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7-11-30 09:27阅读: 次
《追捕》观后感
我们年轻时候,能够吃特别甜的点心,比如蜜三刀;能够吃特别腻的肥肉,比如烧白。能够看特别俗辣的电影,比如港片。我们不知道自己当时年轻,胃口好,消化能力强,误以为遇到了好东西。直到多年后重遇蜜三刀、烧白和吴宇森,发现胃口倒尽了。其实这三样东西跟二十年前一个水准,二十年前的水准遇到二十年后的口味,不匹配是一定的。
回想起来,港片对影迷要求太高了,它要求影迷与导演形成“共谋”关系,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假装眼瞎,避开导演的软肋,选择性地感受电影里最突出的优点。比如吴宇森的双雄对峙,每次两个男主角互相拿枪指着对方,接下来就是一大段混合了哲学、伦理和感情前史的啰啰嗦嗦。从前我们没看过《教父》、《低俗小说》、《谍影重重》,没见过一言不合就爆头的酣畅,没见过手持镜头展现的暴力的速度感;一旦见识了,吴宇森那种废话连篇的抒情、打四百枪才擦伤主角肩膀的鏖战都太low了,周润发乱枪毙命时手舞足蹈的表演也太水了。说到底,导演不能太作,作过了头,观众就是于谦都懒得配合了。
两位男主角非常不搭调,男人戏拍得像一对直男互相准备掰弯对方。张涵予的演技是后天的、紧绷的,杜丘身上的肃杀之冷、岩石之硬,放在他身上只有保鲜膜的凉意、隔夜烧饼的微韧,踮着脚尖都很难企及。要命的是,福山雅治的演技也不松弛,在装萌和过分煽情之间游移不定。他显然把《神探伽利略》的电视剧表演法代入了电影里——日本演技本身就流于表面、起伏极大,喜欢大吼大叫。中日分歧里,钓鱼岛第一,张涵予、福山雅治演技分歧第二。这两人表演“两肋插刀”的好兄弟,伪军都不相信。
从《赤壁》到《太平轮》再到《追捕》,吴宇森电影的监制都应该拉出去互戳三百刀。监制是保证电影商业风格的最后一道关卡,是勒紧导演的最后一道缰绳;吴宇森近期作品里逻辑混乱、细节全是毛刺,监制都没看见?《追捕》里张涵予躲进流浪汉营地,营地里只有一个老头会汉语,张涵予一屁股正好坐在这老头旁边,而且这个老头明知道张涵予是通缉犯,眼看着警察已经追来了,老头就不报警、就要豁出命去救他,凭什么啊,你自封杜丘的后爹吗?电影需要巧合,但巧合到这个地步,已经是无赖了。结尾俩男主角站台道别,一个说日语一个说汉语,互相听不懂还要嘴硬地强调“我虽然听不懂你说什么,但就是能领会你的意思”。我大胆建议,三位监制应该互相交换看对方作品三百遍,才算是恰当的惩罚。
其实有那么一瞬,我仿佛看见了港片时代的满眼芳华。那是片名出现后的第一幕,天神制药公司的大派对,一群美女和一群高管热舞,吴宇森用了类似音乐剧式的群舞,加上日本的踊舞动作,非常好看。在港片时代的高峰期,导演拍什么都是成立的,《雷霆战警》请藤原纪香来跟郭富城拍警匪片,《少林足球》里拍禁药人体试验组建魔鬼足球队,这些在当时的影迷看来都是很爽的电影。然而这么多年后拍《追捕》,竟然又用这种禁药老梗,又捏合一个没有化学反应的中日搭档,只能说“今是而昨非”,莫名尴尬了。《围城》里说,对于丑人不要细看,细看是残忍。我建议大家去看《追捕》谨记钱钟书这个建议,带着墨镜入场好了。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800z/9946.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