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1-10 09:31阅读: 次
《天水围的日与夜》观后感
《天水围的日与夜》是一部港味很浓的电影。观影过程中,我无数次回到2019,回到香港,回到港大,回到我在蒲飞路公寓D-4D的日与夜。
从到香港第一天到离开,我都不喜欢那里。我从来都是一个对社会氛围敏感的人,2019年上半年的香港,整个社会都矛盾尖锐、戾气加重,是我这个听不懂粤语的外地人都能察觉的。我印象最深的细节是去学校附近的快餐店吃饭,排队领餐具的时候,服务生把筷叉重重摔在托盘里。根据我的观察,这并非歧视——他对所有顾客都在甩脸子。这绝对不正常:香港的服务尽管一直以来有所争议,但是通常是冷漠,而非发泄。
当然了,我完全理解他们的怒火。可以说,去了香港,我才真正知道什么是“吃人的资本主义”。香港最中心的中环,上层过街天桥上是西装革履的全球精英,下层桥洞里是打地铺的社会底层,包括抱着孩子的东南亚女性。感谢内地的城乡二元结构,我们不想看见那些“低端人口”(借用北京市的称呼),就真的可以看不见他们;但是香港,如此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贫富悬殊和阶层差异,在同一个空间里的折叠,对当时的我冲击太大了。
底层人民心里有火气、有不满、有愤怒,他们的怒火一定会爆发,这是我当时做出的判断。所以交换结束之后,即使有我非常敬爱的导师的邀约,我还是选择离开。离开之后果不其然爆发了“反送中”运动,这件运动的是非这里不讨论,但是毫无疑问,炸药桶一定会爆炸的。
此外,那是我第一次在陌生的语言环境里生活。走在街上,别人聊什么听不懂,海报有的也看不懂(粤语写起来和国语繁体也不一样),连小巴都不敢坐,因为小巴下车需要用粤语喊停车……从社会文化到语言的陌生,让我在reading week去台湾旅游的时候,对着看得懂听得懂的国语,好像回家一样熟悉亲切。当然了,那时候我还太小,后来我在南疆面对维语、在法国面对法语、在上海面对沪语时,已经习惯了成为一群人里听不懂的那个人,也不会再感到尴尬了。
除了这些,我在香港的日子是非常充实快乐的,但也有两件事非常遗憾。
第一,后悔当时没有学粤语,没有努力了解香港文化。香港的确存在一些排外和歧视,当时的我因此应激一般地自我封闭,甚至对当地文化有些排斥。只有我后来长大了,才能真正用平等包容的心态对待各地的文化和语言,做到不卑不亢。后来在法国学法语、在上海学沪语,也是如此。学习一门语言,不是因为一心要融入当地,不是为了避免被本地人嘲笑,而是因为每种语言与它承载的文化都是独特的、有趣的。可惜对于粤语和香港,错过的就是错过了,这可能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第二,后悔没有努力探索香港和周边地区。我从小就很抠门,好听点说是有一套实用主义消费观,这在我本科还需要父母每个月给固定生活费的时候格外严重。香港消费比北京高很多,我只有5000的奖学金,在心理上自然格外节衣缩食,旅游更是舍不得。其实那时候我已经小有积蓄,家人们也额外给了我很多资助,但我心理上还是过不去这个坎儿,最后甚至连香港的国际地质公园和广州都没去转转。虽然去台湾和澳门玩得也很开心,但想到以后再去珠三角要支付的路费,还是遗憾当时没有再多转转。
离开香港越久,我越是想念它。这些年来,我再也没吃过鸡蛋仔,因为再也没有鸡蛋仔比港大地铁站C口出去那家更大、更香了;每次见到艇仔粥,我都会记得我第一次喝艇仔粥,是诗卉带我去的一家路边小店,拥挤的半开放店面里电风扇无力地乱转;见到每个红砖校园,我都忍不住拿港大来拉踩……香港文化里,刨去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它包容、多元、自由的价值愈发宝贵。更不用说,那段日子记录了我青春太多美好或独特的时刻:和嘉齐逛旺角和尖沙咀,和衍神在夕阳下的离岛的沙滩上谈心,在薇薇小电驴后座吹着垦丁的晚风,和韩国朋友在小组讨论时聊《搞笑一家人》(因为其他人开始用粤语讨论了,只有我们听不懂)……当然还有宿舍里和两个小姐妹相互扶持共同生活,科研上组里一起为了我春节聚餐……2019的春夏,好像比之后三年加起来都漫长而精彩。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30293.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