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影视剧评说 >

《大道薪火》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3-10-12 09:27阅读:
《大道薪火》观后感

革命与民生——从《大道薪火》开头说起

颜同林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3年9月15日,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正式播出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大道薪火》,目前已播出多集。从已播出的部分,结合搜集整理到的相关史料,我们不难发现它是一部心系革命与民生双重主题的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大片。

《大道薪火》由江西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宣传部、贵州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江西省广播电视局策划指导,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上饶市司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海纳川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全剧讲述的中国革命历史时段为1931年到1935年之间,历史事件则从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权开始,到贵州境内的遵义会议结束,空间上则主要牵涉到江西、湖南、贵州,以及上海、南京等地。与既往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侧重革命主题不同的是,此剧将革命与民生主题并置杂糅,不断穿插起来成为相互协调的双线结构,特别是民生主题则彰显了革命岁月的生活细节,更加丰富、生动、真实地接近当时革命的实际。

首先,该剧紧紧扣准革命主题进行新的表达。站在中国革命历史的长河来看,1931年到1935年短短几年之间,革命历史大事不断发生,中国工农红军的系列叙事由此而生,如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如在临时中央指示下,红军攻打赣州,先后经历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不得不突围进行长征。从战役来看,经历了赣州水口战役、广昌战役、湘江战役;在重要会议上,赣南会议、遵义会议也成为焦点……。这一系列革命历史事件之中,或是血腥残酷的战争场面,或是党内政治斗争的波诡云谲,或是国家民族的转折之处,全都艺术性地得到了部分呈现。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创建了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组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则为工农政权雏形做了积极的尝试,虽然它在地理空间上显得有些局促、经验不足,但毕竟支撑了工农革命。可以说,在革命烽火的不朽年代,战争、流血、牺牲、斗争仍然是革命不变的永恒主题。

其次,民生主题得到生动的彰显。一是民生主题并不是虚空的,而是切实关联着人们的生活,关联着革命的成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治国理政的尝试,如何理解革命的需求,如何实践共产党人的初心,这不只是历史的预演。民生领域并不是小事,也是革命的头等大事。比如在开头几集里,就涉及婚姻条例的颁布,妇女的解放;涉及经济建设的内涵便包括创办银行、开办钨矿、发行纸钞;另外如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也都不是小事件。从这个意义来看,全剧在这一方面让我们更加接近历史的真相。二是从江西瑞金开始,到贵州的遵义会议为止,追根溯源红色政权的来历,可以发现这一阶段是党的领袖毛泽东的至暗时光,在个人的革命低潮中,可以窥见他的斗争精神,他的成长历程。对于毛泽东这一历史人物,此剧不但在军事才能方面予以重视,而且也在民生领域的建树中来进行凸现,这一用意十分难得。探寻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在军权之外的政权中进行叙事,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三是重视民生问题,对革命起到了纠偏、丰富、弥补的作用。众所周知,从1931年到1935年只是一个历史的阶段,是颇为集中的一段红色传奇历史。以前的同类剧作,用力在“围剿”和反“围剿”、革命与恋爱、救亡与启蒙等等之间,很少直接涉及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很少关注百姓的吃穿住行。这是中国革命历史被忽略、被遮蔽的一面,其实不应该如此。民生主题的作用其实不亚于战争中的正面冲突和你死我活,因为中国革命是为了让全国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大道薪火》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浓缩而集中的呈现,应该是颇有价值、有创新的重要亮点。《大道薪火》一开始,集中到中华苏维埃政权成立后的民众庆祝,童养媳问题、妇女解放问题的背后便有经济因素存在。毛泽民被委派去组建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重新发现铁山垅等处的钨矿资源,在中央苏区内部抽调人才铸造自己的钱币等经济事件,这样的事件意义甚大。工农红军军饷的筹措,根据地百姓的饭碗问题,都同等重要。至于在经济建设中涉及到经济和革命的关系,剧中人物谢步升贪污腐化的案例,或是面上或是点上,都在这部剧中展示了不一样的民生理念。

