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范文 >

语文公开课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5-03-25 07:57阅读:
姚晓梅老师的语文公开课 观摩和建议
    2015年3月23日上午在利辛县张村中学八年级(2)班,姚晓梅老师的如期举行了一堂校内语文公开课,江威校长、高阳副校长、张明副校长和张村中学语文组全体同仁参加了观摩,姚晓梅老师执教的《我的母亲》,从写法上指导学生去阅读,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一篇文章两用,在时间上可以充分保证学生的学习,但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教师的提问指向不明确。如开头:找出文中确立中心的句子,文中哪些句子对确立中心有提示作用。这一句子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有明确的答案,第二个问题有许多不同的答案。但在具体操作时,省略了第一个问题,只答后一问题。
其次,分析人物特点有些模糊。姚晓梅老师把人物的性格品质归纳为三方面:一是慈祥严厉;二是仁慈、温和、宽容;三是刚气,并用幻灯片出示了几件事情,按照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归类。学生回答时模棱两可,找不出确定的答案。
再次,教师的评价语言较少,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本堂课回答的学生就那么几个,第二组第一排一男生举手很久但得不到老师的青睐,索性在她眼皮子底下自得其乐,脸上表情很丰富。
教师过多的强调自己的答案,总想着快速解决问题。在归纳人物性格特点时,一男生认为有两方面:一是教育我时的慈祥严厉,而是待人接物方面的仁慈、宽容、刚气,我觉得这学生归纳的很好啊,但教师解读的时候一定要强势的把后半部分拆开,这是没有必要的。
最后,作业的布置与本堂课脱节。要求写一篇《胡适的母亲》,注意人称的变换。这个作业布置到底有没有意义,我觉得毫无意义,无非是把“我”换成“你”只要认识这两个字,这个题目就可以做。既然上写作指导课,为什么不写一篇《我的母亲》呢?这才和主题贴近。可以把第三个大问题描写人物细节这一块去掉,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体验,再从中挑选几件事情重点写,这样既有针对性,又和本次教学内容相符合。
总之,只有心里真正地有学生,有课程标准才能真正地达到教学目标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4569.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