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八佰》影评19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9-19 06:47阅读:
《八佰》影评
帕斯卡尔

前言:我本身是比较抗拒写影评的,一是文笔欠佳,二是随着记忆点的消退,连贯的剧情最终只会变成松散的场景掠影,而要在观赏的过程中一边跟从着影片情绪递进一边还要努力记清事件发展的关键节点是十分艰难的。面对《八佰》,前期强烈的宣发事态和众说纷纭的观后感,可以说挑起了一丝丝的好奇,但最终让我下定决心完成这篇不合格影评的,是幕布的灯光渐渐暗下去后,邻座一位女性止不住的啜泣。



一、我对于《八佰》的评价



《八佰》在我心中高出及格线1.5-2.0分,但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这也是我和共同观影的好友仔细斟酌后所下的判断。



《八佰》好在哪里,在于高质量且紧密的交战场面的写实描写,对于血与肉在金属和火花中的迸裂和消逝,血腥但不暴力,我十分欣赏;在于多视角切入事件,努力尝试融入出乎意料的元素,前期以欧豪为主线,而也许当观众已经适应以欧豪的目光观察整个环境时,欧豪却突兀地以死亡告别了电影,之后的人物描写,仅仅是四行仓库这边就扩大到谢晋元、机枪连连长、特派员等的角色;在于在把控主线的情况下善于加入小角色,四行仓库的王千源、魏晨、姜武、张译,租界的外国记者、赌场老板、黑帮老大、青年、大学教授等的角色,林林总总,却也是区域战争下普通民众的一个个缩影,我偏好这种手法,小角色也许不能对于主流的叙述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实则是为大环境的构建添砖加瓦,作用比背景板强,又比一颗子弹弱,这种微妙的平衡,很难掌控;在于尽可能正确对待日本和另一个政党,日本的军队能摆脱指挥的愚蠢和嗜杀的残忍,其指挥官也能保有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的执念,同时,某个政党的旗帜也能多次出现在影片中,也算是莫大的安慰;在于叙述中融合美好以及美好被打碎的惨态(实则很常见);在于运用背景音乐和镜头的缩放营造推动高潮(对于电影制作以及呈现来说也许是必须的,对于我来说有些操之过急);在于两种不同生活环境的反差式描写,灯火酒绿对应黑影绰绰,那条永远被探照灯扫射的河,让我恍惚有了“秦淮河”的感触,莺莺燕燕的舞女,步履匆忙的皮箱,慌不择路的戏班,歌姬吟唱着的,是“后庭花”吗?



《八佰》不好在哪里,在于欧豪饰演的角色退出荧幕后,刚刚结束的护旗行动所引发的高潮戛然而止,而影片的后半段几乎成垮掉的态势,我也许能模模糊糊地感受到,后半段很想描述中方与日方之间的博弈、租界国际友人以及同胞对于军队的慰问、党派的高层在沙盘上的政治考量以及中方撤退的安排布置,但所有都仅仅浅尝即止,以至于后半段的观感十分零碎,甚至我开始怀疑是否和高鹗续写《红楼梦》般,有人来接替管虎导演完成了拍摄,我现在就茫茫记得,不断的过场,不断的脸庞,不断的视角切换,连最后影片极力想要营造的悲壮和感动在我看来也处于聊胜于无的状态;还在于我忍住泪腺里即将急躁的泪水时才发现,也许自己在无知觉的情况下走入了陷阱,一个精心安排的高潮(之后会具体描述);在于影片后段,口号式的宣传语长篇累牍地出现在几乎每个角色的身上,显得极其生硬和不客观,主题也是千篇一律,始终摆脱不了表面的“爱国主义”,我爱这个国家,也不反感当时的状态下情绪如此的宣泄,但是爱国一定是要以说和叫喊,约等于最浅显的形式来表达吗?如果以严格的眼光来看,这些以固定频率出现在屏幕上的宣传口号,几乎毁掉了前半段精心塑造的人物,这种极强的主义和精神观念同质化,不管在历史,还是在当下,都是极其可怕的。



