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0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9-24 07:56阅读: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这部经典影片以音乐为载体,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天才钢琴师的一生

作为钢琴师,1900的一生非常传奇,但同时也非常令人惋惜:

他对弹奏钢琴有着极高天赋,无师自通,甚至打败了前来挑衅的Jazz创始人;
但他的一生也非常“狭窄”,完全仅限于一艘轮船的一架钢琴上。

他不谙世事,不知如何向喜欢的一位姑娘开口,只一厢情愿想把自己的唯一一张唱片送给对方,即便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接受。

而在他为了喜欢的姑娘终于下定决心要离开轮船下到地面、走在下船的途中时他停了下来。他的目光所及是高楼大厦与密密麻麻的街道,但无论他怎么眺望,就是望不到尽头。

那一刻,可能是他第一次感到害怕恐惧的时刻。

在他的眼中,钢琴是有限的,因为钢琴只有88个键,所以他能够很好地掌控,由此成为一名钢琴师;然而此刻他发现城市是无边际的,道路也是无限蜿蜒的,目之所及远无法看清前方的未知,他不知道下船后应该沿着哪条路走。

于是,他选择了后退、回到船上自己的避难所,并再也不动下船的念头,由此就有了最后耐人寻味的结局。

为何会产生如此悲剧?在我看来,1900之所以会这样做,有两个原因。

一是恐惧战胜了好奇,被未知的恐惧所扼杀。

看得见的事物是清楚的,我们不必害怕;但看不见的事物是神秘的,常常经由我们的想象变得可怕

不只是1900,我们所有人都有过害怕未知的时候

但未知难道就一定意味着毁灭吗?未知虽然看似恐怖,但有时不也是一种隐藏的机遇吗?

如果1900当时鼓起勇气下了船,他难道就真的会因道路的纷杂迷路,因城市的繁华而喘不过气吗?而如果为此他遇到了他喜欢的姑娘呢?

我们总认为自己很了解周围的事物、了解世界,于是把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去触碰外部的世界,但其实这样做仅仅是为自己挖了口井,成为那井中的蛙。

不去尝试,不去向外发展,你永远不知道装在盒子里的是巧克力还是毒药。


那为什么1900会对世界有这样少的了解,因而产生这样的观念呢?那就涉及到第二点原因:环境决定我们的思维,而思维决定我们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爱尔维修曾说过:“我们在人与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环境,由于他们所受的不同教育所致。”

因为1900自出生以来一直生活在那艘轮船上,每次船上都只有2000人,所以他对世界的认知几乎就停留在那不断变化的2000人身上。且除了那架钢琴,1900就很少接触其他的事物,可以说钢琴就是他的所有。

世界是什么?那与我无关。我只需要琴就足够了,或许他就是这样想的。

正因为他一直生活在这样一个狭小舒适的空间,所以他会产生“这就是世界”的想法,并始终与钢琴为伴。

但世界并非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only discomfort makes you grow.

一方面,只有走出舒适圈才能让自己不断成长:

如果不下来看看其他的钢琴家与其他的音乐作品,1900或许会一直陷于自己的琴声,最终可能陷于瓶颈;而如果他能在保持自身的同时也向外吸取,或许他能获得更多灵感。

当然作为艺术家确实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向外求索,有很多人就是凭借坚守自己开创了新的艺术流派。但对于大多数人甚至是国家而言,如果不保持一刻开放的心态,那就会像清朝一样故步自封,自取灭亡。


另一方面,走出舒适圈可以让你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

如果1900能够鼓起勇气时不时走下船来到陆地上看看,认识更多的人与事物,他就会发现其实世界很大,而不仅仅局限于那一架小小的钢琴,而且他也可能会找到自己更多的兴趣,找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而这不也正是我们存在的意义之一吗!


以上是我对这部影片剧情内容的一些想法,结局令人叹息,但很喜欢这种令人产生思考的影片

同时一些特色也很令人赞叹:以友人康恩视角开头引起悬念;现实与回忆交织的多元叙述结构使得情节起伏、前后对应;还有今昔对比尽显当年豪华轮船与备受瞩目1900现在无人问津、被人遗弃的荒凉、悲惨,不得不感叹世事无常

很幸运终于看到了这部影片,也谢谢你观看至此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19755.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