演技来完成人物的叙述,人们很难从演员身上看到闪光而耀眼的灵魂人物。

戏剧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赋予了演员升华于现实的特质,它既不是演员本身,又不是剧本本身,它是演员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按照自己的灵魂特质重新创造了一个高于演员平时生活状态的这么一个灵魂人物,因为这种特质,演员平时生活是没有的。观众看的是这个东西。

首先说演员,片中宁采臣的扮演者是影帝级偶像,张国荣扮演,尽管当时的他扮演的时候已经31岁了,可是却依旧能演绎出书生的那种稚嫩,灵动,还有正义。灵魂人物不是你从生活中认出了他,而是你从他的身上,看到了生活,即使你从来没看过人物的样子,你却可以看到他之后,觉得他就是人物的那个样子。而现在的演员普遍让人代入感极差,就是自己都演不出那个人物该有的样子。词汇已经无法再细致描绘那种感觉了,是一种眼前一亮,熟悉而真实的人物感,要的就是那种纯粹的人物气息,这种气息是一种人文的直接体现也是一种时代的体现,它出于演员自身对于角色的想象,营造以及结合了当时现实的烟火气。张国荣扮演的书生,那种纯真正义的灵气和影片中妖魔恐惧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以人为基础的电影营造,要的就是这个灵气。

总之一句话,就是这个感觉对不对,区别于大陆科班演员的成长模式,大陆的演员往往演技备受青睐,这是因为香港演员的演技是片场直接由前辈或者导演最直接的气息传染而来的,沟通一切情感的要素,很多时候只能浓缩在了一种氛围,气氛,气息之中,再复杂的词汇,再规范的描述在它面前都显得乏力和苍白。譬如一缕香气,一口食物就可以勾起很多人复杂而绵长的回忆,让人缅怀过去,就是这样的道理。当年的香港,地域狭小,文化流传匮乏,却汇聚了众多有才华的制片人,编辑,歌手,艺术创作者,大家对于文化的渴望来源于经济发展后的娱乐消遣,也更是对于家国情怀,本有文化的一种自我坚固信仰。游子之心,对于本有文化的描述总是浓墨重彩,用力极深,而这种过力,却形成了最浓厚的感官气息。当年的香港歌坛,影坛竞争异常激烈,电影票房最直接反应了电影制作精良与否,所以,电影的气氛营造和人物的入戏能不能通过一种最直接真实的感官和观众沟通,让观众留下,是所有创作者需要努力的。这一切容不得一丝做假的成分在里面,观众是最敏感的,也是最真诚的,这是需要每一个制作人清楚的。
感觉这个东西,是死人和活人的区别,在佛家来说是觉,佛者觉也,道家来说是道情,儒家来说是仁,感觉这个东西用途非常广,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书法,武术,手工,舞蹈,都是练得一种感觉,出手的时候已经不是一种思考得来的东西了,而是由感觉去判断,感觉的判断可以准确到非常细微,非常全面,非常立体而生动,感觉就是生命体应有的活力,是有能量的,交通过往,感而遂通,未曾见过,却已深刻,感觉附带了浓厚信息,感觉再配合周围环境的升华变化就是神韵。

       艺术大师往往善于营造符合电影本身的气氛,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给人以种种深刻的印象,让人充满了对当下世界的幻想。港片电影尤其善于塑造影片应有的生活氛围。浓墨重彩而不失真实。

      不知道现在的人们是不是感官能力下降,还是觉得制作门槛已经变得很低,已经没有了这种电影本有的氛围追求。

这就是一以贯之。这就是艺术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窍门。差一点都不对,差一点都能辨别出来,而这种辨别能力就需要编辑,导演,艺术指导,灯光师,配乐师等艺术创作者能有很好的积累,在生活中不断体会,在表达中不断演绎手法。

艺术的感觉这东西怎么培养?靠积累,一种是环境对个人的熏陶,人与人的交流,一种是个人的观察和学习,不断地感悟,不断地丰满自己的灵魂,灵魂具有吸收环境的要素和模拟环境反应的特质。人是一种能积累很多信息的载体,不管是生理的,心理的,灵魂层面的,都能积累起来,协调了,就强大了,不协调就衰弱了。所以演员需要脱离太虚假的拍摄,比如综艺节目,不要太频繁和观众的互动,就是为了保持自己这种对于艺术感觉的把握,那种敏感才不会至于被过度的现场喝彩进行消费而扰乱。感觉这东西也不是说练就能练出来的,有些人练着练着就歪了,有些人就知足了,有些埋没了,有些很自以为是了。这里面有些是看天赋的,看个人对世界的理解。

时下的电影制作已经很少有这种气息的了,是拍不出来还是不敢拍,怕拍了挨骂,已经不知道了。总之,感觉不对,一切就都不对了。厉害的演员和导演,一眼就能感觉出来,这就是天分,这就是艺术,你说你感觉不出来,那你就没有艺术天赋。
值得说一下的现在的韩国电影发展势头很猛,普遍制作水准很高,他们当年就是受香港娱乐圈影响很大的,估计是得到了港片注重氛围感觉的这么一个精髓。

演员首先就应该让自己和观众相信自己就是剧中的人物,否则一些微妙的表情甚至不是剧中的心理活动就会让人跳戏,张国荣在电影《霸王别姬》拍摄前,据说先到梅兰芳先生的坟前祭拜要的就是先体会传承下来的京剧神韵,这也是为自己入戏做铺垫,进入电影拍摄前期,还做了很长的京剧培训,从身段,手势,唱腔各方面系统学习。