战争未动,粮草先行这样的历史理念深入人心。同样的道理,有力、及时而全面的民生后勤保障值得特别关注,中共领导的军队的日常生活,根据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是革命的有机部分。比如国家银行的创办与正常运转就极为复杂、不易;又比如采挖的乌金矿便是硬通货,借助它能与白区直接交换粮食和其他生活物资,实际上事关革命的成败。又比如,从1934年底到1935年之间,中央红军经江西、湖南转而征战贵州,在贵州这片中国革命的福地,逐渐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同样有经济、民生的考量。贵州经济落后,贵州军阀实力弱,有利于工农红军快速短暂进出,因为建立根据地颇有难度,黔地经济也长期支撑不了红军发展壮大,在黔地驻留时间就不会太长。江西、湖南、贵州与中国革命的复杂关系,推测在后续播出的影片中会得到反映。

与化用经济因素为人性描写的催化剂一样,借途经济、民生主题为政党生存和革命前途带来新的生机,这一点在《大道薪火》中得到了生动、传神的描写。《大道薪火》的剧情凸现革命与民生双重主题,双线设计革命的路线图,可以说不论是立足于军事还是经济,都是一场场硬仗,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离不开这两个战场的配合与协助。



人民伦理与革命合法性阐释:《大道薪火》的叙事逻辑

徐汉晖  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大道薪火》已于9月15日由中央电视台第1频道在晚上8点的黄金时段隆重开播,该剧由江西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宣传部和贵州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是一部聚焦1931到1935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求真务实、治国理政的革命历史剧。它首度以经济视角讲述革命斗争,打破了传统主旋律电视剧的艺术窠臼,不再以刻板的姿态叙述宏伟的革命战争史,也不以仰视的姿态神化故事主人公,而将历史记忆的抒写还原到对日常生活场景的再现上,将人民伦理与革命合法性话语巧妙衔接,在演绎革命英雄主义的同时,以真实的历史细节与润物细无声的剧情美学,消弭观众与历史伟人之间的隔膜,由此完成对革命起源的阐释与革命合法性的认同教谕。  

众所周知,有伦理内涵的故事总能唤醒读者内心的生命感觉,一部以革命历史为题材内容的电视剧通常要在叙事中表达潜在的价值立场,剧中故事的叙述其实是一种人心秩序的建构与规范过程。“叙事的根本作用就在于将真实混乱无序而且经常是没有意义的发展变得有序”[1],甚至叙事本身就含有道德晓喻的教化功能,它既能传达主流价值的伦理立场,又能表达个体生命对宇宙的细微体察。因此,任何一部电视剧在叙事时候,必然隐含着一定的伦理立场,这就是叙事伦理,即“在叙事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以‘对生命的热爱与人格的尊重’为核心的人文关怀”[2],或对故事本身所持有的道德立场与伦理价值观。每一部经典的主旋律影视剧,在叙事上都有自己的叙事逻辑或价值立场——不仅关注宏观的民族国家和泛化的人民集体,也会面向微观的个体存在,其中既有“人民伦理”的大叙事,也有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而“人民伦理的大叙事的教化是动员、是规范个人的生命感觉”[3]。

《大道薪火》以“革命”为视角讲述了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感人故事,全剧以“人民伦理”的话语姿态和诗性智慧,为观众全景式地展现了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正确道路的过程。观看《大道薪火》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这部电视剧在内在精神上持守了“人民伦理”的大叙事逻辑。从叙事逻辑上看,它既是“推翻旧世界,争取人民当家作主”这个宏大的历史主题之下具有主流意识形态色彩的大叙事,也有针对革命伟人微观感受的个体叙事。全剧展示了毛泽东在领导革命战友与敌斗争、艰苦奋斗过程中所遭遇的一切酸甜苦辣,最后都让位于了“为人民服务”的伦理立场。或者说,剧中主人公毛泽东在革命斗争中历经的一切个人苦难,最终都被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伦理目标的宏大叙事所化解与消弥。对于毛泽东和他的革命战友而言,他们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和国家,他们为此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他们个人的生命感觉在“人民至上”和“国家至上”的革命语境下,显得慷慨激昂又无比崇高。

