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观后感10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2-12 11:27阅读:
《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观后感


截至 2025 年 2 月 10 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势头迅猛,已然突破 86 亿元人民币,并且成功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 30 名,成了其中唯一一部非好莱坞影片,真可谓成绩斐然。

我也跟风去看了这部电影,说起来,就是从众心理作祟,身边的人整天都在念叨这动画片好看得不得了,听得我心里直痒痒,就想着也带孩子去电影院感受感受,顺便刷一波“存在感”。不过,这电影是真好看,孩子看得目不转睛,视线一秒都没从屏幕上挪开过。

看完电影,我感触颇多,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首先,影片引发我思考的是善恶的界定问题。我觉得这部电影堪称一场文化革新,导演大胆创新,打破常规,把原本对立的魔丸与灵珠设计成相互纠葛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清楚善恶有别,可在电影里,所谓的善恶更像是一种人为贴上的标签。

还有那句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乍一听,好像呼应了道教里人定胜天、命运不由天地掌控的理念。当敖丙与哪吒携手合二为一的时候,更是将《道德经》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蕴含的辩证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善恶并非一成不变,最终对立的双方是能够走向统一的。

影片更深层次的颠覆体现在申公豹这个角色的塑造上。申公豹一出场就被打上了反派的烙印,沦为所谓“无量仙翁”的牺牲品。细想一下,他勤勤恳恳修炼了三百多年,结果却比不上灵珠转世那般顺遂,这无疑是把“天道酬勤”背后可能存在的虚伪一面给撕开了,是对既定规则的公然蔑视。看到他的境遇,我不禁联想到当下的“小镇做题家”,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前段时间的“马翔宇事件”。尤其是申公豹奋起反抗三龙王的那一幕,堪称整部电影的神来之笔,太震撼人心了。

在如今这个被霸权阴影笼罩的时代,电影传达出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愿再屈从于霸权的威压与规训,这其实也是人定胜天精神的一种觉醒。

整部电影最让人动容的,当属母子诀别的情节。那一刻,整个放映厅鸦雀无声,很多人都悄悄抹起了眼泪,年纪小些的孩子更是情不自禁地抱住了自己的妈妈。导演饺子通过这一情节,以哪吒为母报仇之举,巧妙地诠释了“仁”这一儒家的公共价值理念,就如同王阳明所讲的“心即理”,意味着最高的道德并非来自外在的硬性规范,而是源自内心良知的自然涌动。

再看哪吒与敖丙打破天元鼎的瞬间,背后是海底的龙族、妖族、人族,站着的是所有深爱他们的人。敖丙的成长蜕变令人印象深刻,他从背负着“全族的希望”,一步步转变为勇敢地“为自己而活”,这无疑是对儒家“光宗耀祖”传统观念的一次大胆解构。而东海龙王那句“你的路还需你去闯”,则反映出父权体系开始正视并认可个体价值,这何尝不是当代家庭关系的一个缩影呢?

影片中极具中国特色的“三场升仙考核”,深刻地阐释了墨家的“非命”思想,即不认命、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还有那场惊心动魄的“仙魔大战”,则生动展现了法家的“变法”主张,意味着打破陈规、破旧立新。哪吒和敖丙联手痛击不良仙魔、无量仙翁时,每一次出击都饱含着对墨家非命思想的坚守,是对宿命论的有力否定。哪吒喊出的那句“若天地不容我,我便扭转乾坤”,更是将法家变法图强的思想升华到了一个新高度,同时也是对“法不阿贵”精神的别样解读。

最让我震撼的画面,当属哪吒强忍骨肉破碎之痛,在熊熊烈焰中涅槃重生。看到这一幕,我不禁联想到现实中的马斯克,他为了国家的改革大业,同样不惜付出一切,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奋力拼搏。

这部电影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不仅蕴含着道家的思辨智慧,传承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展现了法家的变法革新,彰显了墨家的抗争精神,还融入了兵家的智谋策略。

通过巧妙运用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它向全世界宣告:当代中国文化觉醒的核心要义,就在于我们不再被某一家某一派的教条所束缚,而是秉持实用主义的态度,将传统哲学思想转化为冲破困境的有力武器。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30600.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