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2-02 11:47阅读:
次
《封神2:战火西岐》影评
作者:西南花
《封神2:战火西岐》观后感
大年初二,本来没有看电影计划,临时抱佛脚购票,本来准备看网友推荐的《唐人街探案》,由于时间不凑巧,就买了《封神2》的票。
先说说整体感觉,先用几个数字来说话吧。
“一战封神”,姬发率领诸神,与殷商刽子手闻仲等决一死战,保卫了西岐,守护了家园。相不相信,又给观众留下了《封神3》的期待,或者铺垫。《封神3》一定是姬发率诸神,牧野之战,战胜商纣王,推翻商朝统治,建立西周王朝,然后Game over。《封神1》叫朝歌风云,《封神2》叫战火西岐,那么《封神3》姑且就叫武王伐纣吧。
“两厢情愿”,男主角姬发、女主角邓婵玉,从对手、到队友、到爱恨交织、到最后死在爱人怀里意难平。
“三头六臂”的殷太子郊,魂魄归来,从愤怒到复仇,再到觉醒。商纣王杀死了太子殷郊,太子阴魂不散,化身三头六臂大怪物助战姬发,剧情以太子的角色来表达人生哲学:愤怒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仇恨,仇恨会让我们变得失去理智。
“四大魔兽”,闻仲及邓婵玉率领的魔家四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魔礼青的青云剑、魔礼红的混元伞、魔礼海的碧玉琵琶、魔礼寿的紫金花狐,庞大的体格、忠诚的跟随厮杀,令你印象深刻。
“十绝阵”,大反派闻仲施法,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奇异绝招“见光死”,战斗力爆表,令人眼花缭乱。
再随便说说电影人物和主题。
先说说姬发,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周武王,四个字: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就是本剧的第一主题。整部剧讲述的是,周武王姬发建国前,商纣王殷寿的太师闻仲和女将军邓婵率军攻打西岐,姬发在姜子牙等人辅佐下保卫家园的故事。封神榜的故事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在中国,越是家喻户晓的故事,越容易一而再再而三翻拍、翻拍、不断挖掘翻拍,四大名著、金庸小说等等都是电影电视剧叫好叫座的素材,封神榜也无出其右,2019年《封神1》出来时,口碑其实一般,但是就凭一般外的不一般,观众千呼万唤使出来《封神2》,影片最后还专门制作了一行字幕,感谢你们,因为有了你们,才有了《封神2》。或许大部分观众对于西周历史的掌握还仅限于武王伐纣、妲己等故事,商纣王是中国历史暴君的代表,妲己是狐狸精的代表,吃人心、毒死小女孩、池酒肉林……商纣王的残暴,被历史不断地演绎,终于封神!体育特长生、骑射高手于适演绎的姬发,“马戏”的确精彩,尤其是与邓婵玉决战悬崖一幕,惊心动魄,乱花渐欲迷人眼。费翔演绎的商纣王,高大威猛的身材,异域风情的外表,戏份不多,没有多少台词,没有多少镜头,但是他的角色就肯定了他无所不在的存在。
再说说邓婵玉吧,两个字:灵魂。邓婵玉是类似于花木兰替父从军的角色典范,是整部剧的灵魂。为什么是灵魂呢?女主角啊,一个字:飒!英姿飒爽、干净干练。灵魂这东西,不是说是女主角天生就有的。邓婵玉不仅是影视剧的女主角,也是整部剧的灵魂!整部剧剧情线几乎都在她身上,没有她,就没有男女主角的感情戏;没有她,就没有大气磅礴的战争戏;没有她,就没有意难平的封神榜。看之听一位网友说她最喜欢这个女将军,看电影的时候就专门留意是哪个女将军,邓婵玉一出镜时,赶紧抓拍私聊对照,没想到一整部电影这个女将军都无处不在,不仅是女主角,更是灵魂之所在。从一开头与姬发精彩绝伦的悬崖决战,到一起掉落悬崖杀巨无霸野猪怪兽,再到卧底西岐,再到被叛闻仲和殷寿,到最后死在爱人怀里意难平……每一处都是她在主演!如果最后不是她的助力,姬发打败不了闻仲,拯救不了西岐百姓,保家卫国的故事无从说起。如果没有她和姬发引而不发的感情,整部剧没有灵魂。演员那尔那茜人长的不怎么样,或许是因为战争片的缘故,专门选了这个演员,身材干练、娇小玲珑、眼神犀利、身手矫捷,一出场就霸气十足,被姬发等人唱歌调戏时,没有含情脉脉的娇羞,也没有遇到地痞流氓的担心害怕,她大气豪放的回应“让他们唱”,反而更加衬托出女将的飒爽。“有女怀春,河水其泱。何不同舟,共泛水中央……”很有古诗《诗经》风格,也为二人引而不发的感情戏注入了浪漫主义诗歌色彩,为影片感情戏埋下了伏笔,最后邓婵玉死在爱人怀里,姬发再唱此歌,首尾相应。女主角邓婵玉最后死在男主角姬发怀中,虽说难逃老套,但是有没有让你感到一丝丝意难平呢?