可以说,《大道薪火》叙事的目的之一就是以人民伦理的价值立场进行革命合法性的阐释与认同教谕。在革命题材的影视剧中,对革命合法性的阐释和历史记忆的建构是一种普遍情况。从《大道薪火》传达的主题内涵看,所谓革命合法性其实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争取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正义性、必然性和规律性,它以人民为本位、以为民谋福利为宗旨,完全符合人民的主流意愿和时代选择。在《大道薪火》第一集的开篇故事中,我们就不难看出这种叙事隐喻。一位年迈的阿婆正在阴暗的房屋中纺线,在阿婆的侧上方,毛泽东政委正在为她修葺房屋,慢慢打开了天窗。毛泽东亲切地问道:“阿婆,亮了吧”,阿婆欢快地回答“亮了,亮了,亮多了”,而且毛泽东听说阿婆患有眼疾之后,立马表示要请一个有名的大夫为她治疗。这段对话不仅展示了毛泽东在苏区深入人民、扎根群众的亲民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中国共产党就是引领人民群众走出黑暗的光明使者。

正因如此,毛泽东带领的革命队伍在苏区进行的“反围剿”斗争和经济建设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可见,革命合法性体现的是一种崇真向善和进步向上的力量,符合真理标准和道德伦理尺度。作为一部革命题材剧,《大道薪火》试图通过形象的画面和生动的故事,梳理与建构有关革命的集体记忆,写出新生政权以民为本、一心为民的历史故事,由此表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人民性和合法性。正如革命先辈王愿坚所言:“没有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哪一个阶级不重视自己的历史。他们都珍视历史,并把它尽可能广泛传扬,以证明这个民族和阶级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必要性。还要把它用各种方式传递给后代,以保持和巩固前人和后辈的精神联系。”[4]

当然,以电视剧的方式去阐释历史,并不是简单地记录与回忆历史,而是站在一定的伦理立场去阐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其实,与革命斗争有关的历史记忆需要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予以表现,《大道薪火》就以细腻的历史细节和富有人间烟火气的生活场景对苏区革命历史完成了一种艺术上的美化与升华,创造出既有视听欣赏性的故事画面,又有寓教于乐内涵的审美延宕,令人回味无穷。

进而言之,贵州省近年来非常重视拍制表现主流价值观的影视剧,《极度危机》《文朝荣》《高山清渠》和《大道薪火》等影视剧的推出,都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和市场反映,共同展现了贵州的实干精神和责任担当,也极大鼓舞了全省人民发展社会经济、振兴家乡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1]伍茂国:《现代小说叙事伦理》,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2]徐岱:《叙事伦理若干问题》,《美育学刊》2013年第6期,第31页。

[3]刘小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沉重的肉身》,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4]王愿坚:《军人·历史·诗情——在解放军文艺社军事题材短篇小说读书班的发言》,《解放军文艺》1980年第12期,第82页。



《大道薪火》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新

颜水生  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何婷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

近日,由贵州、山东、江西省委宣传部联合拍摄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大道薪火》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和热烈讨论。《大道薪火》以恢宏的历史视野,真实具体地再现了一九三一年到一九三五年期间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生动形象地演绎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初心和使命。与《觉醒年代》《大决战》《功勋》等近年热播的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相比,《大道薪火》在题材选择、人物塑造等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创新。

《大道薪火》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在赣州战役、广昌战役、湘江战役等一系列战役中的军事战争场景,展现了红军指战员运筹帷幄、英勇奋战的英雄形象。虽然军事战争在该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该剧也展现了中华苏维埃政权在经济、金融、医疗、教育、婚姻、惩治腐败等领域中的艰难探索。中华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外有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和围剿,内有严重的经济困难。然而,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伟人高瞻远瞩、迎难而上,在上述领域进行了全面探索和深入实践,比如创办银行、学校、医院,兴办工矿企业,促进农业生产,可谓是对中华苏维埃政权历史状况的全景式展现。直面困境是《大道薪火》的一大特色,该剧真实描绘红军的后勤补给严重不足,在战斗中损伤惨重,伤员又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苏区物资匮乏,老百姓也面临生产生活、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困难。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亲力亲为下,比如通过任用毛泽民为国家银行行长、邀请傅医生治疗红军、创办扫盲识字班和夜校等一系列措施,又如在报纸上刊文为周恩来同志正名,使苏维埃政权在财政、医疗、教育、宣传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正是由于题材的丰富性,《大道薪火》体现了深广的历史意识和史诗气质。

