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10-06 09:42阅读:510 次
电影《夺冠》影评
去看了《夺冠》。最早宣传的时候叫做《中国女排》。
本来订了大年初一的贺岁场。众所周知的原因,电影院都空了大半年。但是折腾一个退票废了半天劲。这个年成,大家应该都不容易。
人近不惑,容易落泪,昨天看的时候止不住落泪了好几次。
一次是看到在漳州训练基地袁伟民在大年三十的夜晚加练女排的桥段。吴刚(袁伟民)和白浪(郎平)第一个超过两分钟对手戏的桥段。小学时候看中国女排的纪录片,里面提到了前PM周公特批大松博文来华一个月训练中国女排的场景,里面的魔鬼训练法,小的时候不以为意,昨天不知怎的突然就落泪了。然后就是训练完了女排队员们走进食堂的时候看见了他们的父母……这个段落让我的泪水彻底的没有忍住……
一次是大阪世界杯中日大战的时候。这次不是因为陈招娣带伤上场的桥段落泪,而是突然想起了十五年前初中语文课本的《郎平日记》选段。“世界冠军终于到手了,没想到接下来是连丢两局,这时候袁指导找到我……”后面的段落记不太清楚,当然陈可辛导演是做了艺术加工的:首先,世界杯的积分规则,当时中国队在赢了两局之后实际上已经是世界冠军了,但是希望一个全胜的战绩,所以后来丢了两局也算是被逼到了绝境。袁指导当时对郎平说的话,我印象中在郎平日记里大意是让郎平放下包袱,全力去搏,电影里吴刚对白浪说的那段话,突然让我想起了郎平日记里的话,没来由的就落泪了。
一次还是在中日大战的现场,看见大阪体育场内日本观众的狂热的呐喊和加油场景。我想起了2008年在东京的时候,和LY、ZH他们一块儿去横滨国立竞技场看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场景,当时是中国女排在2003年、2004年的辉煌周期的“强弩之末”的时代,而美国队又是上升期,中美之战打满了五局。这场比赛很像是奥运会的预演,奥运会的那场球,我是在HJ在つきみ野的家中看的,看的也很沮丧。回来后还写了一篇人人网日志,如今人人网早已随风消逝,青春不在。
一次落泪是1981年女排第一次夺冠之后,游行人群中有人提着锣,而那个铜锣依然被敲破了。2004年的夏天,当时住在紫荆7号楼。中古大战、中俄大战,都打满了五局。尤其是中俄之战的荡气回肠,当时我记得中国女排在几个接发球的时候是比较紧张的,同时俄罗斯队发球也很紧张,都是菜球。郎指导当时在解说席,就说“我们现在站位不要那么死,对方现在发球也很紧张,发过来的都是菜球”。最后夺冠的张越红的那一记扣球之后,替补席教练席上的大家一拥而上抱团庆祝的场景,我记得我当时冲到南边寝室的阳台上,狠命的用脸盆敲击着栏杆,对面6号楼的兄弟们也在高呼、大喊,在脸盆被敲断的那一刹那,大家一起唱起了歌唱祖国。
一次是在中巴大战结束,字幕提示中国女排又经历了两场比赛胜利,最后夺冠的那一段落。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的时候,正式我离开BOCOM出来创业的时候,那时候的几场比赛都一场不落的看完了,说实话当时真没想到中国女排会夺冠,夺冠之后,我记得有一个转播镜头给到了赖亚文,她当时正在抹眼泪。昨天的电影,一个很短的镜头,一晃而过,也是赖亚文抹眼泪的场景。我对赖导是充满敬意的,其实这部片子之前被陈忠和反对,被各种剪辑,我是有一点失望的。陈指导毕竟是已经在台前夺冠的人,赖导在球员时代正值中国女排的低谷,跟随郎导获得的也是亚军,已然非常不易,后来协助这么多教练做助理教练,一直是幕后,但是恐怕没有她,很多结果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2004年的奥运会,正是她在关键时刻,阻止陈忠和换人,不能不说也是有千钧之功的,然而我们知道她的人又有几人?
或许泪点都有点奇葩。出生的时候,正是中国女排第一个黄金时代,当时全国上下学习女排精神、父母辈们学排球练排球蔚然成风。然而刚上小学时代碰到的1992年的奥运会女排的“巫丹事件”,当时的报纸所谓的“胡进、不能让中国女排胡进”的标题,曾经一次次的让父母辈们失望。郎指导第一次执教时代的亚军,让人看到了希望。而后2003年,我在新落成的紫荆园餐厅,看见电视转播里中国女排在世界杯夺冠之后领奖的实况,从那时候起,就开始真正作为一个关注排球的人,后来考了国家二级裁判证,以及后来的女排的几起几落;可能对于我这样的平凡人而言,女排精神是什么,夺冠是什么,我解读不了,但是女排,可能影响的是我这样的80后的一代的青春。
2008年女排没能在家门口夺冠的时候,我也曾忿忿不平;2000年女排在悉尼奥运会折戟沉沙的时候,我面对着“试卷等身”的高中学习生活,可能对未来也是充满着幻想;2004年那个敲碎脸盆的我可能不会再回来;2016年在朋友圈刷屏评球的愤青可能终究有一天要老去。
“你们热爱排球吗?”“你们快乐吗?”“你们为谁而打球?”可能竞技体育的精髓还是个人的最大释放,在这其中如果能挂钩上民族大义,或许是一个悲情了许久的崛起的民族迫切需要的。
今天已然是新常态的情况下,金钱的欲望和资本的浪潮已经裹挟了大家的意识,这个时候,我看完《夺冠》后还能落泪,我感觉:
我还是一个平凡人,我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点情怀的。
一如在风险投资这个行业从业五年,我自认为,我还是有一点情怀的,我试图去发掘并协助那些真正能够带动中国技术进步的实打实干事情的创业者。
而不是等着西瓜熟了再去浇点水,也不是那些空喊着解决卡脖子的。
我不是我们的父母辈,当然我也曾经和他们一样,我也终将和他们一样。
曾经非常在乎,曾经激扬文字,但是总有一天还是要平淡如水。
可能需要的,还是内心深处的那一点坚持。
平凡人。年近不惑。伴随过中国女排的起起落落。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19970.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