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范文 >

央视《石泉老街.古风厚道》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9-03-01 09:20阅读:
央视《石泉老街.古风厚道》观后感
                  洪  军

2月27日晚上,央视国际频道播出长达30分钟的记录片:记住乡愁第五季《石泉老街.古风厚道》,立即在我县引起热烈反响:之前,县城几乎所有的公共微信平台、微信群、个人微信都在转载这一消息。晚上干部职工、居民百姓相互转告,举家收看这一节目。与此同时,石泉老街琼林教育创始人周文特意举办文化沙龙,邀请市作协副主席、县作协主席胡树勇等县上一批文化艺术界人士集体观看节目,畅谈老街民间文化教育。本不善言辞的我,作为应邀一员,观看这一节目后,异常心动,竟然语无伦次,不知天高地厚的作了一番语不达意、别人也没听懂的发言。回来后,我又整理了一下思路,用文字表达一番,权作一点弥补。
一、《石泉老街.古风厚道》中的平民视角与匠心凸显。
    央视国际频道作为“联结中外、沟通世界”的电视宣传频道,有着它的特殊性,即在国际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找出认同感,获取最大公约数,达到最佳宣传效果。石泉老街作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汉高祖时建县,历史非常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汉水文化、移民文化、秦楚文化、吴越文化等在这里碰撞融合,如何从老街文化中凸现“乡愁”,作者以老街一天中的几个时段和老街的历史沿革的几个节点交错运行,将老街历史脉络和老街风情融合成一条线索,以平民视角,串起6个人物故事,集中展示“淳朴、厚道”之风,立体地呈现老街和街上人的生活,这是我十分佩服的,也充分彰显了节目创意中的文化修养和驾驭电视宣传艺术的素能。
所谓平民视角,就是秉持“人民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说老百姓的话,讲老百姓的故事,展现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即使是官,也是展示他的平民意识。节目中的彭懋谦虽然是官员,但他情系家乡、情系百姓;赵明翠,有很多桂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模、全国人大代表等等,对这些,节目一字未提,而是通过她跋山涉水、投递报刊信件、给收信户炒菜作饭中体现出古风厚道的传承,使人感到可亲、可敬、可学。总体而言,无论是那个国家,平民占80%以上,平民视角所获得的认同感是最高的。
淳朴、厚道是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传统美德,从个人层面讲,淳朴、厚道是做人之本;从社会层面讲,淳朴、厚道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从国家层面讲,淳朴、厚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道德规范,从国际层面讲,又是对那些“以我为上”,秉持双重标准的霸权国家的无声评判,这就是国内外最高的认同感,最大的公约数;这就是宣传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应当说在我国,淳朴、厚道的传统美德曾受到“一切向钱看”的冲击,导致社会诚信和社会道德的缺失。现在党和国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党风、新民风建设,淳朴、厚道之风正在全面回归。《石泉老街、古风厚道》通过历史脉络和平民视角、平民展现,一脉传承下来,到今天所延伸出来的“我们都是追梦人”的核心内涵,则是希望所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在“讲好石泉故事”中借鉴学习。
二、两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有人说电视艺术也是一门遗憾艺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所做的节目往往受时间等因素影响,播出后才觉得有提升的地方。《石泉老街.古风厚道》也是一样,成果是主要的,但也因时间紧、任务重,在内涵挖掘、选材上仍有上升的空间。
(1)移民文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淳朴厚道之风。据史载,
移民早在秦汉以后就有了,因此有人说:中国历史就是一部移民史。节目中说,石泉老街从清代康熙年间开始,江西、两湖、安徽一带的移民陆续来到这里,老街人以包容的胸怀接纳了这些充满温情的人。在各地文化风俗的融合下,形成了老街古朴厚道的民风,也正因如此,这些平凡人开始变得不再普通。其实,移民还促进了更深层次的社会变革。曾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陕西省副省长的孙达人在为陈良学先生《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一书作序曰:“陕南位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包括今之汉中、安康和商洛三个地区,自我国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特别是宋元以来,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山区。到了清前期,这个山区的经济面貌突然在一段时间里发生了相当迅速而又巨大的变化,甚至还出现了当时在中国堪称规模最为巨大的手工业工厂,从而使这个原先较为落后的山区,一跃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之一。”原因就是移民打破封闭,把各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带到这里,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了生产关系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了解了这些,对移民文化本质的挖掘就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2)选材与古风厚道的延伸仍有上升的空间。既然《石泉老街.古风厚道》是在移民文化融合下而形成的,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会呈现不同特点和提升。明清时期,移民使石泉的经济社会发生变革,由此形成的商品经济刺激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滋长,一批民族工业、手工业应运而生。其中最为典型的当数从广东移民四川,再从四川移民石泉的李氏后裔李兴地,人称“李疤少爷”。他便是“中国栲胶之母”、石泉栲胶厂的创始人之一。之前他还兴办了合溪火纸厂、中坝造纸厂,从此家业日兴,在石泉县城老街开办商号、钱庄、客栈,并在在西乡、镇巴、洋县、宁陕、汉阴、紫阳等地购置地产,年租近千担。1920年,石泉发生大旱,李厚庵除了减免佃户租子外,拿出五十石玉米,分别在中坝河、汉阴沟、黑沟河、曾溪河一带放粮赈灾。1936年,安康发生旱灾,他又捐粮二十石运至安康专署,用于救济灾民。抗日战争时期,以李兴地为代表的老街各界人士大力支持抗日,他一次捐献十万大洋支持抗日名将冯玉祥抗战。这就是那个时期,由古风厚道而提升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融入中华民族之魂。试想选用这个题材是不是更典型,表达得更深刻。新时期,由古风厚道而提升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多的体现在赵明翠、易守云等一批平民敬业、奉献上,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都是追梦人上,这也是一脉相承的。
当然,以上仅是个人看法,不一定正确,仅为发言而已。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13144.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