二、“跳楼高潮戏”的“伪性感动”辨析



在《八佰》上映后的一段时间内,我有意在社交和网络信息交互平台收集了不同年龄段的群众对于最深刻记忆点的描述,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指向了这场足以令人落泪的跳楼戏。的确,在背景音乐和历史因素的叠加下,”以生命为代价保卫仓库、彰显人民意志和决心”的戏码让我也微微动容,也有了垂泪的冲动。这种冲动,是那些本存在于历史上却丢掉籍贯、年龄、家庭、生活的战士跳下前用各自的家乡话呐喊出的对故土、对母亲、对国家的赤诚所带来的强烈的代入感,只有在这个时刻,那些晦涩的、不会有人去评价和研究的名字和数字,一瞬间和我的距离被拉近了,我会突然意识到,这具即将死去且无人缅怀的身躯,有可能是我的父亲、我的哥哥,更有可能是我,操着一口四川话,在肾上腺素的激愤下,从高处,深深地坠进泥土和淤血里。这种感觉的传递,我认为是高潮戏的根本,甚至可以说,影片很好地利用了人的通性,即竭力找寻不同事物间的相同点,并加以放大和夸张,最终熔炼成带有独特属性的技能或记忆,以及对死亡的怨念和生存的渴望。



那为什么我会给予戏码”伪性感动“的标签呢?因为在缓过神来后,我才发现,这种感动,和”气氛烘托“很类似,也就是说,商业影片在明知道这种戏码会成为泪点和卖点之后,没有尽可能地去藏拙,而是运用多角度来扩展了这一面,就导致了不论是镜头,还是背景音乐,亦或是每个人的表演,都仿佛在向观众传递,”快哭啊“。也就是说,观众是在影片”如坐春风“的引导下层层递进,最后到达了”落泪“的终极。换句话说,影片不再是独立存在,而是更多地依附在观影的反应上,纯粹与否的分歧也就此拉开。以我个人观点,影片是需要质朴和纯粹的,这种纯粹,是在恢弘的音乐或是多手法的运镜层次之上的,每个人身体上最坚硬的孔洞,往往一个眼神、拥抱就能把充盈的情绪飘进去。



所以,这个”伪“,我觉得因人而异。我并不否认如此片段给更多的人带来生理心理上巨大的波动,并有可能让他们产生去了解这段历史的悲壮感和责任感,但是对我而言,加工往往是减分,况且是本身就带有”牺牲“性质的战争和抵抗,意义已经足够丰富和耐人寻味了。在幻想中,若是我来着手这个片段,仅仅需要恒定的机位,无声的屏幕,甚至还算白得透明的天空以及嘴唇颤抖着却永远发不出声音的躯干的一次次跳跃,在死亡面前,没有什么能显得更重要和宏大。



三、一点絮絮叨叨



可能是我的条件反射,每一次看见他人的落泪,我总会被记忆拉扯回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影片谢幕之后掩面而泣的时刻。《二十二》,记录中国还在世的慰安妇的故事。可以说,两部电影存在着似有似无的联系——相同时间段的罪孽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一部分人死了,他们是党和人民的功臣,是男子,是父亲和少年,一部分人活着,她们是身心被折磨和荼毒,隐忍在湿冷的村庄和不通风的砖房里的被抛弃者,是女子,是母亲和女孩。我们总是敬佩那些甘于献身的战士,却往往忽略了,同样经历了那些苦难却仍平凡生活着的群体。但这种已经偏向于“烂俗”的情绪,却被导演笨拙地避开,通过老妇们不忍提起往事的泪眼和躲闪的身影,以及凌乱的乡村掠影——沟渠、荒地、草莴、陌生的面孔、怀疑且不安的冷眉和浅尝即止的触碰,不仅电影在逃避,电影里的人物也在逃避,社会和历史也在逃避,法规和条例也在逃避,这种不自觉的行为趋势,才是真正触动我的地方。但是在这个阶段,我还能告诉自己,这是他所表现的形式罢了,当所有老妇的故事被讲述完结后,呼哧呼哧对着寒气的屏幕,又慢慢浮现出一位位老人留给我、留给之前的生死和之后的虚空、留给自己的一句句话,不论是要好好活下去,还是每天要健康,等等等,这些最质朴也是最真挚的语句,伴随着老人们历经沧桑后的笑容,就像一朵朵野花绽放在脚边,花香浓郁却不烦腻,熏得一阵清甜和爽快,一滴滴热泪也就随之流淌,落而成溪,凝而成霜,在心灵固守的城堡上空,缓缓游荡着。到最后,我也没有搞清楚,到底最终让我感动的,是真实的人物和她们的故事,还是电影表现的手法与形式,亦或是历史中难以解构的厚重,不过,我期望,也许是,那场贯穿全片的葬礼,棺材顶部,固着一朵大大的红丝绸花,躁动了整个乡村的冬季和沉睡的夜枭,也许是,根本没有葬礼,也没有花。



后记:此篇影评因考试搁置许久,今日续写,情愫早已,不复往昔。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19606.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