再说说姜子牙,两个字:钓鱼。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家喻户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姜子牙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名气比周武王、商纣王还大!故事也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为蓝本,刻画了姜子牙三次钓鱼。第一次是在渭水河畔的磻溪真的钓鱼,听说这是历史上有的事;第二次是钓鱼调到了邓婵玉麾下的四大魔兽之魔礼青;第三次是用自己作诱饵,钓到了本剧的大Boss闻仲。但是,封神榜的故事姜子牙名为主角,黄渤名为主演,其实黄渤在本剧中是甘当配角了,刚出镜时一席白胡子老头装扮,差点认不出是那个情商智商高于颜值的黄渤。篝火晚会上,他穿插于姬发和邓婵玉以及老百姓的篝火队伍之间,说他要忙他的天下大事,结果一个老百姓直接一句“老百姓开心才是天下大事”,就像一句政治广告词,突然植入了观众大脑,这就是影视剧穿插其中的侠之大者、家国情怀了。“三皇五帝千秋百代,万事民为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古人早就说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老百姓的事就是天下大事!
再说说大反派闻仲吧,两个字:忠诚。闻仲作为暴君商纣王殷寿的太师,就是整部剧的大BOSS。商纣王殷寿“你们愿意继续证明你们的忠诚吗”的呐喊,呼出他的鹰犬闻仲及大将军邓婵玉。忠诚是闻仲的格言,作为臣子,他按照领导的意思办,无可厚非,所以他要去荡平西岐、屠城百姓,率领大军,大施法术。但是邪不压正,最终被姜子牙、姬发、邓婵玉联袂诛杀。闻仲的“忠”,是维护奴隶制阶级统治的愚忠,邓婵玉的“忠”,是变化的“忠”,是基于继承父志以及改邪归正的忠,与闻仲最大的不同是不愚忠。一开始她为了死人而战,姬发对她说“你是为了死人而战,而我是为了活人而战”,后来上升为为人民而战,“我的刀对敌人,不会对平民百姓”,邓婵玉的忠,从奴隶制君主,转移到天下苍生,这又把电影的主题再次升华。
最后,一点个人小建议。当然,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是在视觉上上,几乎所有古代战争片,色彩塑造上都比较单一,都是黑白色主色调,其实战争片也可以加入一些关于家园的彩色描绘。二是在主题上,《封神2》的主题比《封神1》是有了升华,虽然是神话,但是过于“空想”,严重脱离了现实。战争是残酷的,打斗、搏击、烽火、拯救、死亡等都会令人身临其境,但是最后关键大军屠城那一瞬,由于男女主角齐心协力杀死了闻仲,战争戛然而止、化为乌有,这未免有些过于理想化了。战争可以引起人们反思,但是不能误导人们空想。艺术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但是又不能凭空捏造,一定不能再出现“手撕鬼子”似的自我陶醉与意淫了!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30526.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