《大道薪火》运用多种方法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首先,人物生活化。剧中的毛泽东既是雄才大略的伟人形象,又是与贴近百姓的生活形象,比如毛泽东下河打鱼、上山采药、看望阿婆、送小金子去学校,这一系列生活细节都体现了毛泽东始终与革命战友、广大群众心心相印。其次,人物对话化。该剧多次描绘老一辈革命家集体决策的场景,他们各抒己见,在对话中辩论,在辩论中冲突,最后举手表决,这些对话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理论能力和个性特征。比如毛泽东与王稼祥的多次谈心、对话,不仅显示了毛泽东的理论智慧,而且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真理,可谓是该剧中的画龙点睛之笔。再次,人物情感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比如周恩来给生病的毛泽东送药,钱希均想方设法买鸡蛋送给怀孕的贺子珍,这些细节体现了革命战友的深厚情感。最后,语言经典化。《大道薪火》运用了众多经典的诗词名句和民间俗谚,比如毛泽东吟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现了坚定的革命意志;又如毛泽民以“铁山相对望蒙蒙,烟雾霏霏锁万重。日昼半天开霁色,展前双剑削芙蓉”,描述国民党反动派对钨矿的破坏;再如剧中经常运用“穷人开当铺,兜里没钱”“指秃子骂和尚”等民间俗谚,显示了民间语言的智慧和趣味,这样使该剧语言显得丰富且富有蕴味。

    《大道薪火》以紧张激烈的军事战争为线索,以苏区经济财政建设为核心,全方位地再现苏维埃政权建设的艰难历程,全景式地再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大道薪火》丰富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方法,不仅使观众尽情享受了视听盛宴,而且使观众能够深刻领悟中国革命的真理。



《大道薪火》:波澜革命史的影视叙事新探索
杨小天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六盘水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新中国来之不易,曾经历过漫长而残酷的战争年代。特别是1931年至1935年对全国人民来说更是刻骨铭心: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东北抗联,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34年红军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这些重大革命事件相继以影视文学形式搬上银幕。近日,由江西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宣传部、贵州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大道薪火》正在央视热播,主要以经济视角探寻共产党早期治国理政,对波澜革命史进行影视叙事全新探索。

《大道薪火》属于典型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首次聚焦土地、金融、经济、根据地建设、政权建设、法制建设、教育、医疗、文化宣传等方面,以经济视角讲述这段波澜革命历史,获得了不少观众的青睐和共鸣。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往往是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为叙事主线,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主线为依托穿插一些虚构的故事情节与人物设计,并加以富于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宏大的史诗般叙事(《电影文学》2021年第17期第16-19页)。它和古代历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一样,一直是我国电视剧的主要故事来源,并已成为中国电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觉醒年代》《大决战》等。这些电视剧大多以战争为切入点,或讲述浓烈的家国情怀,或讲述动人的先烈事迹,或讲述残酷的革命战争,以大场面、大制作、大战役表现战争惨烈,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并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征。

相较于传统的革命历史剧集,《大道薪火》在选题方向上大胆创新,将镜头从人们耳熟能详的著名战役,重要事件转向聚焦于1931到1935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鲜为人知的经济领域,以治国理政试验田为契入探寻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填补了两个空白,即中国电视剧金融行业发展史的空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中经济建设和金融建设方面的空白,不仅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思想,还深入挖掘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经济和民生是国之根本。苏区经济怎么发展?银行怎么建立?废弃的矿区如何重建?敌方特务制造的“假钞案”怎么解决?为什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这些独辟蹊径的切入点,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虽然让创作过程中搜集史料的难度很高,但新鲜的故事性和深度的思想性的确能够在众多历史革命剧集中,让人耳目一新,建立红色金融体系,惩治贪腐,医疗、新闻建设,颁布新《婚姻法》等多个层面的故事以大视角,小切入,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求索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的初心进行一一的展现。

除了以新主题、新选材吸引观众,“以真为美”也是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必须遵守的美学原则。为了真实再现那段峥嵘岁月,该剧不架空、不虚构,每到一个关键节点,剧组都会跑到事件的发生地去取景。比如井冈山、遵义、甘肃会宁等,都留下了他们忙碌而辛勤的身影,只为了更准确地还原真实历史。有观众表示:“这部剧的精彩之处——它真实地还原了历史细节,拍出了当时革命先驱的困境、突围和坚持。”