好的演员不只是你演出了这个人物,而是你演出了这个人物的同时,我们还能看到人物的生命特质。入戏都只是入门,你得入神。

所以人物一出来,你就能感受到他和这个电影的高度磨合之外,他就是这个电影的人物,他有人物该有的心路历程,该有的灵魂痕迹,这是演员通过自己对电影人物的把握和理解,然后结合自身自然散发的气质,往往就能演绎出一股神韵,灵动而贴切,因为感觉本身就赋予了生命。
 
再说说女主角小倩的扮演者王祖贤,给人的是一种凄美,妖艳,身世孤苦的感觉,这种剧中人物的气质是可以由演员自己自由塑造的,演什么像什么,这才是好的演员,当年的香港竞争激烈,没有过多的表演授课,更多的是以心传心,手把手的感觉碰撞,这就是表演的自然之处。让我们重温那些剧照吧,一看就很有带入感,很有年代感,很生动。

这里面有几个演员的表演层次,其实也真的没必要说,因为说了太学术化,懂的自然懂,可是交流就是这样,会心一笑的人太少,只好牵强附会于文字了。

第一种(没有角色)是不入流的,就是演员连剧本都没理解,就开始表演,也分不清这是喜剧还是悲剧还是什么,就开始演,结果不断让人反感,因为感觉都不对,明明是现代人,你还强硬地演什么古代人,又不是穿越剧。这种现象大陆现在遍地都是,以前在香港很少,即使是配角群演啊,都少。更有人调侃,那条狗的演技都比他好。一句话,就是感觉不对,演员的灵魂没有人物灵魂的痕迹。痕迹从很多方面来,必须要像剧中人物那样生活,学习,情感体会一段时间,这才能培养出来。

第二种(角色本身),把自己的感觉和气质完整表现出来的,起码理解了剧情。以演员生活中的气质和角度拍了这部剧。有点不入戏,也让人觉得是假的,这里一些当红演员在市场和导演的影响下才拍出来的,也有一些是自己没有什么表演天赋依然硬要表演的,或者科班出来的。让人感觉我在很努力告诉别人我正在扮演这个角色。

第三种(角色+演员),深刻地理解了剧情,自己的灵魂特质瞬间和剧情特质吻合,更够入戏,表演比较自然,不过还是参有一些不是这个人物该有的微妙情绪心理,没有连续入戏。给人感觉我在演一个角色,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四种(角色+演员+生活+神来之笔),就是可以称为表演艺术了,演员深刻理解剧情,升华了剧情,让剧情为自己的表演服务,自己的灵魂气质磨合得和剧中人物的时代背景,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很贴切,又升华了自己的气质,也就是我借着这个角色在生活,而这个角色又细微中有我过去现实生活的影子,本有的我和虚拟的我结合在了一起,我过去的生活影子赋予了这个人物灵魂,这个人物描述又赋予了我灵魂的多样性。表演中完全入戏,自然流畅,给人感觉我就是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就是人物本身,又重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超出平时我们观众在生活中熟悉认知到的不同的人物。这些就被称为经典角色,比如周润发的赌神,周星驰的唐伯虎,孙悟空,梁朝伟的警察卧底,他们都可以在多部电影里自由进行角色塑造,人物切换。这种经常就是被评为影帝的。

他们的表演只能用神韵来形容,一看就知道是神来之笔,神韵者,神而会之,经典之作,让观众经常能够想起,然后回归生活既觉得是和生活相通的,又希望自己在生活中模仿电影里人物的气质。观众从电影里看到了一种有高于生活的精神灵魂,这种灵魂因角色而有,虚幻而又复杂,却因演员本身和我们一样的真实给予了一种可以让人模仿,触及的魅力,人们往往在接触后就喜欢模仿,更多的是想拥有这种精神特质而生活,因为这种精神会让我们和看到的电影人物一般,赋予我们人生传奇色彩和各种奇妙的生活对待态度。这种态度是我们平常所欠缺的,乏力的,不明显的。这就是港片电影为什么频频能创造出让人模仿的角色,而大陆很少的原因。

经典的,比如:
周润发由演出的《英雄本色》,演出了没有什么文化,落寞凄凉又重情重义的小马哥。《赌神》,则演出了举止高雅,深不可测,睿智果然,气度不凡的高进,确实可以看见赌神的应有气质。《卧虎藏龙》,演出了遁世隐修,身怀绝技,自信自负,心静如水,又留有爱情牵挂的李慕白。

张国荣在倩女幽魂里面的书生,春光乍泄的恋人,英雄本色的警官,霸王别姬里面的别姬。

还有很多优秀演员,大家去体会吧

忧郁而又动人的神来之笔

再看看里面的电影场景,好了,今天累了,之后再说说电影场景吧,那个也很重要。

最后感叹一下,当年香港最辉煌的电影和歌唱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留给我们的恐怕只有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很怀念当时的人文气息和世界的美好,浓厚而多彩,深刻而新奇,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和认知。我们是无比幸福的一代。那些频频带给我们感动和感官享受的幸福似乎很久没有了,有的也只是零星的火苗,再也没能燃起心中的那团火焰,也许这是时代更迭必然的吧,一大批人被挤在一个小小的地方,才华爆发得像井喷,也像那年的烟花,灿烂无比。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16614.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