这确实是一个好故事,但好的故事需要通过人来演绎和展现。这个“人”,一是电视剧中的众多角色,二是饰演这些角色的演员。

先说电视剧中的众多角色,这些角色很多又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群伟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大家都知道,众多的影视剧已经赋予了这些伟人的鲜活形象,每一个观众心里都有一个伟人的标准。怎么刻画他们的形象?这部剧也给出了答案——生活化的伟人。伟人也是凡人,通过小事来展现他们所承载的奉献、牺牲、拼搏、捍卫、坚守的精神,而经济视角的切入,让故事也有了更多的烟火气和民生感:毛泽东上房帮阿婆家打开天窗,提着灯笼参加村里晚会,与民众下田插秧、为干部抓鱼煲汤、把军被留给老奶奶、与王稼祥在古树旁的辩论、撮合警卫员的婚事等细节化剧情,拉近了与观众“对话”的距离,让伟人不仅可敬,而且可信、可感、可亲、可爱、可学。

演员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也尤其重要,放在革命历史题材剧里,更是如此。作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的重点剧目,《大道薪火》云集了国内超强主创团队:总制片人徐知音、制片人武洪武、张杨,编剧张强,导演宋业明,加上实力派演员侯京健、张博、王韦智等人的加盟,可谓角色和演员双向奔赴,编导和演员强强联手,为《大道薪火》提供了质量保障。

时光荏苒,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繁荣富强,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战场也早已变换,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一直不变,这无疑是我们继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这就是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重要目的。《大道薪火》旨在让红色革命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对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激励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提供了重要借鉴。这部电视剧给我们的启示是,大道是方向,薪火是精神;事件属于历史,精神留给今天。



历史天幕的狂飙风流——电视剧《大道薪火》观感

孙建芳  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金风送爽,硕果累累。这是一个辛勤耕耘后的收获季节,也是一个充满喜悦和希望的季节。由贵州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江西省广播电视局策划指导,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等机构出品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大道薪火》,于9月15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盛大开播。

影片一开始,单是片头的炮火纷飞、硝烟弥漫,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顿时把人带入到那个血雨腥风、风云激荡的战争年代。那些“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风流人物”,曾经在壮丽的山河大地“指点江山”、在广阔的时代天幕“激扬文字”,他们横槊赋诗,挥斥方遒,万丈豪情的汹涌澎湃,理想信念的灼灼光华,山呼海啸,电光火石,让屏幕前的观众不由共情共鸣,并由衷沸腾着一种民族自豪感和家国幸福感。

这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全景式展现了1931年到1935年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通过实地调查、理论研究及思考分析,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一步步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历程。影视作品的最优功能,就是可以瞬间调动所有感官,在时空维度任意“穿越”——漫步历史的浩瀚星空,驰骋未来的灿烂星河。当一帧帧生动的画面跳跃眼前,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伫立脑海,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定初心、拨开云雾、寻求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漫漫征程,便以最真挚本色的镜头聚焦,展现一代共产党人肩荷责任、胸怀使命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以及一心为人民、一切为民族的无私奉献精神。

一、军民一家亲:阶级情

《大道薪火》以朴实无华的视觉语言,较高程度地“还原”了生活真实,再现那个特殊年代艰苦卓绝的日常点滴——无论是柴米油盐的衣食住行,还是爱恨情仇的喜怒哀乐,都紧紧围绕一个“情”字:阶级情、手足情、家国情。的确,人是情感动物,唯有真情最长久最动人。而情之所至,尽是鲜活生动的人间烟火,尽在不动声色的细微之处。

例如,为表现战争年代的艰苦生活,影片最大限度地力求真实:群众的粗布衣衫,将士的褪色军装,特别是毛泽东上衣非常显眼的一块大补疤;为核对5分钱账目的连夜加班,不仅没有加班费 ,连“夜宵”的蒸芋头,都是毛泽民妻子钱希均自掏腰包“请客”,这些芋头的屏幕效果并不好,却贵在真实自然。还有,大铁锅里翻炒着缺盐少油的四季豆,几位女同志一边手脚不停忙前忙后,一边玩笑调侃“无辣不欢”“众口难调”,都非常具像化生活化……总之,目之所及,外在的“形似”相对来说比较到位,上下级同甘共苦的粗茶淡饭,家具住所的陈旧简陋,无不是在试图传递苦中有乐、乐中见情、上下共欢、军民同乐的军民一家亲。

剧中还有一个非常吸睛的细节,就是童养媳问题。

“童养媳”一词,对21世纪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历史名词,即便绝大多数中老年,也是久违的模糊记忆。这其实是旧社会的买卖婚姻。剧中王大花母子的表演非常出彩,因为反面角色很容易被简单化处理,脸谱化甚至丑态化。在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今天,很多人已经不知道苏区政府颁布《妇女保护法》引起的轩然大波,也就很难理解《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经典作品的历史意义。由此可见,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常言道,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回溯历史,总结经验,牢记教训,这是人类特有的生命智慧,是不能忘却的“警世忠言”和“醒世恒言”。

二、举贤不避亲:手足情

《大道薪火》不仅浓墨重彩渲染淳朴真挚的阶级情,处处洋溢的军民鱼水情,也在举手投足、语言表情的张弛挥洒中,演绎血浓于水的兄弟手足情,夫妻情深、战友义重的爱情亲情。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张闻天、博古、项英、任弼时、徐特立、钱壮飞以及杨开慧、贺子珍、邓颖超、康克清……这一串串闪闪发光的名字,镌刻在历史深处,辉耀在时代星空。他们是患难与共的同志加兄弟、死生契阔的战友加爱人,执着理想信念,舍家为国,无怨无悔。其中毛泽东和家人的故事很典型也很感人。

毛泽东一家可谓满门忠烈,八位至亲献身革命。“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用鲜血和生命诠释的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剧中用较多篇幅交代毛泽民出任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时,毛泽东襟怀坦荡,举贤不避亲,任人唯贤唯能,从兄弟俩推心置腹的促膝长谈,到与项英不约而同的英雄所见,情节安排合情合理,人物形象饱满立体。但美中不足的是,饰演毛泽东、毛泽民的两位演员,造型、扮相都力求从形似到神似,而且,就开局来看,作为主演,两人都有很重的戏份,有各自的繁重工作,有很多的情感交流,虽然演员的镜头感较强,动作表情张弛有度,但单就屏幕形象而言,神采飞扬、面白无须的毛泽东,反而比老成持重、黝黑木讷的毛泽民更显年轻。这多少有点令人遗憾。

同时,作为一部大型历史剧,场面宏大,头绪繁杂,出场人物众多且关系复杂,奈何片中字幕介绍和片尾演员名单,镜头都闪得太快,根本来不及看清楚人名和职务,追剧时要么停顿要么回放,很影响观影时的流畅体验。

三、任重而道远:家国情

《大道薪火》一开头,就是毛泽东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仿佛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向世界庄严昭告的彩排和预演,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但见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换了人间——“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面对一张张欢乐的笑脸,一双双期盼的眼神,毛泽东继续说:“这个政府是工农劳苦大众兵士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机关,是全国革命战争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我们是按人人平等的原则建立的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才是我们这个社会上真正的主人!”——这是理想信念,是美好蓝图,更是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执着追求,连武装起义的国民党26军官员也动情地说:“共产党建立的这个政权,是民族解放的希望。”

从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到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关山万重、长路漫漫,“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这同仇敌忾的“同心干”,是抛头颅洒热血的凛然正气,是爬雪山过草地的英勇悲壮,终于,“一唱雄鸡天下白”,年轻的共和国“江山如此多娇”,山花烂漫,百舸争流。但是,创业难,守成更难,必须教育我们的孩子:循着先辈的足迹,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努力拼搏。

据悉,《大道薪火》播出首日,就创下收视率第一的平台高峰。话题热度不得不让人思索剧名的深刻寓意。

      “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老子认为“道”是天地运行的总法则,《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道”不称、无言,看不见摸不着,但承载一切,通往远方,那里有希望之光,是理想之邦。而“薪火”相传,必呈燎原之势,恣肆汪洋,势不可挡。“大道薪火”成就英雄本色——历史赋予一代人神圣使命,而一代人忠实于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因此,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乃今之“大道”,国之“大道”。



《大道薪火》:展现文艺作品的使命担当

莫小尚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监事、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盘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文艺要为时代而歌、为人民而歌,好的文艺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影视剧作品制作成本相对较低、成本回收较快、作品体裁和形式多样化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涌入到影视剧的创作和发行当中,但是,没有经过充分准备、没有反映真实历史、没有表达社会现象的影视作品,达不到艺术性、教育性、现实意义性的要求。

近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大道薪火》在CCTV-1频道热播,该剧一经播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少专家学者对该剧给予了高度评价。该剧主要讲述了1931年到1935年间,毛泽东在受到错误路线排挤的情况下,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治国理念与军事革命斗争路线的历程,该剧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创造性、代表性。

从表现手法上,《大道薪火》第一集中一苏大胜利召开,毛泽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人民提着镰刀斧头五角星等各种彩灯汇聚在一起,激动地庆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充分展现了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受尽压迫和剥削的底层人民在看到新的希望时内心中无法掩盖的高兴。同时,通过毛泽东帮村民徐阿婆家开了天窗,隐喻着共产党要给全国的劳苦大众带去光明;通过徐特立为徐阿婆孙女徐秀秀解决了困扰她许久的童养媳身份的问题,表达了共产党要推翻旧社会中男女不平等婚姻的封建陋习;通过小学校长陈校长因为家里经济原因不顾徐特立跟孩子们的挽留坚持辞职归家,阐述了共产党后来再苦不能苦教育的工作方针。众多的情节片段均反映了该剧在艺术手法上的娴熟运用,区别于常见的直抒胸臆,使作品得到了升华。

从创新性上,《大道薪火》以经济建设的独特角度切入革命战争过程,填补了中国电视剧金融行业发展史的空白,也填补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中经济建设和金融建设方面的空白,首度展现了中华苏维埃经济建设,向观众呈现了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在抵制“围剿”的同时也不忘了带领人民群众大力发展经济的强大责任心。众多的历史题材影视剧作品大多就历史表达历史、就事件记录事件,久而久之就变得千篇一律,该剧在剧情思路的创新上给影视剧行业开了一个好头。

从细节处理上,《大道薪火》无论从演员形象、道具的使用还是拍摄环境,逼真还原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演员形象上,侯京健十分贴近当时毛泽东,其他大部分演员也都和年轻时期的周恩来、朱德等人很相似,从视觉上给观众一种代入感。道具的使用上,毛泽东提的灯笼、贺子珍做的豆腐汤、主角和群众演员穿的衣服,都十分贴合革命时期,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拍摄环境上,水田、房屋、地形环境等采用实景拍摄,且符合江西一带地区革命时期的实际情况,为观众提供更加真实、生动、丰富的场景体验。

从历史传承意义上,《大道薪火》通过多年的准备,不断到贵州、江西等地收集1931年到1935年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真实历史资料,通过不断修改剧本,经过多年的拍摄,站在毛泽东同志的视觉,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当时的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不怕困难和牺牲、不断寻找中国革命出路的历史,为观众呈现了很多真实的革命时期事件。剧中毛泽东不同意攻打大城市、彭德怀等人攻打大城市失败、实施土地改革等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这也是该剧区别于其他同类题材作品的核心,对历史本身负责,不去追求子虚乌有的环节,历史的本身就很精彩。

从现实教育意义上,《大道薪火》的主演毛泽东,在革命道路崎岖的历史背景下,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围绕土地、金融、经济、根据地建设、政权建设、法制建设、教育、医疗、文化宣传等方面,不断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正确道路,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解救国家民族危急存亡的大爱。该剧为我们呈现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观感,更阐述了共产党人积极探索、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对于社会大众具有良好的现实教育意义。

优秀的文艺作品所承载的思想观念等精神价值会长久留存,对社会意识、社会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也会持续给社会精神生活带来积极的、有益的影响。《大道薪火》的播出,对于陶冶情操、培育人心、净化风气、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社会主旋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很强的推进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好的文艺作品,只有不断创造出文艺精品,才能为世界贡献有价值的艺术创作经验,推动文艺不断向前发展。《大道薪火》充分发挥艺术个性,开掘和利用独特的文化资源,推出新的创意构思、新的表现手法,别具一格地抒情言志,别出心裁地钩织故事,别开生面地写景状物,别具匠心地刻画人物,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juping/26941.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